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40 人次已浏览
张婉静;杨柳;张大学;黄秋玉;车金燕;章宁;阳世伟;
目的 系统评价关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或开发适合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计算机系统检索CNKI,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中关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31日。从选定的文献中提取相关数据,并使用预测模型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 共检索到1 035项研究,经过筛选后最终纳入7项研究,涉及13个预测模型,样本量在305~2 669例之间,肺部感染率为5.40%~20.02%。年龄,性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低蛋白血症,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白细胞计数是重复报告的预测因子。构建的13个模型报告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67~0.996。7项研究中有5项总体适用性较好,但所有研究都存在高偏倚风险。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预测模型尚处于发展阶段,尽管纳入研究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性能,但是这些预测模型仍存在不足,所有研究都被发现具有较高的偏倚风险。
摘要[ PDF 1.0 KB ] ( 28 ) 2025 ,2 (24): 83-90
-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国内急诊患者转运中的应用现状392 人次已浏览
金燕 陆佳韵 曾海燕 朱秀娟
<正>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ation of Healthcare Orangnizations, JCAHO)分析发现,60%医疗纠纷是由于沟通障碍导致的[1]。JCAHO从2006年开始,在患者安全目标中指出,需要有标准的交流沟通来提高医护有效的交接[2]。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situation,background, assessment, recommendation, SBAR)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标准化的沟通方式,可有效提高交接质量,减少或消除交接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发
摘要[ PDF 4831.0 KB ] ( 195 ) 2019 ,4 (18): 76-80
-
两种透明敷料固定中心静脉导管效果观察与成本比较513 人次已浏览
金燕萍 马俊 杨海 唐密
目的比较两种透明敷料在中心静脉导管固定中的效果及成本的消耗。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6月入住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和重症监护室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75例患者,按穿刺编号分为实验组38例(单号),对照组37例(双号),置管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边框型透明敷料、普通透明敷料固定导管,正常每周更换1次敷料,如出现穿刺部位不良反应和敷料固定不良及时更换敷料。了解患者置管后非计划性拔管、穿刺部位不良反应和敷料固定不良情况和更换敷料的成本,两组患者置管后共观察28d。结果实验组患者敷料松动卷边和穿刺部位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因更换敷料产生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总成本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心静脉导管固定中采用边框型透明敷料,可提高导管固定效果和降低护理人力成本及医疗成本消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摘要[ PDF 3719.0 KB ] ( 245 ) 2018 ,3 (17): 80-83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心电监护仪应用能力及管理水平的效果分析1295 人次已浏览
古金燕吴妙莉彭小燕何雪风李巧姬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ircles,QC)活动在提高护士心电监护仪应用能力及管理水平中的作用。方法 2012年8月~2013年3月通过现状调查,针对本科室心电监护仪护士应用能力及管理存在问题,成立了QC小组,按照"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方法持续质量改进。比较QC小组活动前后护士对心电监护仪管理满意度、心电监护仪安装调试耗时情况。结果 QC活动后护士对心电监护仪器存放合理、去向了解及维护保养满意率明显优于QC活动前,QC活动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C活动后护士心电监护仪安装调试耗时明显短于QC活动前,QC活动前后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QC小组能有效规范心电监护仪的管理,提高护士对心电监护仪应用熟练程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305 ) 2013 ,12 (12): 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