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567104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护士艾滋病知识培训的研究现状919 人次已浏览

    董宁王琳张林叶虹鲍美娟

    正自从1981年美国报告了首例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临床病例以来,艾滋病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护士在临床实践中不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护理者,也是群众了解HIV/AIDS相关知识的教育者,因此,她们应该正确地认识HIV/AIDS。调查结果显示[1-2],目前,护士艾滋病知识水平还不尽人意,无法满足临床工作的实

    摘要[ PDF 0.0 KB ] ( 335 ) 2013 ,3 (12): 70-72

  • 局部备皮在神经外科女性开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865 人次已浏览

    袁巧玲,王琳琳,范琦玮,孙丽妍

    摘要[ PDF 545.0 KB ] ( 396 ) 2016 ,4 (15): 15-17

  • 工作压力在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特征的中介作用325 人次已浏览

    刘纳,张子豪,王琳,王秋芳,赵芳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倦怠、工作特征与工作压力的现状并评估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护士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护士压力源量表、工作特征量表(job characteristics inventory)对423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护士工作特征、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三者的关系,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建立路径关系模型,对护士职业倦怠、工作特征与工作压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路径分析。结果职业倦怠量表中护士情感耗竭维度的得分(26.04±11.64)分、工作冷漠感维度(7.39±2.14)分、个人无成就感维度(33.87±8.64)分,三者高度倦怠感分别占50.83%、39.01%、49.41%;护士工作特征总分(104.52±15.51)分;工作压力总分(109.32±18.93)分。工作压力在工作特征与职业倦怠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4.40%。结论护士职业倦怠较严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感,从多个维度改善护士的工作特征,从而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水平。

    摘要[ PDF 0.0 KB ] ( 263 ) 2021 ,1 (20): 1-7

  • 广州地区血透护士情绪智力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65 人次已浏览

    李晓慧;周宏珍;李英娜;李美娟;刘佳;王琳;全林菲;温真真;柳惠玉;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血透护士情绪智力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为血液透析中心科学管理护理人才提供实践指导。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按比例分层抽样法,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抽取在广州地区的800名血透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和情绪智力量表(wong law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WLEIS-C)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广州地区血透护士情绪智力、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相关性;采用Process宏程序探究广州地区血透护士情绪智力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707份,有效回收率88.38%。广州地区血透护士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5.67±8.17)分,情绪智力总分为(82.29±16.20)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8.76±8.40)分。社会支持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r=0.517,P<0.01)、情绪智力总分(r=0.633,P<0.01)均呈正相关,情绪智力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正相关(r=0.634,P<0.01)。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存在直接效应(β=0.165,95%CI:0.103~0.261),并通过情绪智力的部分中介效应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β=0.095,95%CI:0.069~0.14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6.54%。结论 广州地区血透护士主观幸福感现状处于高水平,情绪智力在血透护士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中起部分中介效应,管理者应关注血透护士情绪智力,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其情绪智力水平,增强社会支持,从而提升血透护士主观幸福感。

    摘要[ PDF 1.0 KB ] ( 66 ) 2023 ,11 (22): 18-26

  • 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对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知识、态度、依从性及跌倒发生率的影响531 人次已浏览

    杜红娣 刘晓萱 霍晓鹏 王琳琳 刘彩云

    目的探讨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对老年患者预防跌倒知识态度和依从性和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50例,其中试验组退出5例,对照组退出7例。试验组由合作小组成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6个月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对照组接受病房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患者预防跌倒知识、态度及依从性和跌倒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的预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态度及依从性均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患者跌倒预防的知识水平、态度以及依从性,降低跌倒的发生率。

    摘要[ PDF 4459.0 KB ] ( 247 ) 2018 ,3 (17): 48-53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照顾能力的研究进展1495 人次已浏览

    魏雪萍 王琳

    &lt;正&gt;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慢性心肌病变和长期心室负荷过重,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不能充分排出,致使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1]。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公布的数据显示[2],在我国,慢性心力衰竭在3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约1%。随着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发病率的升高以及人

    摘要[ PDF 3906.0 KB ] ( 404 ) 2019 ,1 (18): 70-74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照顾能力的研究进展392 人次已浏览

    魏雪萍,王琳

    摘要[ PDF 3909.0 KB ] ( 206 ) 2019 ,1 (18): 70-7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