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266 人次已浏览
武妮妮,许娟,张雨薇,马倩茹,刘丽萍
目的 汇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 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Cochrane Library,美国国立指南库,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医脉通指南网,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PubMed,CNKI,维普,万方,SinoMed,中华医学全文数据库中关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管理的临床指南,临床决策,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Meta 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遵循纳入原则筛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汇总证据。结果 共纳入 16 篇文献,其中临床指南 3 篇,临床决策 2 篇,专家共识 7 篇,系统评价 3 篇,随机对照试验 1 篇。最终形成共 30 条证据,包括团队管理、风险评估、误吸管理、气道管理、营养支持、口腔护理、康复训练 7 个方面。结论 本研究总结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建议医护人员结合具体情境合理应用。
摘要[ PDF 1.0 KB ] ( 110 ) 2025 ,3 (24): 54-61
-
高校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合作倾向人格的影响因素266 人次已浏览
刘艳瑞,刘丽,王正军,贾红红
目的探讨高校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合作倾向人格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本校大庆校区的266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合作倾向评定量表和问题解决能力量表对护生进行调查。结果高校本科护生合作倾向人格(43.77±7.73)分,问题解决能力得分(72.75±9.48)分,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理性问题解决能力与包容性呈负相关;冲动/疏忽风格与互惠性、合作意愿、合作倾向人格总分呈正相关;回避风格与包容性、合作倾向人格总分呈负相关;负性问题定向能力与合作倾向人格及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或P<0.01)。护生的冲动/疏忽风格、负性问题定向能力是合作倾向人格的影响因素(均P<0.001),其共同解释合作倾向人格12.10%的变异。结论高校本科护生合作倾向人格得分相对较高,其问题解决能力影响其合作倾向人格的重要因素。可根据不同人格特质的学生因材施教,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和管理策略,提升学生团体协作的意愿和行为,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从而提升职业核心竞争力。
摘要[ PDF 0.0 KB ] ( 184 ) 2021 ,7 (20): 17-21
-
反刍性沉思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家庭关怀度间的中介作用600 人次已浏览
马晶晶 朱丽娜 郑雅宁 刘丽丽 张亚楠 王大玉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家庭关怀度、反刍性沉思和创伤后成长的关系。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PTGI)、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和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event related rumination inventory,ERRI)对110例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调查。采用Amos17.0软件分析患者家庭关怀度、反刍性沉思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路径和关系效应。结果患者PTGI、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和ERRI总分分别为(57.87±10.27)分、(8.22±1.45)分和(25.61±10.11)分。家庭关怀度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与患者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P<0.05)。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家庭关怀度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均对创伤后成长有直接正效应(P<0.05);家庭关怀度通过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对创伤后成长产生间接正效应,间接效应值为0.76。结论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家庭关怀度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对其创伤后成长存在相关性,并且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在家庭关怀度和创伤后成长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可通过在引导患者进行积极的疾病后沉思增强患者家庭关怀度,同时提高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
摘要[ PDF 4531.0 KB ] ( 307 ) 2018 ,8 (17): 1-5
-
小组焦点访谈法构建集束化护理措施对儿童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感染的影响626 人次已浏览
康伟 李辉 刘丽 汪永新
目的探讨小组焦点访谈法构建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对儿童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脑积水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016年1月-6月入院)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组(2016年7月-2017年3月)在围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应用小组焦点访谈法构建的集束化护理措施。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在术后第2、4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6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患儿感染率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结论小组焦点访谈法构建的集束化措施能降低患儿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感染率,减少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4315.0 KB ] ( 281 ) 2018 ,1 (17): 25-29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延迟影响因素的现状1250 人次已浏览
牛青;刘丽丹;黄文贞;王秋玲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之首的脑血管疾病[1],其治疗的关键是超早期溶栓治疗[2],但溶栓时间窗较窄,患者在此时间内能否到医院接受治疗是溶栓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溶栓治疗,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发病到治疗的时间延迟,即就诊延迟。既往研究[3-5]结果显示,就诊延迟与入院方式、首诊地点、卒中类型、发病地、发病的严重程度、交通工具、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对卒中知识的认识等
摘要[ PDF 851.0 KB ] ( 339 ) 2015 ,12 (14): 68-72
-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多功能治疗床的设计及应用1042 人次已浏览
刘丽华; 张海花; 陈静; 谢敏; <A class=KnowledgeNetLink href="http://www.cnki.net/kcms/detail/search.aspx?dbcode=CJFQ&sfield=au&skey=%e9%82%93%e5%90%af%e5%8
目的设计多功能治疗床及探讨其在提高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患者在限制性体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5月在本科室住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需行面朝下限制性体位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患者术后卧于普通病床,头面部垫气垫圈;将2014年6~8月在本科室住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需行面朝下限制性体位的43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患者术后俯卧于自制多功能治疗床,了解两组患者体位依从性和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度和体位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均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患者使用多功能治疗床,可提高患者面朝下限制性体位时的舒适度与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更多还原
摘要[ PDF 795.0 KB ] ( 337 ) 2015 ,12 (14): 20-23
-
儿科护士夜班压力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1065 人次已浏览
刘丽平;岳晓燕;邱生林;
护士是高压力的职业,儿科护士更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工作常处于饱和状态,尤其是夜班护士因长期的负性压力,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而护士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及效果[1-2]。笔者自2010年3~9月对本院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0年3~9月,选择本院儿科112名夜班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1~38岁,中位数28.38岁。夜班年限2~16年,中位数8.26年。职称:护士67名,护师33名,主管护师12名。学历:中专32名,大专72名,本科8名。1.2方法在参考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3]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士基本情况、对目前夜班工作主观压力感及来源。夜班压力感分很大压力、较大压力、一般和没有压力4个备选答案。共发放调查问卷112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回收有效率100.0%。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统计描述方法。2结果2.1儿科夜班护士压力感情况112名夜班护士中,有110名(98.2%)认为夜班工作压力感较强或很大,只有2名(1.8%)认为夜班工作压力一般。2.2儿科夜班护士压力来源情况儿科夜班护士压力来源情况见表
摘要[ PDF 0.0 KB ] ( 476 ) 2013 ,1 (12): 20-22
-
糖尿病合并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现状1296 人次已浏览
黄文贞;刘丽丹;牛青;王秋玲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两种慢性退行性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DM和A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严重威胁到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近年来,研究显示[1-2],这两种疾病存在着密切联系,有学者甚至将AD称作“3型DM”.两者同时存在时,患者主要表现为轻中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生活能力减退并伴有血糖不易控制等症状,常称之为DM合并AD[3].由于此类患者认知功能减退、遵医行为差,导致饮食不规律、血糖难以控制、治疗难度大,因此目前对DM合并AD的治疗尚无突破性进展,临床上仅依靠护理干预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将DM合并AD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摘要[ PDF 0.0 KB ] ( 283 ) 2015 ,1 (14): 69-71
-
饮食和运动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994 人次已浏览
付延玉罗红超廖晓玲刘丽玉张本菊
目的探讨饮食和运动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疾病转归的的影响。方法对52例NAFLD患者实施饮食和运动干预,干预前后观察患者NAFLD归转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饮食和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NAFLD患者肝功能指标,促进疾病转归。
摘要[ PDF 0.0 KB ] ( 371 ) 2014 ,1 (13): 19-21
-
脑卒中鼻饲患者营养评估及护理研究进展1046 人次已浏览
黄文杰刘丽丹高吉萍
正营养评估是确定患者存在何种营养不良风险和明确营养失调程度,进行二次筛查,帮助选择一个最佳治疗方案的营养检测工具[1]。脑卒中患者机体代谢率高、能量消耗大,若营养供给不足,易影响脑功能和神经细胞的修复。鼻饲营养支持不仅可补充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对维持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以及减少继发性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可作为合理营养护理的依据和指导,因而营养评估是科学地进行
摘要[ PDF 0.0 KB ] ( 428 ) 2014 ,1 (13):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