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入职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与教育的现况研究218 人次已浏览
熊伟昕,胡丽茎,郭少静,马延召,成守珍
目的 探讨新入职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与教育现状,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安全培训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通过便利抽样,选取2021年7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入职的17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hospital survey of patient safety culture,HSOPSC)与安全教育调查表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共167名新入职护士完成研究。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整体积极反应率为73.16%,待改进维度包括“事件报告频率”(22.09%)、“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48.05%);重点本科院校毕业的新入职护士其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得分较普通本科院校毕业者高,每周工作时长≤40h者较每周工作时长>40h者安全文化认知得分高(均P<0.05)。新入职护士安全教育知晓率为62.35%,敏感条目的规范率为96.78%,不知晓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非惩罚上报制度者占比28.14%,既往发生过安全隐患事件者占比24.55%。结论 新入职护士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处于中上水平,安全教育知晓率处于中等水平,存在不良事件上报方面的认知误区,应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管理。
摘要[ PDF 0.0 KB ] ( 114 ) 2022 ,2 (21): 19-24
-
住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883 人次已浏览
朱琴 颜巧元 张蓓蓓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参与安全的真实体验,以期采取针对性措施满足患者的参与需求,促进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全面开展。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1例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住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体验归纳出3个主题:感知参与安全沟通不畅、感知参与安全信息不足和感知参与安全能力不足。结论住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还存在较多问题和阻碍,应积极鼓励患者参与自身的安全管理,加强医(护)患沟通与交流,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支持,并制订个性化参与方案,促进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管理。
摘要[ PDF 4819.0 KB ] ( 198 ) 2017 ,12 (16): 46-51
-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实习护生心理资本对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影响314 人次已浏览
秦玉婷,杨彬彬,李娜,葛洪霞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学位硕士实习生心理资本对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影响。方法 采取方便取样法,选取某高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资本问卷、中文版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41名护理专业学位硕士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总分(125.23±15.29)分,整体积极反应率为65.39%,心理资本总分为(114.09±12.22)分,处于较高水平;心理资本及各维度与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呈正相关(r=0.287~0.523,P<0.01),同时可解释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总变异的20.50%,且韧性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实习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水平中等,亟待提高,心理弹性水平较高,但仍需加强培养,护理院校和实习医院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护理硕士实习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
摘要[ PDF 0.0 KB ] ( 92 ) 2022 ,12 (21): 46-51
-
患者安全风险管理闭环式反馈控制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336 人次已浏览
姜珊,裴艳玲,刘殿媛,黄丹,肖蒙
目的 构建患者安全风险管理闭环式反馈控制管理模式,评价该管理模式在患者风险安全管理中和对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中的效果。方法 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形成患者安全风险管理闭环式反馈控制管理模式,包括确认患者安全管理风险、确定各种风险的触发点并制定风险评估单(包括压疮、跌倒坠床、自杀自伤、走失、烫伤和管路滑脱风险单)、运用信息技术连续动态对风险进行评估和反馈式持续改进,比较2019年4月应用传统管理模式的150例患者(对照组)和2020年4月应用闭环式反馈控制管理模式的150例患者(观察组)的安全管理缺陷率和质控督查耗时、护士完成记录耗时的差异,并调查护士对两种管理模式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安全管理缺陷率为6.0%(9/150)低于对照组的25.3%(38/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质控督查耗时和完成记录耗时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士对闭环式反馈控制管理模式的满意率(87.3%)高于传统管理模式的满意率(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患者安全风险管理闭环式反馈控制管理模式,使患者安全风险管理形成良性循环,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效率提高并得到护理人员的认可,其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特点,值得在护理管理方面借鉴和运用。
摘要[ PDF 0.0 KB ] ( 140 ) 2022 ,11 (21): 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