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832473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评估工具的构建研究163 人次已浏览

    于喜滢,范宇莹,王金格,周文蝶,于丽丽,王佳良

    目的 构建适用于住院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评估工具,为科学有效评估患者病情及合理划分护理级别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11月在黑龙江省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共300例,采用疾病严重程度评价量表和简单临床评分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依据经典测量理论中的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和克朗巴赫系数法进行指标的筛选重组,进而构建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评估工具,并进行信效度验证。结果 病情分级评估工具经过条目筛选共保留了12项指标,经过验证,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660,分半信度系数为0.686,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2.541%。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评估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有助于我国护理分级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形成科学、量化的护理分级标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摘要[ PDF 0.0 KB ] ( 91 ) 2021 ,12 (20): 28-33

  • 叙事疗法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照顾负担及益处发现水平的影响305 人次已浏览

    张玉环,隋树杰,逄冬,陈冬,邰春玲

    目的探讨叙事疗法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照顾负担以及益处发现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科和神经内科的64例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叙事疗法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照顾者负担量表和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问卷评价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干预,随着时间的推移,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试验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照顾负担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试验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益处发现总分、个人成长维度得分及自我获取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健康促进维度得分、家庭成长维度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叙事疗法能够改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可有效提高其益处发现水平。

    摘要[ PDF 0.0 KB ] ( 155 ) 2020 ,7 (19): 42-49

  • 卒中后抑郁患者家庭功能及家庭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239 人次已浏览

    刘宏丽,赵秋利,杨丽,王坤晓,宋姗姗,王婧

    <正>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发生于卒中后,表现为一系列抑郁症状和相应躯体症状的综合征,是卒中后常见且可治疗的并发症之一,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影响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3]。据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摘要[ PDF 0.0 KB ] ( 144 ) 2020 ,1 (19): 71-75

  • 乳腺癌术后渐进式阻力训练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观察481 人次已浏览

    李嘉宝 杜丽娜 王星力 王岚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渐进式阻力训练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乳腺外科进行乳腺癌手术的1472例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无阻力训练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渐进式阻力训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12个月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和上肢功能障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均高于干预组,干预组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渐进式阻力训练可降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并减少其不良症状,能更好地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摘要[ PDF 3991.0 KB ] ( 319 ) 2019 ,5 (18): 34-38

  • 二元应对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其配偶应对能力与家庭功能的影响448 人次已浏览

    杨金丽 张中宇 李新雨

    目的探讨二元应对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其配偶应对能力与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其配偶136对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9对和试验组67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二元应对干预措施。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及其配偶应对能力与家庭功能情况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及其配偶的压力沟通、情感支持、合作问题、授权应对及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及其配偶的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两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元应对干预提高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其配偶的应对能力与家庭功能状况,为维护夫妻间长期、良好的照护关系提供帮助。

    摘要[ PDF 6124.0 KB ] ( 248 ) 2019 ,9 (18): 27-33

  •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436 人次已浏览

    张艳艳 林平 王旖旎

    <正>心血管疾病因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研究表明[1]心血管疾病患者多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自主神经调控功能的减低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及心肌电活动的稳定性,导致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等心脏不

    摘要[ PDF 4705.0 KB ] ( 247 ) 2019 ,3 (18): 64-68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523 人次已浏览

    刘霞 林平 王旖旎

    <正>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因受到超常的威胁性、灾难性的创伤事件,而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心身障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为常见的急危重症,也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应激创伤性事件。研究显示[1],约有12%的患者在AMI后发生PTSD,2/3的患者在AMI后两年仍会出现PTSD

    摘要[ PDF 4546.0 KB ] ( 262 ) 2019 ,3 (18): 53-57

  • 生命意义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自尊与幸福感的影响495 人次已浏览

    王晓洁 刘美芳 鲍永霞

    目的探讨生命意义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自尊及幸福感的影响,以期为改善肺癌患者终末期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预组72例,对照组7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生命意义干预方法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尊和总体幸福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晚期肺癌患者自尊与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晚期肺癌患者自尊与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命意义干预可以协助晚期肺癌患者体会及发现自身在疾病不同情景下的生命意义,从而提高患者的自尊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值得应用到癌症护理领域中。

    摘要[ PDF 5120.0 KB ] ( 241 ) 2018 ,7 (17): 33-38

  • 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培训及考核现状与展望551 人次已浏览

    李晶 芦桂芝

    <正>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多发癌症之一,近30年来其发病率年均增长3%4%[1],随着发病率上升,手术后造口患者人数也在大幅增多;此外随着我国社会步入人口老龄化及车祸、意外事故等创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伤口患者也逐年增多。造口维护与伤口的愈合过程复杂,因此需要由经验丰富的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专科护理,从而加速伤口愈合,减少感染风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然而,目前我

    摘要[ PDF 4532.0 KB ] ( 230 ) 2018 ,6 (17): 70-74

  • 国内外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现状及启示574 人次已浏览

    于思淼 王璐 吕冬梅 邢焕民 范宇莹

    <正>身体约束是指使用依附于或者临近患者身体的限制患者自由移动或正常接触躯体的任何行为、方法[1]。由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住院时间长、常伴隐匿性疼痛以及受环境干扰等原因,导致其经常处于持续应激状态,并且感到极度恐惧随之出现躁动、易激惹等[2]。针对这些情况,医护人员通常

    摘要[ PDF 4737.0 KB ] ( 245 ) 2018 ,5 (17): 70-75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