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肿瘤化疗患者中重度癌因性疲乏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302 人次已浏览
方国林,万昌丽,李晓林,欧艺轩
目的 调查骨肿瘤化疗患者中重度癌因性疲乏发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本院首次接受化疗的 265 例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Piper 疲乏量表(the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PFS-R)、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并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骨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 239 例患者完成研究。骨肿瘤化疗患者中重度癌因性疲乏 154 例,发生率为 64.44%。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每日睡眠时间 <5h,体质量指数较低及焦虑、抑郁评分较高是骨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积极应对方式是其保护因素(均 P<0.05)。结论 骨肿瘤化疗患者中重度癌因性疲乏发生率较高,需针对体质量指数较低、睡眠时间较短、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消极应对方式的患者预干预,从而减少患者中重度癌因性疲乏的发生。
摘要[ PDF 1.0 KB ] ( 160 ) 2024 ,12 (23): 23-28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期癌因性疲乏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123 人次已浏览
张清;倪志红;姚文英;周雪梅;
摘要[ PDF 1.0 KB ] ( 157 ) 2023 ,12 (22): 60-65
-
虚拟现实技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应用110 人次已浏览
徐晓敏;顾芬;季李华;王萍;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疲劳的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上海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初次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肿瘤一病区和二病区分别设为对照组(30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VR干预,即患者在6个深度放松型3D场景(旅行、星空、四季、地球、公园、海底世界6个场景)中自由切换,沉浸式交互体验。住院期间每次化疗前进行VR干预1次,化疗间歇期每周2次复诊时至医护联合门诊进行VR干预1次,每次20min。在第1次入院、第3次、第5次、第7次化疗时比较两组患者中文版Piper修订量表(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 of Chinese,RPFS-CV)评分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均完成7个疗程的化疗。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RPFS-CV评分组间、时间与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第1次化疗前与第3次、第5次、第7次化疗前比较,均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高于第1次化疗时。结论 深度放松型沉浸式交互体验的VR通过增强患者视觉感官刺激,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o-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增加皮质醇分泌,有抑制疲乏上升趋势作用,可用于缓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化疗期间的癌因性疲乏。
摘要[ PDF 1.0 KB ] ( 85 ) 2023 ,10 (22): 1-7
-
乳腺癌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运动干预最佳证据总结162 人次已浏览
张如娜;段霞;
目的 总结乳腺癌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 Cochrane Library、PubMed、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苏格兰院际指南网、美国临床肿瘤协会、美国肿瘤护理协会、安大略省癌症护理中心、美国运动医学会、美国国立指南网、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医脉通、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站和数据库中关于乳腺癌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运动干预的临床指南、临床决策、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1月。结果 共纳入文献12篇,其中临床实践指南3篇、临床决策1篇、系统评价8篇。总结最佳证据21条,包括运动前评估、运动时机、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效果、运动方案制定原则、注意事项7个方面。结论 乳腺癌放化疗患者CRF运动干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护理人员可根据证据进行临床护理实践。
摘要[ PDF 1.0 KB ] ( 53 ) 2023 ,4 (22): 64-70
-
基于“整体衡动观”的循经拍打联合黄芪水内服改善气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的效果研究107 人次已浏览
蔡姣芝;肖舒静;杨敏菲;成燕云;李娟;
目的 探索基于“整体衡动观”的申时循经拍打联合黄芪水内服改善气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患者的效果,为气虚型CRF患者缓解疲乏提供新方法。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在本院肿瘤科住院的100例气虚型原发性肺癌C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10d基于“整体衡动观”申时循经拍打联合黄芪水内服。干预前后分别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PFS-R)、中医证候积分和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对患者的疲乏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和体力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疲乏总分及行为、情感、感觉维度得分,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干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干预前后改变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整体衡动观”的循经拍打联合黄芪水内服可改善气虚型肺癌CRF患者气虚症状,提高患者的功能状态,为气虚型肺癌CRF患者提供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摘要[ PDF 1.0 KB ] ( 52 ) 2023 ,4 (22): 47-52
-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510 人次已浏览
王培,孙超,胡慧秀,弓少华,赵雅洁,麻盛淼
目的 了解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8 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肿瘤内科住院并接受抗肿瘤治疗的 279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化疗消化道症状量表(chemotherapy-related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ventory,CGISI)、营 养 风 险 筛 查 2002 量 表(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进 行 调 查,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患者癌症疲乏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279 例患者均完成研究。204 例(73.1%)患者存在癌因性疲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和糖尿病均是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抗肿瘤治疗期间癌因性疲乏发生率较高,BMI 过低、文化程度低、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及糖尿病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可据此实施针对性干预,降低疲乏发生率。
摘要[ PDF 1.0 KB ] ( 200 ) 2024 ,1 (23): 8-8
-
产后疲乏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401 人次已浏览
李丹,戴晓婧
<正>产后疲乏(postpartum fatigue,PPF)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发生的一种压倒性的、持续的疲惫感和正常水平下身心工作能力的下降”[1]。研究表明[2],大约56%的产妇在产后会受到PPF的影响。其中睡眠质量不佳、高龄、
摘要[ PDF 0.0 KB ] ( 163 ) 2022 ,11 (21): 80-85
-
成人糖尿病患者疲乏发生率的Meta分析543 人次已浏览
游倩,高静,柏丁兮,吴晨曦
目的 系统评价成人糖尿病患者疲乏发生率,为早期制定适宜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ENTRAL、CINAHL、CNKI、SinoMed、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关于成人糖尿病患者疲乏发生率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11月22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Begg’s秩相关检验和Egger’s线性回归检验评估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11篇研究,总样本量为329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成人糖尿病患者疲乏总发生率为52%(95%CI:39%~64%)。糖尿病患者疲乏发生率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亚洲高于欧洲(62.9%vs 37.9%),2型糖尿病高于1型糖尿病(57.5%vs 33.5%),医院调查高于社区调查(54.9%vs 46.2%),多维量表评估高于单维量表评估(55.1%vs 44.3%)。结论 成人糖尿病患者疲乏发生率较高,但地区、糖尿病类型、研究场所和评估量表不同,糖尿病患者疲乏发生率不同。护理人员要重视对成人糖尿病患者疲乏的早期筛查与识别,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180 ) 2022 ,7 (21): 51-57
-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451 人次已浏览
吴秀丽 李显蓉 宋美璇 陈静文
<正>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恶性肿瘤。结直肠癌是全球第3大常见癌症和第4大癌症死亡原因,且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国外研究[2]表明,癌症患者中高达90%患者接受了化疗,且80%出现疲乏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均遭受癌因性疲乏的痛苦体验,其出现速度快,程度强,持续时间长,对癌症
摘要[ PDF 4232.0 KB ] ( 202 ) 2019 ,6 (18): 76-81
-
儿童癌因性疲乏非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329 人次已浏览
屈文倩 田梅梅
<正>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目前被认为是癌症及抗癌治疗中最常见且最具破坏性的副作用,在治疗结束数月甚至数年后依然存在[1]。在儿科癌症人群中35.6%~93%受CRF的影响[2-3],接受化疗的患儿疲乏程度更高[4]。被儿童和青少年一致认为是与癌症及其治疗相关的最持久、最不舒服和最紧张的症状之一[5],对患儿生命质量造成
摘要[ PDF 4734.0 KB ] ( 200 ) 2019 ,10 (18): 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