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消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51 人次已浏览
古瑶;张同欣;袁艳;魏婷;宋昕;杨静;
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系统、具有可操性的小儿消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以期为评价小儿消化科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全面、系统、可量化的标准。方法 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模式为基础,采用文献回顾等方法,初步拟订小儿消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条目池,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级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88。构建的小儿消化科质量评价指标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小儿消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为规范小儿消化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可靠的工具。
摘要[ PDF 1.0 KB ] ( 42 ) 2023 ,3 (22): 26-32
-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式构建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58 人次已浏览
甘恬田;朱琼芳;江楠;龚凤球;李素萍;姚晓琴;马巧梅;
目的 构建本土化、科学可靠的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护理质量评价提供标准化工具。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依据,基于循证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制订函询问卷,通过德尔菲法对14名专家进行3轮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3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98~0.235、0.267~0.316、0.364~0.386(均P3.50、变异系数<0.25。结论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可为PACU护理质量的管理提供科学性、可靠性、可操行性较强的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30 ) 2023 ,3 (22): 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