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646100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直视微创心脏小切口手术的护理配合1018 人次已浏览

    宋玲金克非李晶晶冉帅

    目的总结直视微创心脏小切口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271例患者实施直视微创心脏小切口手术,做好手术配合并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患者手术顺利,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17.3±47.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2.6±32.1)min。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6.8±2.6)d。围术期及出院后无1例死亡。结论直视微创心脏手术的近期手术效果良好,手术安全性高。术前做好患者配合手术的健康指导,术中做好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摘要[ PDF 0.0 KB ] ( 409 ) 2013 ,10 (12): 26-28

  • 微创下牛心包片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的手术配合969 人次已浏览

    李静;胡惠;陈青

    目的 探讨微创牛心包片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主动脉关闭不全的患者采用微创方式行主动脉瓣成形手术的手术配合过程.结果 24例患者手术时间(201.5±46.5)min,过程顺利.术后24 ~ 4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心功能均在Ⅰ级.结论 微创牛心包片行主动脉瓣成形手术是治疗主动脉关闭不全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快速、准确的配合,认真、仔细的术中并发症护理,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摘要[ PDF 0.0 KB ] ( 282 ) 2015 ,1 (14): 50-53

  •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护理1024 人次已浏览

    宋湘梅;许丹;康建芳;张国明;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一种起源于视网膜核层原始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对视力和生命有严重的威胁和危害[1-2]。我国每年RB的新增病例在1000~1500例。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RB传统治疗模式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以化疗、激光、冷冻结合眼球摘除的综合治疗正逐步成为主流,治疗目标也从保护患儿生命转向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即保留眼球和有用的视功能[3]。但对于一些D期或E期RB经过综合治疗甚至眼内注射化疗药物后,仍然存在玻璃体种植或活性肿瘤难以完全消除患儿,可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2012年7月~2014年3月对本院11例眼内0期和E期RB患儿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7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11例(12眼),年龄2~8岁,平均(4.18±2.44)岁,男6例(6眼),女5例(6眼)。双眼发病5例,其中4例已行1眼眼球摘除、义眼台植入术,1例双眼先后接受玻璃体手术;6例单眼发病。诊断D期10眼,E期2眼;伴有视网膜

    摘要[ PDF 0.0 KB ] ( 287 ) 2015 ,5 (14): 57-59

  • 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框架个案管理模式在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298 人次已浏览

    古桂芳,钟丽清,李志雄

    目的分析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框架个案管理模式在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以SuperPATH入路方式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2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2019年4月—2020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以SuperPATH入路方式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2例设为观察组,实施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框架个案管理模式,两组干预时间6个月。在术前、术后24h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分及评定其术后24h疼痛缓解时间;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对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测评和比较。结果术后24h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重复测量结果显示:处理效应、时间效应、处理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并且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不同时间点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框架个案管理模式可降低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摘要[ PDF 0.0 KB ] ( 168 ) 2021 ,6 (20): 19-24

  • 疼痛微创手术患者术前2h口服营养液缩短禁饮时间的效果评价261 人次已浏览

    伍冬梅,刘俐

    目的探讨疼痛微创手术患者术前口服营养液缩短禁饮时间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5月在本院疼痛科住院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6月—10月在本院疼痛科住院的10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试验组患者术前6 h禁食,术前2h口服营养液200 mL,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禁食时间、口渴、饥饿、血糖值及术中恶心、呕吐、低血糖症状发生率及对禁食方案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禁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禁饮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前口渴、饥饿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血糖值较对照组稳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恶心、呕吐、误吸及低血糖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认为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过长的例数较对照组少,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口服营养液可有效缩短疼痛微创手术患者术前禁饮时间,减少术前口渴、饥饿且不增加术中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摘要[ PDF 0.0 KB ] ( 173 ) 2021 ,3 (20): 58-62

  • 两种不同中频物理治疗仪在肺部微创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157 人次已浏览

    陈莹,周伟凌,李润,黄丹霞,梁美认,郭文巍,陈洁雅,李秀花,阮亮,石海霞

    目的 了解两种不同中频物理治疗仪在肺部微创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行无管单孔胸腔镜手术的10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按照入院先后次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施中观察组有3例脱落,实际纳入47例;对照组有4例脱落,实际纳入46例。在常规疼痛管理基础上,观察组应用本研究团队设计的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型号SMV-MFE-W02型)进行康复理疗;对照组应用传统中频治疗仪(型号YK-2000B)进行康复理疗,在术后当天(干预前)及术后第3天(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得分组内及组间的差异和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治疗仪操作准备时间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疼痛得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93,6.251,均P<0.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得分和疼痛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便携式治疗仪操作物品准备时间(27.86±0.17)min,传统中频治疗仪操作物品准备时间(31.26±0.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12,P=0.025)。结论 便携式中频治疗仪与传统中频物理治疗仪的临床治疗效果相似,能缓解肺部小结节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但使用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可节约操作准备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从而减轻护士工作负荷。

    摘要[ PDF 0.0 KB ] ( 95 ) 2022 ,2 (21): 71-7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