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756099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基于数据挖掘的耳穴贴压治疗痤疮的选穴规律分析280 人次已浏览

    薛慧,徐丽梅,毛俊涛,曹牧,刘焕强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耳穴贴压治疗痤疮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和PubMed建库以来至2021年11月8日关于耳穴贴压治疗痤疮患者的相关文献,运用NoteExpress进行筛选,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信息,SPSS 23.0及SPSS Modeler 18.0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结果 68篇文献分析耳穴使用频次最高的依次为内分泌、肺、面颊,聚类分析显示2大类(皮质下-神门-内分泌-面颊-交感;脾-肝-大肠-肺-胃-肾上腺)和5小类(皮质下-神门-内分泌;面颊-交感;脾-肝-大肠;肺-胃;肾上腺),因子分析提取出5个公因子(脾、肝、大肠;皮质下、神门;面颊、肾上腺;内分泌、交感;肺),关联规则得出耳穴贴压皮质下与神门、面颊与胃、肺与胃、肺与脾等穴位配伍意义较大。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得出具有指导性意义的4组穴位配伍,5个有效聚类群,5个公因子,可为耳穴选穴治疗痤疮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 PDF 0.0 KB ] ( 84 ) 2022 ,8 (21): 81-86

  • 低危肺栓塞门诊治疗的研究进展519 人次已浏览

    潘姝丞,张淑香,乔文博,王薇

    <正>肺动脉栓塞,简称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以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多见,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肺栓塞以住院治疗为主[2],急性期治疗包括血液动力学和呼吸支持、抗凝、溶栓、外科血栓清除术及经皮导管介入治疗等[1]。常用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磺达肝癸钠,以及传统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等。近年的直接口服抗凝药(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DOACs)与低分子量肝素或华法林相比,具有口服方便、依从性好及无需频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等优势,使肺栓塞门诊治疗理论上成为可能[2]。上世纪90年代,加拿大血栓专家Philip S.Wells等[3]最早提出肺栓塞门诊治疗方案,

    摘要[ PDF 0.0 KB ] ( 87 ) 2022 ,8 (21): 74-80

  • 重症患者急性皮肤衰竭的范围综述722 人次已浏览

    王淑娟,韩春彦,刘志梅,位兰玲,杨富国

    目的 对急性皮肤衰竭(acute skin failure,ASF)的研究进行范围审查,探索危重症患者ASF的研究现状,为预防和管理危重症患者ASF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范围综述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重症患者ASF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0月5日。目标文献筛选后,对提取的文献数据内容进行汇总梳理,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归纳主题。结果纳入32篇文献,归纳分析得出重症患者ASF的定义、与压力性损伤的关系、评估、影响因素、管理5个主题。结论 目前对ASF尚无统一的定义,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局限于回顾性调查研究,医护人员对ASF认知不足,建议未来对重症患者ASF的病因、生物标志物和预测因子作进一步研究,以帮助制定准确和一致的定义,为ASF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 PDF 0.0 KB ] ( 150 ) 2022 ,8 (21): 67-73

  • 肾移植受者术后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311 人次已浏览

    石珂,张海玲,赵雯静,管晓红,葛文杰,高莉莉,袁丽

    目的 整合肾移植受者术后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为肾移植受者术后临床照护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JBI循证护理数据库、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国立指南库、CochraneLibrary、PubMed、OVID、Medline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国内外指南网与数据库,获取关于肾移植受者营养管理相关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至2022年2月。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证据进行提取、整合。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指南6篇、系统评价5篇、专家共识2篇。从肾移植受者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营养管理途径、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微量营养素补充、饮食管理、吸烟与饮酒、食品安全7个方面,总结35条证据。结论 总结的最佳证据可为肾移植受者术后营养管理提供循证参考。医护人员可根据肾移植受者自身条件、临床情景、文化背景及价值观以及证据应用利益相关者主观意愿、促进及阻碍因素等选择最佳证据,以形成科学、有循证依据的膳食营养管理方案。

    摘要[ PDF 0.0 KB ] ( 134 ) 2022 ,8 (21): 59-66

  • 肿瘤患者输液港相关血栓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442 人次已浏览

    谢琼,李永恒,阮小丽,殷陶,卢咏梅,聂春华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肿瘤患者输液港相关血栓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 系统检索BMJ最佳临床实践、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协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S)、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英国国家医疗保健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egistered Nurses’ Association of Ontario,RNAO)、Pub Med、Ovid、医脉通、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关于输液港相关血栓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包括指南、推荐实践、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1月。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其中指南4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2篇。从危险因素的评估、诊断与筛查、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拔除导管指征、质量管理6个方面汇总19条最佳证据。结论 输液港相关血栓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实践提供参考,但应结合科室环境、患者实际情况应用最佳证据以降低输液港相关血栓,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119 ) 2022 ,8 (21): 53-58

  • 基于网络平台线上招聘新护士的实践及效果222 人次已浏览

    马延召,曾卉,司徒妙琼,颜彦青,李昕潆,李云,成守珍

    目的 总结基于网络平台线上招聘新护士的实践经验,并了解其实施效果。方法 本院护理部于2021年2月结合疫情防控情况及措施,与人力资源处与信息数据中心合作,对应聘者举办线上招聘活动,内容包括明确各级人员的工作职责、步骤和须知,制定并实施理论和操作考核及面试方法。结果 共有600名新护士参加应聘,有483名(80.5%)参加理论考核;469名(78.2%)参加操作考核;438名(73.0%)参加面试,其中广州市内313名(71.5%),广州市外125名(28.5%);用了2d共计16h时间完成招聘任务,参加人员共有90名;应聘者只需要准备手机及电脑,节约了应聘者的时间、经济成本。结论 采用线上招聘可降低了招聘工作对场地及人力的依赖,有效节约应聘者时间及经济成本,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摘要[ PDF 0.0 KB ] ( 127 ) 2022 ,8 (21): 48-52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护人员风险感知演变的质性研究447 人次已浏览

    李玉琦,谷嘉宁,孙玉梅,邵静,党芸,郭记敏,靳颜蔚,胡耕雨,孙宏玉

    目的 了解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医护人员风险感知的演变规律,为评估医护人员风险感知状态及预测其行为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16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归纳并提炼主题。结果 医护人员风险感知随着风险演化呈现3个阶段,(1)警惕期:主要体现在多渠道的信息获取途径、既往类似事件经历的警示作用、警惕性高并主动采取防护措施、反应冷静;(2)观望期:主要体现在防护行为逐渐规范化、主动辨别舆情信息并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化趋势、情绪随疫情波动而变化;(3)维持期:主要体现在形成关注疫情发展相关信息的习惯、情绪反应呈现平稳状态、适应疫情常态化且形成恰当防护行为。结论 动态评估医护人员风险感知,提供必要的组织支持,包括及时准确公布风险信息,建立标准化流程及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将有助于医护人员保持适当的风险感知水平而降低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 PDF 0.0 KB ] ( 116 ) 2022 ,8 (21): 43-47

  • 老年共病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的建立及应用281 人次已浏览

    鲁先娥,刘梦涛,王玫,乐霄,徐嘉琦,边家红,张瑞

    目的 建立老年共病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建立老年共病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至12月于本科室就诊的138例老年共病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出院宣教指导;选取2020年6月至12月就诊的128例老年共病患者为干预组,根据综合评估结果,由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干预措施,责任护士于患者入院后即开展出院准备服务方案。结果 干预组出院前1d时的出院准备度量表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出院后30d、6个月、12个月内再入院率与出院后30d、6个月跌倒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出院后30d干预组照护者的家庭照护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 出院准备服务方案的建立及应用,有利于缩短老年共病患者的平均住院日,降低出院后再入院率和居家负性事件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和照护者的家庭照护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111 ) 2022 ,8 (21): 36-42

  •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患者焦虑的影响297 人次已浏览

    李嘉懿,郑维鑫,周晓佳,龙梦依,李娉,蔡丽莲,王婷,雷蕾,宋靓雯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femtosecn laser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患者焦虑的影响,以期为手术患者提供更有效缓解焦虑、提高术中配合度的一种方法。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902例在本院就诊并进行SMILE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2月至3月的4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实施常规护理,2021年4月至5月的452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术中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术中配合度、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采用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SMILE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术中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

    摘要[ PDF 0.0 KB ] ( 109 ) 2022 ,8 (21): 31-35

  • 家庭赋权方案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366 人次已浏览

    杨芳,卞凤丽,陆菁菁,吴君

    目的 探讨家庭赋权方案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营养管理能力、患者营养改善情况、心功能指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月本院心内科住院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庭赋权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主要照顾者营养管理能力、心功能指标和营养改善情况。结果 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和干预3个月的观察指标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3个月的患者主要照顾者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干预3个月的患者微型营养评价量表(mini-nutrition assessment special for heart failure,MNA-HF)、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营养改善情况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高于对照组,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和氨基酸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 BNP)水平等低于对照组,结论家庭赋权方案用于CHF患者营养管理,可提升其主要照顾者的营养管理能力,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其心功能。

    摘要[ PDF 0.0 KB ] ( 106 ) 2022 ,8 (21): 23-30

  • 2023年《现代临床护理》征订启事302 人次已浏览

    <正>《现代临床护理》杂志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全国性护理学术期刊,标准刊号ISSN l671-8283,CN 44-1570/R,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代临床护理》为月刊,每期定价7元,全年84元。欢迎征订,征订信息表见本刊30页。编辑部地址: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代临床护理》编辑部邮编:510080电话:(020)87755766-8050,87330961传真:(020)87330961

    摘要[ PDF 0.0 KB ] ( 134 ) 2022 ,8 (21): 22-22

  • 病房门诊协作式管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313 人次已浏览

    张丽,张文忠,郭俊杰,李少玲,翟树霞,闫慧

    目的 探讨病房门诊协作式管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6月本科入院的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12月入院的79例患者为干预组,最终对照组66例,干预组70例完成研究。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延续性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病房门诊协作式管理,出院时、出院6个月后比较心功能、自我护理能力、按时复诊率及再入院率。结果 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多于出院时、B型钠尿肽低于出院时,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多于对照组、B型钠尿肽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自我护理信心得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按时复诊率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房门诊协作式管理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按时复诊率、降低再入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109 ) 2022 ,8 (21): 16-2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