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教育对育龄妇女宫颈筛查意愿及知识水平的影响1151 人次已浏览
钟夏莲李红欧阳秋茹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育龄妇女宫颈筛查意愿及知识水平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本地区到本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800名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育龄妇女对宫颈筛查的意愿及宫颈筛查知识掌握水平。结果健康教育后育龄妇女宫颈筛查愿意参与率明显提高,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后育龄妇女在宫颈癌知识、教育意义、预防方法和定期检查4方面知识得分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育龄妇女宫颈筛查意愿及知识水平,在干预过程中,要关注高危人群,采用个体化、社会化和符合实际情况的干预策略。
摘要[ PDF 0.0 KB ] ( 351 ) 2013 ,6 (12): 79-82
-
中文版产后抑郁症筛查量表在产后6w产妇中的临界值研究306 人次已浏览
史航,高玲玲
目的探索中文版产后抑郁症筛查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reening scale,C-PDSS在产妇产后6周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初步筛查中的临床性能和适宜的临界值,提高PPD筛查的准确性。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在广州市天河区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产后6w复查的产妇889例,采用C-PDSS测评,同时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作为参照标准,计算C-PDSS各临界值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共完成研究868例。以EPDS≥13分的筛查结果为标准,经过ROC曲线测试,确定C-PDSS筛查PPD的最佳临界值为74.5(敏感度81.4%,特异度85.3%,阳性预测值56.9%,阴性预测值95.1%),AUC为90.4%(95%CI:0.880~0.929, P<0.001),27.5%的产妇初步筛查为PPD。结论 C-PDSS在产后6周PPD筛查中的准确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性能。
摘要[ PDF 0.0 KB ] ( 168 ) 2021 ,6 (20): 25-30
-
NRS2002评分与体重指数在妇科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比较研究396 人次已浏览
王英杰,于康,张天,赵迪,周欣,王晓晶
目的采用NRS2002评分(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别调查妇科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为临床提供一种更敏感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方法采用现况研究设计,采用便利取样方法,选择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750例妇科肿瘤患者,采用NRS2002评分和BMI分别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了解妇科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比较NRS2002评分与BMI在妇科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中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NRS2002评分筛查结果显示,23.1%(173/750)的妇科肿瘤患者明确存在营养风险,76.9%(577/750)的妇科肿瘤患者无营养风险;BMI筛查结果显示,15.1%(113/750)的妇科肿瘤患者明确存在营养风险,84.9%(637/750)的妇科肿瘤患者无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和BMI筛查妇科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筛出率相关性分析,χ2=22.500,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营养状况不甚理想。采用BMI筛查妇科疾病患者的营养风险不如NRS2002评分敏感。
摘要[ PDF 0.0 KB ] ( 244 ) 2020 ,3 (19): 37-41
-
基于数字化信息平台的随访管理提高慢性肝病患者肝癌早期筛查依从性研究52 人次已浏览
王惟;邝钰贤;杨英芳;苏真娇;范宁宁;唐敏;周碧云;吴丽桥;
目的 探讨基于数字化信息平台的随访管理对慢性肝病患者肝癌早期筛查依从性效果,为临床提供一种管理方法。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感染肝病科门诊就诊的3 959例慢性肝病患者,在应用数字化信息平台管理前,由感染肝病科医护人员对慢性肝病患者就诊后1w内进行电话随访并手写登记;管理后应用数字化信息平台内置的肝癌预测模型,自动抓取患者疾病信息、检查检验结果等数据进行智能化的肝癌风险分层,随访护士根据不同风险层级实施个性化的随访。了解管理前后患者复诊率与极高风险和高风险患者的复诊率;比较管理前与管理3个月后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慢性病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 3 860例患者完成研究。管理后,2022年患者复诊率为88.2%(1 818/2 062),其中极高风险和高风险患者的复诊率为95.3%(246/258);2023年复诊率为94.0%(1 691/1 798),其中极高风险和高风险患者的复诊率为98.3%(232/236)。管理3个月后较管理前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慢性病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提高(均P<0.001)。结论 基于数字化信息平台的随访管理系统应用于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癌早期筛查中,可提高慢性肝病患者治疗随访的复诊率、服药依从性与自我效能感。
摘要[ PDF 1.0 KB ] ( 41 ) 2025 ,5 (24): 49-55
-
基于危险因素筛查的干预策略在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进展460 人次已浏览
杨霞,于红静,潘泽林,于婷婷,覃湘君,吴文琤,陈利芬
<正>ICU获得性肌无力(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ICU-AW)指“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期间发生发展的、无法用危重症疾病以外的其他原因进行解释的、以广泛性肢体乏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据报道[2],重症监护病房ICU-AW的发生率在50%~100%,尤其是脓毒血症患者,发生率远高于其他疾病患者。然而,目前仍无针对ICU-AW的有效药物治疗[3]。一旦临床出现ICU-AW,将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导致病死率和致残率增加,
摘要[ PDF 0.0 KB ] ( 121 ) 2021 ,11 (20): 63-68
-
压力性损伤老年患者营养筛查及营养干预的研究进展1017 人次已浏览
郝莹 张志颖 郭欣颖
<正>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为超老年型国家。随着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衰退,皮肤老化,软组织新陈代谢率降低,皮肤变脆弱,使得老年人成为
摘要[ PDF 4492.0 KB ] ( 313 ) 2019 ,1 (18): 65-69
-
压力性损伤老年患者营养筛查及营养干预的研究进展418 人次已浏览
郝莹,张志颖,郭欣颖
摘要[ PDF 4496.0 KB ] ( 249 ) 2019 ,1 (18): 65-69
-
住院儿童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506 人次已浏览
陈新红 张春华 龚明 李杨燕
<正>营养风险是指现存的或潜在的与营养因素有关的导致患者出现不良结局的风险[1]。住院患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15%~30%[2]。患儿的营养不良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况,会增加感染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发生、伤口愈合的延迟[3-8],导致儿童
摘要[ PDF 4158.0 KB ] ( 258 ) 2019 ,3 (18): 69-73
-
癌症患者焦虑、抑郁的研究进展:脆弱期筛查及症状管理573 人次已浏览
张琪然 蔡春凤 万永慧
<正>癌症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统计资料显示[1],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死亡281万例。癌症患者极容易产生心理困扰,影响最明显的心理困扰表现为焦虑和抑郁。癌症伴随的焦虑、抑郁状态,未经治疗
摘要[ PDF 5005.0 KB ] ( 225 ) 2019 ,9 (18): 72-76
-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痛苦筛查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188 人次已浏览
吴衍娴;刘艺;张珍;王小艳;吴悦;谭江红;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痛苦筛查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根据“6S”金字塔模型,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UpToDate、美国指南网、美国国立综合癌症指南网、英国国立指南网、苏格兰校际指南网、国际指南协作网、世界伤口造口失禁委员会网站、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网站、中国医脉通指南网、中华护理学会网站关于结直肠癌造口心理痛苦筛查与管理的证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Meta分析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6月2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及证据提取,与循证小组共同进行证据核对及整合。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4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2篇证据总结、4篇Meta分析及3篇系统评价。包括筛查时机(1条)、筛查工具(1条)、筛查内容(3条)、药物干预(3条)、自我管理(3条)、心理支持(5条)、健康宣教(2条)7个类别,共18条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痛苦筛查及管理全面、科学,可为医护人员开展患者心理痛苦预防和护理提供循证依据。临床应用时,需结合科室、患者及家属的实际需求,制订科学的管理方案。
摘要[ PDF 1.0 KB ] ( 194 ) 2025 ,2 (24): 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