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6886712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云南白药棉球加压止血法在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960 人次已浏览

    林燕虹黄少娅王少荣罗卓卿方彩妮郑玉娥杨南然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棉球加压止血法在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取60例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后采用一次性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压迫止血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云南白药棉球绷带加压止血法。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达到加压止血效果。结论在经桡动脉行冠心病的治疗中,采用云南白药棉球加压止血法可以代替一次性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止血法,而且其静脉回流受阻小,患者感觉舒适,价格低廉。

    摘要[ PDF 0.0 KB ] ( 234 ) 2013 ,4 (12): 46-48

  • 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危险因素的分析850 人次已浏览

    陈惠成龙春梅陈淑玲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20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了解患者术后发生CIN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CIN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肾功能不全、高龄、糖尿病及造影剂用量是CIN发生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 PCI术前做好风险评估,合理使用造影剂,积极采取有效预防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少CIN的发生。

    摘要[ PDF 0.0 KB ] ( 273 ) 2013 ,6 (12): 12-15

  • 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术后低血钾原因分析及护理1028 人次已浏览

    卢月英刘薇

    目的探讨急性心急梗死冠脉介入术后患者低钾血症发生原因,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观察分析9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患者术后发生低血钾情况及原因。结果 57例发生低钾血症,发生率为59.4%(57/96),给予饮食补钾、口服补钾、雾化吸入补钾及静脉补钾后,患者血钾恢复正常。低钾血症发生与术后摄入不足、排出过多、分布异常及造影剂的使用有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较易发生低钾血症,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针对原因采取多种补钾方式纠正患者低钾血症。

    摘要[ PDF 0.0 KB ] ( 279 ) 2014 ,1 (13): 43-45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972 人次已浏览

    邵君丽;黄艺仪;林春喜;黄燕梅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PCI )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最常见的治疗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1]。研究显示[2],PCI术后1年内停服抗血小板药物是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PCI术后患者坚持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至关重要[3]。本文就近年来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服药依从性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予以综述,现报道如下。

    摘要[ PDF 0.0 KB ] ( 253 ) 2015 ,2 (14): 69-72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无复流的护理1056 人次已浏览

    肖可喜;唐迎红;余天浩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发生无复流情况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2月对在本院住院的647例ACS患者施行PCI术,术中观察无复流患者发生情况,并与正常复流患者作对比,了解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配合做好护理工作.结果 647例ACS患者中有64例发生无复流(9.9%),共死亡9例(其中8例为无复流患者),56例无复流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康复出院,均于术后1个月后解除无复流.PCI发生无复流患者比正常复流患者住院天数长,死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结论 对于ACS患者PCI发生无复流较正常复流并发症发生率高.护理方面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静脉通道通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再灌注治疗,并做好并发症监护工作.

    摘要[ PDF 0.0 KB ] ( 320 ) 2015 ,3 (14): 39-4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