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维结构护理管理模式在多发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1233 人次已浏览
王翠玉;林腾珠;王玲;吴春香;
创伤中以多发伤最为严重,其特点是多个脏器损伤,且其中至少有1处是可以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或并发休克[1]。反应速度和反应质量是影响严重多发伤急救水平的主要因素。目前,对于多发伤的急救护理管理尚无规范和标准可循。文献报道[2],在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实施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救治的效果。霍尔三维结构是由霍尔提出,包括专业维、过程维和逻辑维,该结构涵盖了风险源的管理、管理工作的过程及所需的安全理论及相关知识[3]。本院急诊科自2013年1~12月根据多发伤救治的紧迫性和复杂性特点,将三维结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多发伤患者救护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本院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年急诊量近60 000例次,危重患者抢救10 000例次。急诊科共有护理人员32名,男2名,女30名,年龄:21~50岁,平均(26.2±6.4)岁。学历:本科5名,大专25名,中专2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10名,护士20名。工龄:>10年4名,5~10年9名,2~4年16名,<1年3名。1.1.2患者一般资料将2012年1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5 ,9 (14): 54-47
-
多发伤的急救及护理现状1275 人次已浏览
李春娟胡清倪惠琴杨建梅
正随着社会进步、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使得多发性创伤的发生日渐突出[1]。根据中国伤害监测系统监测显示[2],2011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1万多起,超过6.2万人死亡,23.7万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人民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12年前10月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显示[3],近5年来中国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每年增加10%,其中多发伤发生率占患者总数的50%。由于多发伤来势凶、发展快、病
摘要[ PDF 0.0 KB ] ( 310 ) 2014 ,3 (13): 80-83
-
修正创伤评分在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935 人次已浏览
张红红;温静兰;陈军芳;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日益频繁及意外事故的发生率的增加,多发伤已成为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在多发伤的急救过程中,如何评估判断患者伤情,缩短抢救的有效时间,把握抢救的时效性,制订急救方案,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用创伤评分评估创伤严重程度,决定创伤救治程序,是创伤救治决策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为了提高多发伤患者救治水平,本院自2012年11月~2014年10月对多发伤患者采用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对创伤程度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分情况实施院前及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经过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0年1月~2012年10月在本院急诊室收治的56例多发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29例,年龄16~70岁,平均(32.4±7.3)岁。受伤至就诊时间:10~60 min,平均(25.6±11.8)min。受伤原因:交通事故44例,高处坠伤8例,挤压伤4例。休克程度:轻度27例,中度20例,重度9例。将2012年1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急诊室收治的58例多发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28
摘要[ PDF 0.0 KB ] ( 267 ) 2015 ,6 (14): 37-39
-
1例严重多发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ECMO治疗的护理239 人次已浏览
赵志超;唐静;
创伤是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在我国已成为青壮年第1位死亡原因[1]。约50%的创伤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胸部外伤[2],10%~20%严重创伤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16分)可进展为呼吸功能衰竭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病死率高达50%~80%[3-4]。
摘要[ PDF 1.0 KB ] ( 143 ) 2024 ,2 (23): 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