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843722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社区老年人髋部骨折早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143 人次已浏览

    何春梅,张红英,陈丽娟,熊林竹,田苗,廖天成,蒋红梅,窦艳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与验证。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收集 2023 年 1 月— 2024 年 1 月德阳市社区 723 名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生活习惯和髋部骨折危险因素相关资料。通过随机拆分的方法,479 名(68.00%)为模型训练集,221 名(32.00%)为模型验证集。在模型训练集中,根据是否发生髋部骨折分为骨折组和未骨折组进行比较,应用 R 软件(4.3.1)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 最终纳入 700 例社区老年人,1 年内发生髋部骨折共 62 例,累计发生率为 8.86%。社区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风险预测模型共 6 个预测因子:常吃腌制食品、每天锻炼时间、每天日照时间、骨质疏松、1 年内发生跌倒、真牙≥ 20 颗。模型训练集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 0.945(95%CI 0.908~0.982),灵敏度为 88.89%,特异度为 89.40%;校准曲线中预测值与实际值显示较好的吻合性,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表明该预测模型可以取得正的净效益。模型验证集 AUC 值为 0.892(95%CI 0.784~0.999),灵敏度为 82.35%,特异度为 93.63%,表明验证集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预测能力较强;校准曲线中预测值与实际值显示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表明使用该预测模型可以取得正的净效益。结论 构建的社区老年人髋部骨折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社区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筛查社区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风险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 PDF 1.0 KB ] ( 43 ) 2025 ,3 (24): 15-23

  • 多学科协作动态容量管理预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的效果分析68 人次已浏览

    俞剑东;郁艳梅;陈丽华;雷晓玲;

    目的 将多学科动态容量管理策略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为研究对象,病区一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病区二的6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作的动态容量管理。干预时间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限钠饮食行为、心功能、生活质量和再入院率、低钠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限钠饮食行为、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施多学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动态容量管理可提高患者限钠饮食依从性,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从而降低非计划再入院率。

    摘要[ PDF 1.0 KB ] ( 53 ) 2023 ,3 (22): 15-20

  • 情境模拟结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267 人次已浏览

    沈玉英,黎春常,王华军,陈丽芳,李海艳,郑晓燕

    目的 了解情境模拟结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护生实习时间先后次序,将2020年7月至12月在本院ICU实习的32名护生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临床教学模式;将2021年1月至6月在本院ICU实习的32名护生设为试验组,实施情境模拟结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其包含6个教学环节,即导引(bridge-in)、学习目标(learning 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两组实习时间均为4w。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及临床教学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试验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94.7±1.5)分高于对照组(85.8±2.1)分;试验组技能考核成绩(90.6±0.8)分较对照组(83.8±2.1)分高,两组干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01)。在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课堂吸引力、督促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各项教学评价指标得分方面,试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 将情景模拟结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应用在ICU护理教学中,能有效提升护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同时也提升了临床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护理教学应用推广。

    摘要[ PDF 0.0 KB ] ( 153 ) 2022 ,7 (21): 46-50

  • 二级医院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16 人次已浏览

    任月侠,陈丽

    目的 了解二级医院护士心理安全感与隐性缺勤的现状及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The Stanford presenteeism scale,SPS-6)和心理安全感量表对安徽省34所二级医院的5 06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探讨二级医院护士心理安全感与隐性缺勤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二级医院护士隐性缺勤的影响因素。结果 护士隐性缺勤得分为(18.92±4.30)分,其中隐性缺勤高组人数为2 770人(占54.72%),低隐性缺勤2 292人(45.28%)。护士心理安全感得分为(15.70±3.50)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心理安全感水平与隐性缺勤行为呈负相关(r=-0.263,P&lt;0.001);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无子女、不同科室、每月夜班数、心理安全感水平为二级医院护士隐性缺勤的独立影响因素(P&lt;0.05)。结论 二级医院护士心理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隐性缺勤现象较严重。管理者需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合理利用资源,根据护士实际情况实行弹性排班,鼓励护士积极参与科室护理工作的管理和决策等,以增加其心理安全感,从而降低隐性缺勤的发生率。

    摘要[ PDF 0.0 KB ] ( 90 ) 2022 ,1 (21): 8-13

  • 染色增稠剂测试在颈髓损伤气管切开管饲患者试拔管中的应用166 人次已浏览

    陈丽玲,罗晓华,洪艺婷

    目的探讨染色增稠剂测试在颈髓损伤后气管切开管饲患者试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康复科的颈髓损伤气管切开并留置胃管患者共85例,按照入科时间先后顺序分组,其中对照组40例,试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直接试进食方法进行指导,试验组采用将液体果绿染色并用增稠剂增稠至3种特定稠度进行定量吞咽功能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误吸发生情况及鼻饲管留置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误吸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胃管留置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结论染色增稠剂测试能较准确评估颈髓损伤气管切开并留置胃管患者的吞咽功能情况,提高患者摄食安全性,降低误吸发生率,缩短胃管留置时间。

    摘要[ PDF 0.0 KB ] ( 82 ) 2021 ,10 (20): 40-42

  • 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307 人次已浏览

    徐敏玲,张莉,陈丽富,邓伟英,彭丽,张丽婷

    目的评价和总结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 pneumonitis,CIP)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运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PIPOST模型构建循证问题,通过证据检索资源的"6S"分类模型对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数据库及专业协会网站中有关肺癌患者CIP的预防与管理进行证据检索,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由2名经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员独立完成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5篇指南,3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最佳证据包括CIP高危风险评估、预防教育、基线监测、早期识别和管理5个方面共30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汇总的预防与管理肺癌患者CIP最佳证据,可为医护人员提供循证依据。

    摘要[ PDF 0.0 KB ] ( 144 ) 2021 ,6 (20): 74-81

  • 宫颈癌患者益处发现研究进展183 人次已浏览

    李玉,罗珊,谭琳,陈丽

    &lt;正&gt;据全球肿瘤报告(GLOBOCAN)2018估计[1],全球新发宫颈癌病例57万,死亡31.1万人,在妇女人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疾病诊断和子宫切除所造成的生育能力缺失、性障碍等治疗副作用,使患者身心遭受了极大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4]。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癌症患者能够识别患病经历中对自己有益的一面,称之为益处发现[5-6](benefit finding,BF)。

    摘要[ PDF 0.0 KB ] ( 131 ) 2021 ,3 (20): 73-78

  • 医护联合门诊在提高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林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343 人次已浏览

    陈丽华,吴晓晖,陈子微,秦玲,季云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门诊在提高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林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本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128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按照门诊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医生门诊治疗及管理,试验组患者采用医护联合门诊干预,1名医生和1名护士共用1个诊室联合门诊,对患者进行诊治宣教以及定期随访,干预时间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12个月后抗凝治疗依从性、出血和栓塞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服药饮食控制和复诊检查等维度及总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栓塞以及出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结论非瓣膜性房颤门诊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采用医护联合门诊,可提高抗凝治疗患者依从性,减少出血和栓塞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176 ) 2020 ,7 (19): 50-54

  • 骨科康复独立护理门诊的设立与实施效果461 人次已浏览

    蔡越,陈丽萍,胡园园,杭庄

    目的 探讨设立骨科康复独立护理门诊实施效果。 方法 设立骨科康复独立护理门诊,选择符合资质的护士坐诊,建立规范化工作模式并实施,包括对患者各项功能进行评定、健康教育、骨科护理用具使用方法的指导、电话随访等。 按护理门诊就诊次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了 3个月护理门诊干预患者中随机选取150例设为试验组;按出院先后次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后出院 3个月没有接受护理门诊干预患者中随机选取150例设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肘、 膝和踝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 结果 试验组膝关节功能、肘关节功能、踝关节功能均优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结论 骨科护理康复门诊的 开设,搭建了一个 为患者延续护理服务的平台,是延续性护理的有效途径,满足了患者多元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可提高骨 创伤患者关节功能的康复。

    摘要[ PDF 4224.0 KB ] ( 295 ) 2019 ,3 (18): 18-22

  • 绿色通道管理策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501 人次已浏览

    黎春常 张晓毛 陈丽芳 李冬欣 周浩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管理策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本院急诊科实行分级分区救治的79例AIS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本院急诊科实行分级分区联合脑卒中绿色通道救治的107例AIS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医生接诊时间、通知溶栓小组时间、溶栓小组就位时间、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完成时间、CT报告出具时间、AIS患者到达急诊至溶栓给药时间(door-to-needle times,DNT)和DNT时间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生接诊时间、通知溶栓小组时间、溶栓小组就位时间、CT检查完成时间、DNT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lt;0.01)。观察组患者DNT达标率高于对照组(77.6%vs 49.4%,P&lt;0.01)。两组患者CT报告出具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实行分级分区基础上联合脑卒中绿色通道管理策略,可缩短AIS患者静脉溶栓时间,提高静脉溶栓效果。

    摘要[ PDF 4670.0 KB ] ( 247 ) 2019 ,10 (18): 45-5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