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544990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抚触对四肢骨折患儿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1709 人次已浏览

    黄婷婷 周翠屏 甘婵媛 徐丽明 于美英 龙丽艳

    目的 探讨抚触对四肢骨折患儿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2-12月在本科室行四肢骨折手术的患儿65例,按照手术周次分为抚触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抚触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及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抚触组患儿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血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抚触能有效缓解四肢骨折术后患儿的疼痛程度,有利于患儿血压及心率的平稳.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10 (9): 0-0

  • 热奄包外敷配合穴位贴敷对孕妇人工流产术后疼痛及舒适度的影响1144 人次已浏览

    潘美开<SPAN style="TEXT-ALIGN: left; TEXT-TRANSFORM: none; BACKGRO

    目的探讨热奄包外敷配合穴位贴敷对孕妇人工流产术后疼痛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人工流产术后疼痛的孕妇,采用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热奄包外敷配合穴位贴敷。观察两组孕妇治疗2h后疼痛及舒适度情况。结果两组孕妇治疗后疼痛程度及舒适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治疗组孕妇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热奄包外敷配合穴位贴敷能有效缓解孕妇人工流产术后疼痛症状,提高孕妇舒适度,其安全有效、简便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563.0 KB ] ( 371 ) 2016 ,3 (15): 6-9

  • 不同循环加压冷疗时间对缓解膝关节镜患者术后疼痛和肿胀的效果观察877 人次已浏览

    田润溪郝玉芳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时间循环加压冷疗对缓解膝关节镜患者术后疼痛和肿胀的效果观察。方法将行膝关节镜手术9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和空白组30例,试验组术后24h内每间隔8h行30min的循环加压冷疗1次;对照组术后48h内每间隔8h行30min的循环加压冷疗1次;空白组不使用任何形式的加压冷疗,术后只进行常规护理。术后24h和48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 alogue scalescore,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肿胀情况用患侧、健侧肢体大腿周径的差值来评估。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和肿胀情况均低于空白组(P0.05或P0.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疼痛与肿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24h内进行间断加压冷疗可减轻患肢疼痛,缓解肿胀情况,并可缩短卧床时间,有利于患者尽早下地活动,促进康复。

    摘要[ PDF 0.0 KB ] ( 242 ) 2013 ,7 (12): 16-19

  • 基于指南的成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评估与管理的循证实践141 人次已浏览

    潘巧,李漓,王灵晓,耿艳云,崔璀

    目的 将手术后疼痛评估与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成人腹部手术患者,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应用修订版爱荷华循证实践模式,在指南的基础上,构建并实施成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评估与管理的循证实践方案,依据16条手术后疼痛评估与管理最佳证据,制定10条质量审查指标,建立并实施标准操作流程,开展护士培训和患者教育。比较循证实践前后护士的疼痛知识和态度水平及护士对患者疼痛评估与管理各指标的执行情况的差异。比较循证实践前后手术患者的疼痛相关疗效的差异。结果 循证实践后,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答对率从48.5%提高到53.2%(P&lt;0.05);护士对患者的疼痛筛查、评估频率、干预效果评价、术后疼痛教育的执行率均较循证实践前提高(P&lt;0.05);患者对医疗护理的感知改善,非药物镇痛方法的使用增加(P&lt;0.001),疼痛对日常功能活动的影响较循证实践前下降(P&lt;0.001)。结论 应用成人腹部手术后疼痛评估与管理最佳证据,可提高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改善疼痛护理实践和提高患者疼痛疗效。

    摘要[ PDF 0.0 KB ] ( 104 ) 2021 ,12 (20): 13-20

  •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自我效能在术后疼痛与恐动间的中介效应研究84 人次已浏览

    季长高;梁媛;贾国红;张冉;

    目的 了解自我效能和术后疼痛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恐动水平的影响,探讨自我效能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与术后恐动水平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康复自我效能感量表、数字疼痛评定量表、恐动症Tampa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术后疼痛、自我效能与术后恐动间的相关性,采用AMOS21.0软件建立自我效能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与术后恐动间的中介效应模型,并通过Bootstarp置信区间评估法验证其中介效应。结果 12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恐动得分为(40.27±12.85)分;与自我效能评分呈负相关(r=-0.571,P<0.01),与术后疼痛呈正相关(r=0.766,P<0.01);术后疼痛对术后恐动水平的直接标准化效应值为0.367,自我效能对术后恐动水平的直接标准化效应值为-0.485,术后疼痛对自我效能的直接标准化效应值为-0.716,术后疼痛通过自我效能对术后恐动水平的间接标准化效应值为0.347,总标准化效应值为0.714,占总效应的48.60%。结论 术后疼痛可直接影响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恐动水平,也可通过自我效能间接影响术后恐动水平。医护人员可通过缓解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水平,提高自我效能,以降低术后恐动水平。

    摘要[ PDF 1.0 KB ] ( 52 ) 2023 ,10 (22): 35-41

  • 父母参与患儿术后疼痛管理有效性的最佳证据总结260 人次已浏览

    杨巾夏,姚文英,徐红贞,顾莺,张芳

    目的检索并获取父母参与患儿术后疼痛管理的相关证据,并进行最佳证据总结。方法计算机检索2009年1月至2019年5月BMJ、NICE、美国指南网、JBI、Cochrane Library、Pubmed、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美国儿科学会、美国疼痛协会、加拿大医学会临床实践指南网、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络、新西兰指南协作组网、国际指南协作组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父母参与患儿术后疼痛管理的证据,包括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和系统评价。由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文献6篇,包括1篇指南、2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和1篇Meta分析,最终总结出10条最佳证据。结论父母参与患儿术后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包括父母参与认知、指导、文件和支持,可为临床疼痛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护理人员可根据证据进行临床护理实践。

    摘要[ PDF 0.0 KB ] ( 162 ) 2020 ,5 (19): 79-8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