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813523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压力感知与抑郁在克罗恩病患者D型人格与生活质量间的链式中介效应332 人次已浏览

    马卓;邓小红;胡爱玲;

    目的 探究压力感知与抑郁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D型人格与生活质量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270例克罗恩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9项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9,PHQ-9)、D型人格量表(type D personality scale,DS-14)、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22-item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IBDQOL-22)以及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克罗恩病患者压力感知、抑郁、D型人格以及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MPLUS 8.0软件建立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并用Bootstrap法的置信区间验证中介效应模型。结果 269例患者完成研究。IBDQOL总分为(82.7±13.7)分,PHQ-9总分为3.0(1.0~7.0)分;PSS总分为(24.4±7.5)分;DS-14中的消极情感维度得分为(10.3±5.9)分,社交抑制维度得分为(11.6±5.5)分;117例(43.5%)克罗恩病患者为D型人格。结构方程模型显示,D型人格对生活质量的直接效应不显著(效应量为0.034,95%CI为(-0.130~0.206)),压力感知和抑郁在D型人格和生活质量间的间接效应显著,总间接效应量为-0.307,95%CI为(-0.423~-0.207),链式中介效应量为-0.048,95%CI为(-0.079~-0.016),占总间接效应的15.6%。结论 克罗恩病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上水平,压力感知与抑郁在克罗恩病患者D型人格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应关注D型人格患者,可通过对压力感知和抑郁情绪的干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233 ) 2024 ,7 (23): 1-9

  • 正念在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生活质量的中介效应研究75 人次已浏览

    张小芳;王燕丽;张亚晶;王晓萍;申银凤;程敏;

    目的 探讨正念水平在癌症复发恐惧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山西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240例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中文版正念注意觉知量表、欧洲癌症研究会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癌症复发恐惧与生活质量间的相关性,采用Bootstrap法模型分析正念水平在两者的中介效应。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240份问卷,收回217份,有效回收率为96.42%。肺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处于中等水平,与正念水平、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348,P<0.01;r=-0.331,P<0.01)。Bootstrap分析显示,患者正念是癌症复发恐惧与生活质量的中间变量,且25.68%是通过正念水平途径介导的。结论 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且癌症复发恐惧可能通过提高患者正念水平来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111 ) 2023 ,11 (22): 32-38

  • 基于CIPP理论的高级实践护士培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构建78 人次已浏览

    方海云;沈曼璇;林哲欣;饶红英;黄巧;王颖敏;成守珍;陈妙虹;

    目的 构建高级实践护士培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为专科护理人才的规范化培训提供培养、考核标准。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及对往届专科护士培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和成果评价(productevaluation)的CIPP理论初步构建高级实践护士培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采用德尔菲法对1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0%;2轮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3和0.87。2轮Kendall’s W协调系数分别为0.68和0.75(P<0.01)。最终构建的高级实践护士培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包括理论授课、临床实践及总带教老师的遴选和岗前培训的背景评价;理论教学师资及临床实践师资条件的输入评价;教师预讲效果评价、学生评价及专家评价3部分组成的过程评价;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操作的考核及培训满意度的成果评价。结论 基于CIPP理论构建的高级实践护士培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专科护理人才的规范化培训提供培养、考核标准,有利于专科护士教学培训质量水平的提高。

    摘要[ PDF 1.0 KB ] ( 50 ) 2023 ,5 (22): 57-63

  • 肠造口患者创伤后成长潜在剖面分析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差异比较94 人次已浏览

    李倩儿;赵莉;曾豪洁;罗敏;范艺禧;谢垚;

    目的 探究肠造口患者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的潜在类别,并探讨各类别与其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 2021年1月至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充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胃肠外科住院首次行肠造口术的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hinese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C-PTGI)及中文版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FACT-G)对其进行调查。采用Mplus8.3软件进行潜在剖面分析,运用方差分析探究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在不同创伤后成长潜在类别间的得分差异。结果 经潜在类别分析,肠造口患者创伤后成长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是低水平创伤后成长组(65.35%)、中水平创伤后成长组(25.89%)、高水平创伤后成长组(8.76%)。3个潜在类别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48,P<0.05)。结论 肠造口患者创伤后成长可分为3个类别,不同创伤后成长类别的肠造口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存在差异,需基于肠造口患者创伤后成长同质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以期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摘要[ PDF 1.0 KB ] ( 46 ) 2023 ,5 (22): 17-22

  •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72 人次已浏览

    吴玲玲;王雪梅;

    目的 构建科学的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质量管理者及其护理人员客观评价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11月-2021年4月通过文献回顾和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12%、100.0%,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8、0.888,2轮Kendall’s W系数均>0.70(P<0.05)。该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包括延续护理的延续性信息平台建设、延续性护理知识获取、人员配备、管理方案的延续、医患关系的延续以及术后的康复指导、健康教育、随访、依从性、满意度、临床结局等,共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37 ) 2023 ,3 (22): 40-45

  •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式构建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74 人次已浏览

    甘恬田;朱琼芳;江楠;龚凤球;李素萍;姚晓琴;马巧梅;

    目的 构建本土化、科学可靠的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护理质量评价提供标准化工具。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依据,基于循证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制订函询问卷,通过德尔菲法对14名专家进行3轮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3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98~0.235、0.267~0.316、0.364~0.386(均P3.50、变异系数<0.25。结论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可为PACU护理质量的管理提供科学性、可靠性、可操行性较强的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39 ) 2023 ,3 (22): 33-39

  • 小儿消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65 人次已浏览

    古瑶;张同欣;袁艳;魏婷;宋昕;杨静;

    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系统、具有可操性的小儿消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以期为评价小儿消化科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全面、系统、可量化的标准。方法 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模式为基础,采用文献回顾等方法,初步拟订小儿消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条目池,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级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88。构建的小儿消化科质量评价指标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小儿消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为规范小儿消化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可靠的工具。

    摘要[ PDF 1.0 KB ] ( 48 ) 2023 ,3 (22): 26-32

  • 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质量现状、其影响因素及对策79 人次已浏览

    张银平;程丽;

    目的 了解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广州市某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214对老年痴呆患者及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照护质量量表(family caregiver consequences inventory,FCCI)、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量表(family caregiver task inventory,FCTI)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210对老年痴呆患者及家庭照顾者完成研究。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质量总分为(48.9±3.9)分;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越强、家庭人均月收入>4000元、配偶或子女/儿媳女婿为照顾者的家庭其家庭照护质量越高(均P<0.05)。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质量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家庭人均月收入、主要照顾者影响其家庭照护质量,护理人员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以提高其家庭照护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39 ) 2023 ,3 (22): 1-7

  • 社会心理干预对减重手术患者心理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73 人次已浏览

    何燕;曾月娜;张雯;闫凤霞;陈伟菊;

    目的评价社会心理干预对减重手术患者心理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社会心理干预方法对减重手术患者的心理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按照Cochrane 5.1.0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共9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心理干预可降低减重手术患者抑郁[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0.26,P<0.05,95%CI(-0.42,-0.10)]、可降低减重手术患者焦虑[SMD=-0.42,P<0.05,95%CI(-2.83,-0.14)]、可改善减重手术患者心理生活质量[SMD=-0.19,P<0.05,95%CI(0.01,0.37)],但在改善总生活质量[SMD=0.04,P=0.880,95%CI(-0.45,0.52)]和生理生活质量[SMD=0.17,P=0.06,95%CI(-0.01,0.3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会心理干预对减重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和心理生活质量有改善作用,但在改善总生活质量和生理生活质量效果不显著,需开展高质量的RCT研究验证和不断总结相关证据。

    摘要[ PDF 1.0 KB ] ( 53 ) 2023 ,2 (22): 69-76

  •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构建住院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86 人次已浏览

    詹昱新;喻姣花;王莹;李素云;陈怿;汪颖越;刘云访;

    目的 构建住院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住院患者术前与术后护理质量提供客观、量化的依据,提升手术患者护理质量。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为理论框架,检索国内外文献,整合临床实践和患者个体需求,分析本院3年内护理质量情况,形成指标条目池。应用德尔菲法对3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各指标内容及重要性,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问卷咨询回收率均为100.00%,权威系数为0.907和0.904,判断系数为0.964和0.969,熟悉系数为0.850和0.839,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10和0.300。最终构建的住院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即结构、过程和结果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82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住院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靠性、全面性和实用性,可为住院患者的术前与术后护理质量监测与护理质量持续改善提供客观的评价标准。

    摘要[ PDF 1.0 KB ] ( 73 ) 2023 ,2 (22): 10-15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