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造)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2326 人次已浏览
魏水华 高翔 刘悦美 谭小青 艾建红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再植(造)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再植(造)术后卧床患者100例为对照组,2008年再植(造)术后卧床患者100例为观察组,设计再植(造)术后患者健康需求调查表并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调查,根据病人需求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对预防便秘知识的遵医行为;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便秘率、住院天数、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再植(造)组织成活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对预防便秘知识的遵医行为优于干预前,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便秘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先于对照组,再植(造)组织成活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针对不同患者的健康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再植(造)患者术后的便秘率,提高再植(造)指的成活率.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2 (9): 0-0
-
产科护士同理心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1031 人次已浏览
徐敏成守珍刘悦新李绮薇
目的探讨产科护士同理心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修订的中文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对本院80名产科护士进行现状调查,了解产科护士同理心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产科护士同理心得分65~137分,平均(108.87±10.62)分,得分为中上水平;护士同理心水平影响因素包括:护士是否学习过同理心的相关知识,对职业及科室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均P0.01)。结论产科护士同理心处于中上水平,学习过同理心相关知识及对职业、科室工作环境满意的护士其同理心水平较高,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士同理心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士职业及科室工作环境满意度。
摘要[ PDF 0.0 KB ] ( 398 ) 2013 ,8 (12): 13-15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出院患儿PICC维护合格率中的应用1227 人次已浏览
刘悦新张婷婷刘美玲莫英蕾邱丽萍徐淑贞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提高肿瘤出院患儿PICC维护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开展QCC活动对97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出院患儿实施护理,包括确立活动主题、进行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比较QCC活动前后出院患儿PICC维护合格率的差异。结果 QCC活动后患儿PICC维护合格率为71.7%高于QCC活动前的44.4%,活动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63,P0.01)。结论 QCC活动可提高出院患儿PICC维护合格率,并且提高了护士集体凝聚力。
摘要[ PDF 0.0 KB ] ( 355 ) 2013 ,9 (12): 72-74
-
3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子宫外产时处理术前及术中护理1081 人次已浏览
徐敏成守珍刘悦新肖美玲
目的总结3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子宫外产时处理术前及术中护理要点。方法本组3例产妇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胎头娩出后即给予气管插管,建立有效气道通气及外周血液循环,转到相邻手术台行新生儿膈疝修补术;护理方面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建立新生儿手术区,抑制产妇宫缩、做好产妇及新生儿保暖工作,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结果 3例剖宫产产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65 min,400 ml;80 min,500 ml;90 min,500 ml,新生儿膈疝修补术时间分别为:80min、80min、70min,3例产妇及新生儿手术顺利,均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膈疝产时子宫外处理术前要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进行多学科会诊,术中迅速建立新生儿手术区,协助产妇抑制宫缩,尽量延长胎盘循环时间,确保新生儿膈疝修补术顺利进行。
摘要[ PDF 0.0 KB ] ( 341 ) 2014 ,2 (13): 50-52
-
11例孕产妇疤痕子宫破裂发生情况及护理934 人次已浏览
尹仲娇潘玉钰刘悦新
目的了解疤痕子宫破裂发生的情况,探讨疤痕子宫破裂的护理经验。方法了解11例孕产妇发生疤痕子宫破裂的情况,对子宫破裂的孕产妇进行护理。结果 11例疤痕子宫破裂孕产妇经抢救和护理均恢复良好,住院时间3~5d;产妇均顺利分娩,婴儿平安。发生疤痕子宫破裂主要有:手术史、居住地、文化程度等因素。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和孕期宣教工作及产前检查,密切观察产程,对保证孕产妇围生期保健和高危孕妇的监护,避免子宫破裂的发生,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 PDF 0.0 KB ] ( 317 ) 2014 ,3 (13): 41-43
-
分级诊疗护理模式在Wagner0级糖尿病足高危患者中的应用274 人次已浏览
胡颖,刘悦,张琦,包冉,路婷婷,方芳
目的探讨对Wagner 0级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分级诊疗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足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的200例Wagner 0级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级诊疗护理模式。干预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评估患者足部风险分级、足部护理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及下肢动脉血供等指标变化。结果干预前后患者均未发生糖尿病足溃疡。干预后患者糖尿病足危险等级较干预前轻;干预后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供的踝肱指数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部护理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得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部护理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得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运动行为、用药行为和足部皮肤管理等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分级诊疗护理联动体系下,分层诊疗护理模式可延缓Wagner 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进展,有效提升社区糖尿病足综合防治能力。
摘要[ PDF 0.0 KB ] ( 160 ) 2021 ,6 (20):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