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588067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员工援助计划服务对男护士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认同感的影响1539 人次已浏览

    黎艳黄丽燕郭靖

    目的探讨员工援助计划服务对男护士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选取50名男护士进行团体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的员工援助计划服务。干预前后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nursing professional values scale-r,NPVS-R)和职业认同感量表对其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男护士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认同感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男护士提供员工援助计划服务,能够促进其形成积极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其职业认同感。更多还原

    摘要[ PDF 2306.0 KB ] ( 447 ) 2017 ,1 (16): 67-70

  • 膝关节镜下“人”字形腘绳肌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手术配合1000 人次已浏览

    黄丽仪陈飞强吴艳琴江丹曾俞霖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人"字形腘绳肌肌腱经胫骨双隧道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手术配合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5例膝关节镜下"人"字形腘绳肌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手术配合经过。结果 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术前器械准备和准确到位的手术配合是手术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摘要[ PDF 0.0 KB ] ( 304 ) 2014 ,7 (13): 58-59

  • 外科护理电子病历的设计与应用1375 人次已浏览

    袁志敏蒋莉欧红桃黄丽兴苏小聪钟宁

    目的介绍外科护理电子病历设计方法,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广东省《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专科篇)的表格式首次护理记录单(外科)设计并完成外科护理电子病历系统,并应用于临床。结果实施护理电子病历后,护士测量及录入病人生命体征时间为(1.0±0.3)min;完成护理电子病历的时间为(4.0±0.5)min。结论实施护理电子病历规范了护理记录书写形式与记录内容,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与护理记录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344 ) 2014 ,8 (13): 76-78

  • 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离床坐的原因分析及对策938 人次已浏览

    萧佩多陈润芳徐连芳黄丽芳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离床坐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择46例术后行早期离床坐功能锻炼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和32名护理人员,采用调查表对患者术后早期离床坐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有52.1%以上的患者认为,影响患者早期离床坐的主要因素为缺乏家属支持,担心体力不够和害怕疼痛;有65.6%护理人员因担心对患者评估不足从而影响患者早期离床。结论提高老年患者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营养支持,缓解离床坐时的疼痛和提高护士离床坐康复技能对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尽快离床坐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 PDF 0.0 KB ] ( 381 ) 2013 ,2 (12): 19-21

  • 潮汕地区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_1069 人次已浏览

    林韵;黄丽萍;张秀莲;邱洁华;许晓丹;许慕明;

    目的探讨潮汕地区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对201例首诊鼻咽癌患者住院期间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潮汕地区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1.79%、62.19%。患者SAS(36.41±7.41)分、SDS(48.42±7.19)分,高于国内常模。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吸烟、病程、睡眠质量及口腔疼痛与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吸烟、睡眠质量及口腔疼痛是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潮汕地区鼻咽癌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问题,年龄、吸烟、教育程度、口腔疼痛和睡眠质量是其独立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针对以上因素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

    摘要[ PDF 775.0 KB ] ( 302 ) 2016 ,1 (15): 5-9

  • 48例肾移植患儿围手术期的液体管理1263 人次已浏览

    陈锷廖培娇苏翠玲肖云梁小玲黄丽娟任贤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儿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48例行肾移植术的患儿,术前做好心功能和治疗依从性评估,根据儿童的循环特点,制订围手术期的输液方案,保持电解质平衡,减少因输液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结果本组48例患儿中有29例术后第1 d发生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经处理后在术后第2 d得到改善。出现少尿5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3例,贫血9例,经控制输液量,改善肾脏微循环后,患儿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制订合理的输液计划,保持电解质平衡,做好多尿、少尿和无尿期及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儿的液体管理对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保证患儿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 PDF 0.0 KB ] ( 390 ) 2013 ,8 (12): 35-37

  • 12Fr尿管在脑卒中前列腺肥大患者留置尿管中的应用1192 人次已浏览

    陈巧珊;黄少娅;陈蔚茹;蔡谢瑜;黄丽君;陈静娜;

    导尿术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1]。它对于尿动力学检测和残余尿测定,以及膀胱尿收集和尿潴留解除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患者常见病之一,以排尿困难、尿频、尿潴留等为主要表现,对于尿潴留患者留置尿管是本病迅速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临床一般根据患者情况采用14~20 Fr尿管留置尿管解除尿潴留[2]。实践发现,在置管时患者痛感明显,置管期间伴有明显异物感,甚至并发漏尿、脱管及尿道损伤等不良反应。因此,本院于2014年2~11月采用12Fr尿管用于前列腺肥大尿潴留患者留置尿管,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2~11月将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泌尿系B超确诊为前列腺肥大出现尿潴留不能自解小便,意识清醒的男性患者164例,按入院单双日,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4例。对照组,年龄55~76岁,平均(64.9±5.5)岁,尿管留置时间3~12 d,平均(6.8±1.6)d。观察组,年龄58~78岁,平均(64.5±5.6)岁,尿管留置时间3~11 d,平均(5.5±1.2)d。

    摘要[ PDF 0.0 KB ] ( 275 ) 2015 ,6 (14): 15-16

  • 肠造瘘患者确诊至术后6个月情绪体验的质性研究291 人次已浏览

    赵嘉,陈阳广,苏梅芳,贝学斌,黄丽

    目的总结肠造瘘患者在确诊至术后6个月纵向的情绪体验,为针对性制订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桂林市某三甲医院肠造瘘患者确诊后至手术前、术后至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及出院后3至6个月进行半结构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提炼主题。结果肠造瘘患者确诊后至术前情绪主题:疾病不确定感、内疚和抑郁和饮食、睡眠受限的焦虑。肠造瘘患者术后至出院前情绪主题:疾病不确定感、内疚和抑郁、睡眠缺乏的焦虑和自我照护技能缺乏的担忧。肠造瘘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情绪主题:自尊心受挫、自我照护技能缺乏的担忧和心理内疚和抑郁。肠造瘘患者出院后3~6个月情绪主题:创伤后成长和对未来的担忧。结论肠造瘘确诊患者在不同时期的情绪状态呈现不同特征。医务人员应关注不同阶段肠造瘘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针对性采取措施促进患者情绪的正向转变,克服肠造口带来的身体和生活限制,改善其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239 ) 2020 ,10 (19): 36-41

  • PBL+微课混合式教学在骨伤科专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181 人次已浏览

    张会凡,邓冬菊,徐超,黄丽,林先玲

    目的 探讨PBL结合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在骨伤科专科轮转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培训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某医院骨伤科专科的轮转新护士176名,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两组,每组88名。对照组应用常规培训模式,观察组应用PBL+微课混合式教学培训模式。比较两组新护士培训后专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核心能力、培训满意度,以及培训前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培训,观察组专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01),核心能力总分及分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处于高等水平;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以及学习中自我满意度更高(P<0.05)。培训后新护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得分以及各特质得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提升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达到正性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结论 骨伤科专科新护士培训中应用PBL+微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较好,可以有效促进新护士的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掌握,提升其批判性思维、核心能力,且护士的满意度较高,有利于培训质量的提高。

    摘要[ PDF 0.0 KB ] ( 76 ) 2022 ,2 (21): 48-53

  • 两种检查前准备方法对多层螺旋CT胃周血管成像效果的影响及护理472 人次已浏览

    杨艳红 黄丽 林锦江 冯玉 陈淑祺 黄斯韵

    目的探讨两种检查前准备方法对多层螺旋CT胃周血管成像效果的影响及总结护理要点,提高螺旋CT胃周血管成像的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本院行术前腹部64层螺旋CT胃周血管成像的胃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CT扫描前准备,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扫描前禁水6~8h,扫描前30min训练患者屏气,扫描前10min肌内注射654-2 10mg,扫描前即刻口服6g产气粉+10mL温开水。比较两组患者扫描时胃周血管解剖位置清晰度评分、胃腔充盈满意度及胃形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扫描时胃周血管解剖位置清晰度、胃腔充盈满意度及胃形态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CT扫描前准备基础上增加禁水6~8h、训练屏气、肌内注射654-2口服、产气粉检查前准备,有助于提高胃周血管空间解剖关系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3970.0 KB ] ( 246 ) 2018 ,11 (17): 49-5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