-
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术后复苏期并发“寂静肺”的急救护理31 人次已浏览
谭嘉裕,吴文燕,康玉博,欧阳秋怡,龚凤球,朱琼芳,
总结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呼吸机辅助通气期间发生“寂静肺”的急救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即刻排除机械性堵塞;迅速鉴别诊断患者发生“寂静肺”;紧急手动呼吸球囊加压通气解决通气障碍;对症用药缓解气道痉挛;病情稳定后,重新启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保证呼吸通畅;在患者病情允许且没有气道痉挛风险的情况下膨肺;采用深麻醉技术拔除气管导管。经过3h急救复苏,患者病情稳定安返病房,11d后出院,随访3个月健康状态良好。
摘要[ PDF 1.0 KB ] ( 40 ) 2024 ,11 (23): 93-98
-
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51 人次已浏览
戴巧艳,李春艳,何冬华,黄天雯,
总结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预见性护理;密切监测病情,尽早识别脂肪栓塞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快速启动肺栓塞标准化抢救程序;体温护理;全面评估转运风险,确保转运安全;开展医护陪一体化监测模式,及时发现神经系统的细微变化;精准鉴别皮肤瘀点,做好皮肤护理;实施个性化营养支持。经过13 d的治疗及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康复出院。
摘要[ PDF 1.0 KB ] ( 104 ) 2024 ,11 (23): 88-92
-
基于CiteSpace的患者导航研究趋势与热点分析34 人次已浏览
牛娜莎,李林美,吴晓丹,郭灵敏,严春文,潘莉,
目的 分析患者导航相关研究的趋势及热点。方法 采用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与患者导航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利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文献共被引、机构及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483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444篇,中文文献39篇。年发文量整体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国内相关研究较国外起步晚。研究热点包括导航模式、导航护士、乳腺癌、社会服务等。结论 国内患者导航领域研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建议研究者借鉴国外研究,加强交流合作,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理论,构建更加科学和本土化的患者导航模式和导航护士人才培养体系。
摘要[ PDF 1.0 KB ] ( 52 ) 2024 ,11 (23): 79-87
-
国内外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现状39 人次已浏览
韩广雪,胡晓双,刘金凤,徐秀莲,
摘要[ PDF 1.0 KB ] ( 106 ) 2024 ,11 (23): 73-78
-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非药物管理的证据总结36 人次已浏览
吴丽,蔡久梅,李杨玉琳,卢大荣,盛洁欣,陈伟,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非药物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6S”证据金字塔模型,采用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BMJ),UpToDat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国立指南库(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网(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苏格兰院际指南网(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SIGN),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学会(registered Nurses’Association of Ontario,RNAO)指南网,加拿大心脏与卒中基金会(Canadian Heart and Stroke Foundation,HSF),美国心脏协会/美国脑卒中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HA/ASA),美国神经重症监护学会(Neuro-critical Care Society,NCS),欧洲脑卒中组织(European Stroke Organization,ESO),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CNKI,Web of Science,Embase,SinoMed,万方,医脉通,维普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非药物管理的相关证据,包括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4月11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提取、整合和总结出最佳证据。结果 共纳入23篇文献,包括12篇指南、5篇系统评价、4篇专家共识,2篇证据总结。从多学科团队合作、风险评估与筛查、基础预防、机械预防和健康教育5个方面汇总了31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术期VTE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循证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59 ) 2024 ,11 (23): 62-72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融合术后早期活动的最佳证据总结66 人次已浏览
李倩倩,王秀玲,张莹莹,李冉然,徐婷,
目的 检索并总结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后路矫形融合术后早期活动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对患者术后实施早期活动措施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按照“6S”证据金字塔模型,采用计算机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国立指南数据库,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苏格兰院际指南网,Cochrane Library,Medlin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SinoMed,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SRS),美国骨科医师协会骨科相关网站,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协会网站关于AIS患者后路矫形融合术后早期活动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类实验研究、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指南1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试验5篇、类实验研究1篇、专家共识5篇。从健康宣教、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及原则、肢体功能锻炼、早期离床、体位适应性训练、安全性评估、终止指标、效果评价8个方面汇总了15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的AIS患者后路矫形融合术后早期活动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建议在应用证据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活动方案。
摘要[ PDF 1.0 KB ] ( 64 ) 2024 ,11 (23): 54-61
-
不同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卒中后睡眠障碍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50 人次已浏览
张洋,杨孟浩,姚丽,王先美,顾颖,刘志燕,
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不同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SinoMe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12月,检索纳入不同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卒中后睡眠障碍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使用软件Review Manager 5.4进行传统Meta分析和StataMP17.0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纳入11篇文献,共962例脑卒中患者,涉及8种不同护理技术包括穴位按摩、刮痧+耳穴埋豆、穴位敷贴、艾灸、推拿、五行音乐+耳穴埋豆、耳穴埋豆和常规护理。传统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的中医护理技术可有效改善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OR=3.18,95%CI(2.15,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刮痧+耳穴埋豆>穴位敷贴>艾灸>推拿>五行音乐+耳穴埋豆>耳穴埋豆。结果 护士选用不同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时,可优先选择穴位按摩。
摘要[ PDF 1.0 KB ] ( 61 ) 2024 ,11 (23): 46-53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ICU护士噪声管理行为意向的质性研究65 人次已浏览
叶旭阳,徐玉兰,王亚玲,王爽,王莹,陈爽,汪朕宇,曾令丹,
目的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噪声管理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为ICU噪声管理方案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武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7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取主题。结果 共获得3个主题及9个亚主题,包括ICU护士行为态度不同(积极控制噪声来源、消极应对噪声管理);多方主观规范驱动(噪声暴露后主动管理、患方诉求推动、团队提醒监督)及知觉行为控制受限(噪声管理制度待完善、缺乏噪声管理相关知识、工作情境复杂而忽略噪声管理、缺少噪声管理培训)。结论 ICU护士对噪声管理总体持积极态度,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较多挑战。ICU护理人员应提高对噪声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完善相关制度,开展噪声管理相关培训,制定系统、全面、可持续的噪声管理策略,以降低ICU噪声水平,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摘要[ PDF 1.0 KB ] ( 66 ) 2024 ,11 (23): 39-45
-
结直肠癌术后临时性肠造口患者院外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43 人次已浏览
周维云,向霞,刘浩,邓建中,廖渭,李国新,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临时性肠造口患者院外自我管理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为制定有效的延续性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10月行结直肠癌术后出院的11例临时性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NVivo12软件和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 影响临时性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的主题有4个与副主题8个: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欠缺与学习意愿低(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欠缺,患者不愿意主动学习造口自我护理技能),患者对造口生活适应困难(患者对造口带来的日常生活变化难以适应,患者期望医护人员能提供生活建议),患者心理社会支持不足(患者对造口生活存在负性情绪,患者来源于家人、朋友、医护人员的心理支持不足),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管理的期望与实际效果存在差距(延续性护理服务效果不佳,患者对延续性护理服务有较高期望)。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临时性肠造口患者的院外自我管理技能仍有待改善,可从护理技能教育、日常生活建议、心理支持、延续性服务等制订策略进行干预,以便提高其对造口的自我管理水平。
摘要[ PDF 1.0 KB ] ( 61 ) 2024 ,11 (23): 33-38
-
干眼患者知信行问卷编制与信度、效度评价46 人次已浏览
傅绮,王飞鹏,杨梦舒,王芳,姚晓清,田碧珊,
目的 编制并评价干眼患者知信行问卷,为测评干眼患者知识、态度、行为提供评估工具。方法 2022年1月—5月,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小组讨论建立初始问卷条目池;邀请12名医疗护理专家对问卷进行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构建初始问卷;2022年6月—12月,便利抽样选取广东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的190例干眼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检验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结果 参考纳入的9篇文献为依据,经过小组3次讨论初步构建干眼患者知信行问卷,包括3个维度,44个条目。第1轮函询后修改5个条目,删除了10个条目;第2轮函询后专家意见趋向统一,结束函询,形成知信行3个维度34个条目的预测试版问卷;两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W分别为0.346、0.413(均P1的公因子,方差贡献率累计65.677%,其中知识维度条目8为双重载荷,予以删除;内容效度分析中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2~1.00,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4~1.00;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0.894,重测信度为0.987。最终形成包括知识亚维度1(干眼疾病知识),知识亚维度2(干眼疾病危险因素),态度亚维度1(干眼疾病防治态度),态度亚维度2(干眼疾病自我管理态度),行为维度(干眼疾病防治行为),共32个条目。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问卷信度、效度检验良好,可作为干眼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的评估工具。
摘要[ PDF 1.0 KB ] ( 67 ) 2024 ,11 (23): 24-32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构建31 人次已浏览
钱颖吉,唐红,王丽婷,程红岩,尤莉,李莉,
目的 构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的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为护理人员客观评价照顾者的营养照护水平以及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以照顾者技能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检索和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层次分析法以及预调查,确定PSD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0%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9和0.910,变异系数分别为0.035~0.162和0.025~0.078,Kendall协调系数W分别为0.205~0.276和0.278~0.364(P<0.01),2轮专家函询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分别为4.31~4.95分、4.55~4.96分。构建PSD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包括经口营养照护知识、经口营养照护态度、经口营养照护技能、照顾者自身素质、照顾者管理自身情绪和家庭及社会资源管理等6个一级指标,共38个二级指标,各层级指标的一致性系数均<0.05。结论 构建的PSD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科学合理,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护理人员对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35 ) 2024 ,11 (23): 16-23
-
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谵妄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53 人次已浏览
周彩虹,佘灿芳,常子梦,陈灿,朱伟,陈花,
目的 构建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谵妄(post-stroke delirium,PSD)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 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长沙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训练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S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Calibration图检测模型的一致性,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来评估预测模型准确性。另选取2023年4月至7月17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验证集)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训练集患者PSD发生率为27.50%,验证集为26.74%。基于年龄、脑血管介入手术、超敏C反应蛋白、吸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得分等5个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Calibration图示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重合,AUC为0.797,最大Youden指数所对应的风险预测值为0.554,预测临界值为134.63分。验证集Calibration图示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AUC为0.844。结论 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价值,可帮助医护人员有效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谵妄发生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摘要[ PDF 1.0 KB ] ( 37 ) 2024 ,11 (23): 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