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540191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谵妄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32 人次已浏览

    周彩虹,佘灿芳,常子梦,陈灿,朱伟,陈花,

    目的 构建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谵妄(post-stroke delirium,PSD)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 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长沙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训练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S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Calibration图检测模型的一致性,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来评估预测模型准确性。另选取2023年4月至7月17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验证集)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训练集患者PSD发生率为27.50%,验证集为26.74%。基于年龄、脑血管介入手术、超敏C反应蛋白、吸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得分等5个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Calibration图示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重合,AUC为0.797,最大Youden指数所对应的风险预测值为0.554,预测临界值为134.63分。验证集Calibration图示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AUC为0.844。结论 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价值,可帮助医护人员有效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谵妄发生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摘要[ PDF 1.0 KB ] ( 30 ) 2024 ,11 (23): 8-15

  • ICU护士认识和应对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的质性研究142 人次已浏览

    陈灿;李丹丹;彭艳红;杨许艳;谢超丽;田玉洁;王志敏;

    目的 了解ICU护士认识和应对住院期间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的体验,为应对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湖南省衡阳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3个病区的15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最终归纳为3个主题,9个亚主题,即ICU护士对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的认识不足(对家属ICU后综合征认识较局限、难以识别或忽略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的症状、不确定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的影响)、积极应对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应对以聆听与解释为主、应对以语言与动作为主、尽职尽责护理患者)、多种因素阻碍护士认识家属ICU后综合征(共情疲劳、ICU工作强度高、与患者家属的接触时间较为有限)。结论 ICU护士对住院期间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的认识不足,需加强ICU护士对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的全面认识,并优化应对策略,缓解家属负性情绪,同时也应积极克服阻碍护士认识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的因素,促进医护患的和谐关系。

    摘要[ PDF 1.0 KB ] ( 130 ) 2024 ,9 (23): 24-30

  • 基于微信平台构建应急救护移动学习系统及效果分析141 人次已浏览

    栗娟,王梅琪,索婷婷,王荣,陈灿,杜丽花,刘忠翔,冯会玲

    目的 构建基于微信平台的应急救护移动学习系统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形成性评价体系,并探讨其在公众应急救护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河北中医学院2020级大学新生共153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n=73)和对照组(n=8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线下课堂讲授应急救护培训方式;试验组应用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发的“公众自救互救”移动学习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和形成性评价。比较两组学生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学习效果考核成绩以及平台学习满意度。结果 培训结束后,试验组在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包扎技术、骨折固定知识的掌握及理论、实操成绩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对应急救护移动学习系统的微课程视频、讨论答疑模块的设置、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均为100.00%,总体布局满意度为97.26%,学习评价模块题量与组织形式满意度为98.63%,总体满意度较高。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应急救护移动学习系统和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能提高公众应急救护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可作为提高公众应急救护普及教育、促进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的有效实现路径。

    摘要[ PDF 0.0 KB ] ( 86 ) 2022 ,2 (21): 36-4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