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1118 人次已浏览
于莉薇;王洪智;吴怀兰;柳颖;陈馥;
急性心肌梗死指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是临床常见的冠心病,临床表现为心电图进行性改变、胸骨剧烈疼痛、心力衰竭、心率失常等,具有较高死亡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由于受躯体疾病的影响,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等负性心理,而这些负性心理又会使疾病加重[1],因此,及时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是减少患者危险事件的发生及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传统的健康教育一般采用口头宣教形式,由于患者的年龄及社会文化背景存在差异,接受能力不同,往往达不到健康教育预期的效果。思维导图将健康教育信息制作成高度组织性的图形,以突出内容的重心和层次[2]。相关研究表明[3-4],思维导图法可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本研究自2014年4~12月对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思维导图实施心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选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5];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肝肾等重要器官的患者;精神病患者或意识模糊的患者。将2013年8月~2014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13例心肌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
摘要[ PDF 678.0 KB ] ( 349 ) 2015 ,11 (14): 12-15
-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脏神经症患者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的影响1052 人次已浏览
李少枝王文会庞建平伍惠玲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脏神经症患者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结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心脏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2周,治疗组患者在以上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状况及TET的检测结果。结果心理护理干预2周后治疗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ET阴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降低心脏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从而提高TET结果准确性,更好地反映TET结果的真实性。
摘要[ PDF 0.0 KB ] ( 339 ) 2013 ,2 (12): 25-27
-
1例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心理护理1152 人次已浏览
赵春阳杨少珍周英
正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是以害怕与人交往或当众说话,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或处于难堪的境况,尽力回避为特征的一种恐惧性障碍[1-2]。研究显示[3],对社交恐惧症患者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疗效是肯定的。笔者2010年7月对1例社交恐惧症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从而消除了患者社交恐惧,并帮助患者正确认识人与人交往的程序,使其能更好地回归社会,现报道如下。
摘要[ PDF 0.0 KB ] ( 378 ) 2013 ,3 (12): 77-79
-
小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影响1099 人次已浏览
孙玲;李娇;陶敏;钱志梅;时德菊
目的 探讨小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采用抛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小组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对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社会中有益的活动、个人关系、社会关系及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小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
摘要[ PDF 0.0 KB ] ( 311 ) 2015 ,1 (14): 12-14
-
11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969 人次已浏览
莫雄飞;陈赛;吉东娅;伍淑文;
男性乳腺癌较为少见,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近年来,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由于疾病的发生部位、患者生理的变化以及预后差,使男性乳腺癌患者较女性更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2]。因此,做好男性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本科室自2008年1月~2014年12月对收治的11例男性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4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男性乳腺癌患者11例,年龄28~80岁,中位数57.0岁。疾病类型:浸润性导管癌9例,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粘液癌1例。文化程度:小学1例,初中2例,高中(中专)5例,大专及以上3例。患者均已婚并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心理护理2.1术前护理2.1.1减轻患病后的无助感男性乳腺癌患者较为少见,由于发病年龄较大、肿瘤分期较晚、病死率高等疾病的因素,患者容易产生负性情绪[3-4]。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癌症后,一方面会产生痛苦、抑郁、焦虑、无助乃至放弃治疗和轻生的心理;另一方面,患者在自我认知、角色转换方面产生了改变。帮助患
摘要[ PDF 0.0 KB ] ( 303 ) 2015 ,6 (14): 59-61
-
阶梯式心理护理对胃癌术后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494 人次已浏览
张晓丽 祝爱敏 刘楠 王欣瑜 刘宏斌 韩晓鹏
目的探讨阶梯式心理护理对老年胃癌术后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本科室收治的98例胃癌术后老年患者,按入院先后次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的护理,出院后对照组每周电话随访1次,共干预16周;观察组实施阶梯式心理护理,包括观察等待(2周)、指导性自助(4周)、面对面问题解决疗法(6周)、专业心理干预(4周),出院前和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水平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简明健康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orm 36,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阶梯式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胃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 PDF 3879.0 KB ] ( 211 ) 2019 ,7 (18): 20-24
-
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与效果514 人次已浏览
王莉莉 王蓓 肇毅 伍焱 韩玲 安媛媛
目的评价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的应用与效果,为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9月在本院住院的乳腺癌切除术后首次化疗并且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得分≥5分和(或)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得分≥5分的患者共94例。将2016年4月至6月住院的4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化疗期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将2016年7月至9月住院的48例患者设为实验组,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FACT-B)进行测评后,根据结果界定患者的心理护理等级,并采取拟定的分级心理护理策略进行干预。分别在首次化疗前及第3、5、8次化疗时对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和生命质量进行测评和比较。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焦虑及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均P<0.001)。化疗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抑郁与焦虑得分的组间主效应、时间主效应、两者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实验组患者生命质量得分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升高;焦虑及抑郁得分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降低(P<0.05或P<0.001)。结论分级心理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效果优于常规心理护理。
摘要[ PDF 960.0 KB ] ( 355 ) 2017 ,10 (16): 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