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院电话随访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930 人次已浏览
吴玉婵赵庆华方琴周敏黄琼普春云仉淑贞
目的探讨出院电话随访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将1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出院时均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6个月,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再入院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再入院率30.9%,对照组为42.5%,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院后依据CHF患者复发诱发因素制订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通过电话随访,可降低患者病情复发,从而降低再入院率。
摘要[ PDF 0.0 KB ] ( 326 ) 2014 ,8 (13): 47-49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鼻损伤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4375 人次已浏览
刘钰敏,张玉霞,周敏,程雅惠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引起的鼻损伤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2022 年 10 月— 2024 年3 月在山东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NICU 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 268 例新生儿资料,统计发生鼻损伤例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鼻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NICU 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鼻损伤发生率为 19.4%(52/268)。胎龄≤ 32w、出生体重 65%、嗜睡 / 昏迷、存在有创通气史、nCPAP 治疗前新生儿皮肤风险评分≥ 13 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时长≥8d 是 NICU 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鼻损伤的危险因素(均 P<0.05)。结论 NICU 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鼻损伤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多样,临床医护人员应对可干预因素尽早干预以减少鼻损伤发生率。
摘要[ PDF 1.0 KB ] ( 251 ) 2025 ,3 (24): 1-6
-
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351 人次已浏览
谭美丽,汤小梅,刘艳华,周敏
目的 了解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满意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1年6月至9月在长沙某三级甲等医院关节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门诊随访的2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满意度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患者对医疗决策知情程度调查表及医患关系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满意度得分为(77.90±11.51)分,处于中等水平;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满意度与医患关系、患者对医疗决策知情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71、0.678,均P<0.05),而与疾病感知呈负相关(r=-0.73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受教育程度、疾病感知、患者对医疗决策知情程度及医患关系是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满意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满意度水平不高,疾病感知、患者对医疗决策知情程度及医患关系是其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重视和提高患者疾病感知和对医疗决策知情程度,改善医患关系,采取个性化决策和辅助措施提升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满意度。
摘要[ PDF 0.0 KB ] ( 169 ) 2022 ,2 (21): 8-13
-
基于理论域框架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需求的质性研究13 人次已浏览
秦满粉;周敏;高媛;许玄;杨丽萍;胡美玲;
目的 探讨基于理论域框架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需求,为制定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方案以改善血糖控制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描述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10月至12月江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1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联合Nvivo 11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 本研究共提炼出7个与理论域框架有关的主题,分别为知识、技能、环境背景和资源、行为调整、动机和目标、情绪、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提炼发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主要需求为血糖管理知识和技能的需求;社区和医疗资源支援的需求;家庭环境支持的需求;改变不良行为的需求;个体化血糖管理的需求;激发自我管理动机的需求;明确血糖控制目标的需求;情感支持与心理调适的需求;加强信念支持的需求(9个亚主题)。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多样化与个性化的血糖管理需求,未来医务人员应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及需求来源制定相应策略或方案,以解决患者实际需要,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摘要[ PDF 1.0 KB ] ( 15 ) 2025 ,1 (24): 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