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6889595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社会疏离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领悟社会支持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57 人次已浏览

    居丹丹;贺娟凤;曾铁英;张可;刘天昂;

    目的 探讨社会疏离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领悟社会支持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为改善其负性情绪提供新方法。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2月湖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及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350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一般疏离感量表(general alienation scale,GAS)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进行调查。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领悟社会支持、社会疏离与负性情绪间的相关性;采用Process宏程序的Bootstrap抽样5 000次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和检验。结果 304例患者完成研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疏离、负性情绪呈负相关(r=-0.743、-0.652,均P<0.01),社会疏离与负性情绪呈正相关(r=0.738,P<0.01)。领悟社会支持对负性情绪存在直接效应(β=-0.130,95%CI:-0.193~-0.068),并通过社会疏离的部分中介效应间接影响负性情绪(β=-0.236,95%CI:-0.299~-0.18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4.48%。结论 社会疏离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和负性情绪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医护人员应关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社会疏离水平,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其社会疏离,提高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改善负性情绪。

    摘要[ PDF 1.0 KB ] ( 35 ) 2023 ,7 (22): 1-7

  • 中青年脑卒中配偶照顾过程心理体验及应对方式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326 人次已浏览

    庞晨晨,陈素娟,李瑞玲,侯梦晓,王昊,冯英璞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卒中配偶照顾者照顾过程心理体验及应对方式,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支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法,对12名中青年脑卒中配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以Colaizzi资料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青年脑卒中配偶的照顾感受可以归纳为4个主题:压力负荷多维(身心疲惫、对于疾病预后的担忧、对于回归社会的担忧、经济压力);对生活的影响(角色冲突、生活满意度下降);应对态度不同(创伤后成长、无奈接受适应生活的转变);社会支持需求迫切(渴望同伴支持、期待专业人员的康复指导)。结论中青年脑卒中配偶照顾者在照顾过程承担较大的身心压力,表现为应对态度不同,而且社会支持需求较为迫切。护理人员应关注配偶照顾者的内心感受,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有利于其更好地照顾患者和促进患者的康复。

    摘要[ PDF 0.0 KB ] ( 127 ) 2020 ,5 (19): 7-13

  •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社会疏离感原因的质性研究27 人次已浏览

    贺娟凤;柯珂;刘慧;吴小佳;刘淼;曾文利;

    目的 探讨中青年卒中患者社会疏离感的成因,为进一步拟定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社会疏离感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一般疏离感量表调查并选取存在社会疏离感的15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现象学方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通过对15例中青年卒中患者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共截取有效的479个语义片段,提炼出2个主题及6个亚主题,分别为主动疏离(自我形象改变、角色改变、自我负担、消极情绪体验)、被动疏离(社会支持缺乏和重返社会困难)。结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社会疏离感的成因涉及患者个人、家庭、医疗康复、社会支持多个方面,需加强多方协作,帮助患者正确进行康复锻炼,减轻负性情绪,提高其社会参与度与社会融入感,减少社会疏离感的产生。

    摘要[ PDF 1.0 KB ] ( 13 ) 2023 ,3 (22): 21-2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