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盆底肌训练对回肠代膀胱术后尿失禁的影响1521 人次已浏览
阮巧 李萍
目的 探讨盆底肌训练对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100例膀胱癌行回肠代膀胱术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 w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尿失禁的持续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4 w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尿失禁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回肠代膀胱术后进行盆底肌训练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缩短尿失禁的持续时间.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10 (9): 0-0
-
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敷贴对产妇盆底肌力及尿失禁的影响1175 人次已浏览
黄小玲;刘小菊;曾镜祥;冯虹;黄冬梅
目的 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敷贴对产妇盆底肌力及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将分娩6周来医院复查的100例产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穴位敷贴.了解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盆底肌力及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产妇尿失禁发生率和盆底肌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敷贴可提高产妇盆底肌力及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穴位敷贴具有方法简单、实用、无损伤及不良反应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285 ) 2015 ,1 (14): 41-44
-
盆底肌功能锻炼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的作用897 人次已浏览
陈燕;苏园园;韩燕华;刘君;李丹彦;
女性性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种,发生率为26%~60%[1],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特别是在女性绝经期后,给患者带 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困扰,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度>1次/周,无性交痛为性功能较好,否则为较差。前,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1.3.2盆底肌力检查者将两个手指放入患者阴等,但临床工作发现,其治疗效果欠佳。文献报道[2],道,手指与阴道肌肉接触,根据阴道肌肉的收缩提高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盆底肌力可降低其性功能状况评估盆底肌力。0级:检测手指未感觉到阴道障碍的发生。本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对围肌肉收缩;Ⅰ级:检测手指感觉阴道肌肉颤动;Ⅱ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级:检测手指感觉阴道肌肉不完全收缩,持续时间炼,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为2 s,重复2次,完全没有对抗;Ⅲ级:检测手指感觉阴道肌肉完全收缩,持续3 s,重复3次,没有1资料与方法对抗;Ⅳ级:检测手指感觉阴道肌肉完全收缩,持1.1一般资料续4 s,重复4次,有轻微对抗;Ⅴ级:检测手指感觉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阴道肌肉完全收
摘要[ PDF 0.0 KB ] ( 328 ) 2015 ,5 (14): 32-34
-
盆底肌肉锻炼在预防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大便失禁的研究2415 人次已浏览
郑美春 张惠芹 王玲燕 温咏珊 孔令亨 万德森 覃惠英 周志伟 朱亚萍
目的 探讨盆底肌肉锻炼预防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大便失禁的效果.方法 选择160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入院后由造口治疗师指导其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术前掌握训练方法,术后1 w起持续进行盆底肌肉锻炼6个月,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患者排便功能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排便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盆底肌肉锻炼可预防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大便失禁的发生.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09 ,12 (8): 0-0
-
蒸汽热敷贴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观察284 人次已浏览
付蓉蓉,许方蕾,朱晓萍
目的探讨蒸汽热敷贴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妇科、泌尿外科、老年科门诊的60例老年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分别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试验组采用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联合蒸汽热敷贴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尿失禁严重程度、1h尿垫试验漏尿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评分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I-QOL)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尿失禁严重程度、1h尿垫试验漏尿量、ICI-Q-SF评分及I-QOL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蒸汽热敷贴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可有效改善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164 ) 2020 ,6 (19): 35-40
-
APP联合阴道哑铃的盆底肌训练居家康复模式在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379 人次已浏览
毛文娟,江明珠,陈文多,杜娟,肖倩
目的 探讨智能手机移动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联合阴道哑铃的盆底肌训练(pelvic floor muscle treatment,PFMT)居家康复模式在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SUI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PFMT。方法 选择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1年3月至12月就诊于妇科门诊的124例SUI老年女性患者,按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居家PFMT,试验组实施APP联合阴道哑铃的PFMT居家康复模式。比较干预前,干预7 w、12 w两组患者1h尿垫试验漏尿量、盆底康复知识得分情况、PFMT依从性、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I-QOL)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12 w试验组患者尿垫试验漏尿量均小于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7 w的漏尿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12 w试验组患者康复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7w的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7w、12w试验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7w、12w试验组患者I-QOL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对SUI老年患者实施APP联合阴道哑铃的PFMT居家康复模式,能提高患者盆底康复知识知晓情况与PFMT的依从性,减少1h尿垫试验漏尿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127 ) 2022 ,9 (50): 47-54
-
基于希望理论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38 人次已浏览
王大元;姚翠;赵云;
目的 探讨基于希望理论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行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的10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案,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希望理论的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案,分别在术后在1个月和3个月评估患者肛门功能,于干预前及术后3个月评估患自我护理能力者、希望水平。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肛门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12.1±2.4)分vs.(13.9±2.2)分,t=-3.987,P<0.001;术后3个月:(5.8±1.4)分vs(7.3±1.7)分,t=-4.912,P<0.001]。干预前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差值及希望水平总分差值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3.5)分vs(12.3±1.6)分,t=26.796,P<0.001],[(7.4±0.3)分vs(2.0±0.4)分,t=77.881,P<0.001]。结论 基于希望理论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改善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希望水平。
摘要[ PDF 1.0 KB ] ( 59 ) 2024 ,8 (23): 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