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6890838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风险评估追踪管理在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687 人次已浏览

    周瑾刘洁珍曾洁仪冯飞陈翠萍吁英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追踪管理在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在重症病房采用气管插管通气的患者120例为对照组,按留置气管插管常规护理,选择2016年1月至11月在重症病房采用气管插管通气的患者12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脱管风险评估和风险评估追踪管理。比较两组护士对气管插管及非计划拔管知识掌握知晓率、患者执行脱管风险评估率、脱管风险评估准确率和气管插管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结果两组护士气管插管及非计划拔管知识掌握知晓率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士知识掌握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执行脱管风险评估率、脱管风险评估准确率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执行脱管风险评估率、脱管风险评估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气管插管脱管风险评估与防脱管护理质量追踪管理,能提高护士防脱管风险管理意识和防脱管护理知识水平,提高气管插管护理质量,降低脱管风险和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更多还原

    摘要[ PDF 2325.0 KB ] ( 177 ) 2017 ,3 (16): 64-67

  • 全面质量管理程序在减少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作用591 人次已浏览

    杨娥余学英胡海霞郭广玲叶宝霞

    目的 探讨全面质量管理程序在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作用。方法 将本院ICU 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235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程序实施前的研究对象,将本院ICU 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237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程序实施后的研究对象。比较FOCUS-PDCA实施前后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士护理综合能力。结果 FOCUS-PDCA程序实施后较实施前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降低、护士护理综合能力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OCUS-PDCA程序的应用可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护理综合能力。

    摘要[ PDF 3444.0 KB ] ( 228 ) 2017 ,9 (16): 6-9

  • 翻身拍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肺部指征的影响2204 人次已浏览

    刘琼;姜佳瑜;陈春霞

    目的探讨翻身拍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肺部指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在本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住院并且需要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2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排痰,实验组采用翻身拍背的方法协助患者排痰,比较两组患者排痰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咳嗽及啰音消退时间及二次插管率。结果两组患者排痰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咳嗽及啰音消退时间及二次插管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排痰后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咳嗽及啰音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二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翻身拍背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痰液的引流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二次插管率,促进患者康复。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6 (9): 16-17

  •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在降低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1714 人次已浏览

    陈素芝;罗杨;洪蝶玟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进行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防范管理,以降低气管插管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对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主要原因进行分析,选择其中失效模式的优先风险数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最高的10个失效模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订改善措施并实施。比较实施FMEA前后RPN值和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的差别。结果实施FMEA后10个失效模式的RPN值均较前明显降低。气管插管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实施FMEA管理前的3.69%下降到1.44%,两组比较,χ2=4.8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充分应用FMEA找到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制订改进措施,规范护理操作程序、严密监护和适时拔管撤机对于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是有效可行的。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6 (9): 70-72

  • 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在吞咽障碍患者胃管拔管时机中的应用891 人次已浏览

    陈曦,范柏林,凌慧芬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6 ,2 (15): 30-33

  • 护理专案改善活动降低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观察1253 人次已浏览

    摘要[ PDF 894.0 KB ] ( 737 ) 2017 ,1 (16): 20-22

  • 不同胃管固定法对食管癌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864 人次已浏览

    钟就娣黄秀英王敏郑美春

    目的探讨3种不同胃管固定方法对食管癌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将234例行食管癌切除术留置胃管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1组74例,传统2组79例,实验组81例。传统1组采用3 M丝绸胶布固定胃管;传统2组采用白扁带系双套结固定胃管;实验组采用"工"字形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胃管。观察3组胃管留置过程中胃管发生移位和脱出情况。结果实验组胃管移位和脱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1组和2组(均P0.05);胃管脱出后,传统1组和2组分别有2例和1例发生吻合口瘘,实验组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结论 "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胃管方法能有效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是一种较好的胃管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360 ) 2013 ,9 (12): 55-58

  • 握力球手部锻炼预防PICC患者置管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的作用16 人次已浏览

    吕源;李纳新;张世斌;

    目的 探讨握力球手部锻炼用于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置管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行PICC置管治疗的105例肝癌患者,按简单随机法中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静疗护理,n=52)与观察组(静疗护理+握力球手部锻炼干预,n=53),比较两组患者置管侧上肢血液循环、手部锻炼依从性及置管期间并发症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 置管4 w,观察组患者腋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最大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置管4 w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ICC置管患者握力球手部锻炼可改善置管侧上肢血液循环,提高手部锻炼依从性,减少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性拔管率,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 PDF 1.0 KB ] ( 8 ) 2023 ,5 (22): 37-42

  • 染色增稠剂测试在颈髓损伤气管切开管饲患者试拔管中的应用108 人次已浏览

    陈丽玲,罗晓华,洪艺婷

    目的探讨染色增稠剂测试在颈髓损伤后气管切开管饲患者试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康复科的颈髓损伤气管切开并留置胃管患者共85例,按照入科时间先后顺序分组,其中对照组40例,试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直接试进食方法进行指导,试验组采用将液体果绿染色并用增稠剂增稠至3种特定稠度进行定量吞咽功能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误吸发生情况及鼻饲管留置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误吸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胃管留置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结论染色增稠剂测试能较准确评估颈髓损伤气管切开并留置胃管患者的吞咽功能情况,提高患者摄食安全性,降低误吸发生率,缩短胃管留置时间。

    摘要[ PDF 0.0 KB ] ( 58 ) 2021 ,10 (20): 40-42

  • 1例股静脉PICC拔管困难和导管破裂的护理及预防对策540 人次已浏览

    陈连带 吴健红 李柳英 黄敏清

    &lt;正&gt;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1]。PICC管因具有留置时间长、安全、经济、方便、舒适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的认可,但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如拔管困难,导管破裂等。文献报道[2],PICC拔管困难发生率为0.340%0.965%,

    摘要[ PDF 3000.0 KB ] ( 228 ) 2018 ,5 (17): 75-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