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540968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肿瘤护理专科护士的培训实践及其效果1001 人次已浏览

    王燕;孟爱凤;王守慧

    目的:探讨肿瘤护理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和了解其实践效果。方法对经过资格考核与审核的100名学员,采用全脱产集中培训方式进行培训,理论培训突出专科护理特色,临床实践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法,实行“学”与“教”双向测评和结业答辩。结果100各学员理论及技能考核均通过,首次答辩通过率为98.0%,首次答辩未通过人员经后续培训后考核均通过。学员对教学和管理质量的满意率为100.0%。结论采用科学和规范的护理专科护士培训方式,可提高肿瘤护士的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

    摘要[ PDF 0.0 KB ] ( 310 ) 2015 ,4 (14): 62-64

  • 乳腺癌化疗患者生命意义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59 人次已浏览

    路莉静,孟爱凤,程芳,单靖眙,于靖,邾萍,智晓旭

    目的了解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 ,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85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得分范围9~36分)、家庭功能指数评分问卷(得分范围0~100分)及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得分范围0~100分)对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乳腺癌化疗患者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结果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感总分为(40.77±8.85)分;家庭功能指数总分为(8.93±2.15)分;创伤后成长总分为(70.58±15.56)分,生命意义感水平分别与家庭功能、创伤后成长水平呈正相关性(均P<0.01)。不同文化程度、就业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支付形式及子女数量情况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其生命意义感水平存在差异(均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创伤后成长水平及文化程度是影响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感水平的主要因素,两者可解释生命意义感水平的50.40%的变异。结论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伤后成长水平较高及文化程度高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感水平较高。需综合评估乳腺癌化疗患者文化程度、就业状态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帮助患者建立积极正面的心理,并根据个体的情况不断调整干预方案,以提升患者生命意义感水平。

    摘要[ PDF 0.0 KB ] ( 174 ) 2021 ,3 (20): 8-14

  • 乳腺癌患者性行为真实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267 人次已浏览

    汤琳,孟爱凤,智晓旭,程芳,邾萍,浦亚楼

    目的系统整合乳腺癌患者性行为的真实体验,为更好进行性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CINAHL、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 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10个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12月,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真实性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采用Meta整合中的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和整合。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10篇,共提炼出24个完整的结果,归纳出7个类别,得到3个整合结果:乳腺癌患者性生理心理不良体验;患者心理转变和自我调适;性健康的重要性和性知识需求。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乳腺癌患者及其伴侣的性生活状况和性健康需求,给予科学的性知识宣教和指导,减少患者因性问题产生的负面情绪,促进家庭和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155 ) 2020 ,12 (19): 62-6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