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538936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乳腺肿瘤外科信息平台建设与实施1029 人次已浏览

    张丽娟颜君张慧珍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外科信息平台建设的方法。方法从目标定位、总体框架、功能对乳腺肿瘤外科信息平台进行构建。结果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为乳腺肿瘤病人提供全方位的照护。结论信息平台的建设可进一步提高乳腺肿瘤病人的护理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352 ) 2013 ,9 (12): 69-71

  • 诊断期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477 人次已浏览

    金瑞琦 张丽娟 张俊娥

    目的了解诊断期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现状及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108例诊断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诊断期乳腺癌患者病耻感得分(55.82±14.49)分,其中经济歧视维度均分最高(2.49±0.70)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支持、患者自我效能、配偶对患者的支持和医疗费自付是诊断期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可解释病耻感变异的56.10%。结论诊断期乳腺癌患者病耻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支持、患者自我效能、配偶对患者的支持以及医疗费支付方式。护理人员应在乳腺癌患者诊断期就应对患者及其配偶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鼓励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考虑诊疗方案等,以减轻患者的病耻感,有助于后续治疗的顺利开展。

    摘要[ PDF 5452.0 KB ] ( 300 ) 2019 ,5 (18): 5-10

  • 国内乳腺癌淋巴水肿护理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565 人次已浏览

    黄巧丽 张丽娟 覃惠英

    目的了解2012-2018年来国内乳腺癌淋巴水肿护理研究的现状,探讨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Wanfang)自2012年1月-2018年5月刊发有关乳腺癌淋巴水肿护理研究方面的文献,对获得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从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地区分布、作者、第一作者机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结果纳入249篇文献,分布在117种期刊,作者来自31个省市地区,发文量前3位的省份依次是江苏、广东和安徽;文献类型以量性研究类为主,经验类和综述类次之,质性研究最少;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淋巴水肿的效果研究和护理经验的总结,有关心理护理、护理理论和品管圈的研究较少。省部级及以上基金支持仅占34篇。结论国内乳腺癌淋巴水肿护理研究发展较为稳定,地域和期刊分布广泛,合作度和合著率较低,核心著者未形成,基金投入尚不足,文献质量可提升空间大,研究者需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摘要[ PDF 5197.0 KB ] ( 267 ) 2018 ,9 (17): 7-12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状况及其相关性研究411 人次已浏览

    张丽娟,张惠婷,张慧珍,陈静,钟巧玲,罗庆华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状况及其相关性,为改善其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71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乳腺癌生活质量评定量(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 FACT-B)进行调查。结果 36.62%(26/71)的患者为临界焦虑或存在明显焦虑情绪,33.80%(24/71)的患者为临界抑郁或存在明显抑郁;生活质量得分为(95.27±20.14)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及各维度(乳腺特异模块除外)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仍然有待提高,并且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其生活质量越差。临床医护人员应建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三级预防制度及乳腺癌术后多学科团队心理干预方案,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167 ) 2021 ,2 (20): 15-20

  • 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后的皮瓣护理318 人次已浏览

    刘莉丽,张丽娟,罗庆华,唐海林

    目的总结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后的皮瓣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0例行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后患者的皮瓣护理措施,包括血管危象的监测和护理、皮瓣组织张力的监测和护理、皮瓣有效循环血量的供给等。结果 10例患者中,3例术后发生皮瓣血管危象,其中有2例发生静脉危象,1例发生动脉危象,经处理,皮瓣抢救成功。10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结论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后,注重移植皮瓣的观察、皮瓣组织张力的护理及皮瓣有效循环血量的供给,对提高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的成功具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 PDF 0.0 KB ] ( 165 ) 2020 ,12 (19): 26-30

  • 6步综合消肿疗法在乳腺癌术后患者Ⅲ期上肢淋巴水肿中的应用270 人次已浏览

    张丽娟,钟巧玲,张慧珍,罗庆华,刘凤,张丽萍,唐海林

    目的探讨6步综合消肿疗法在乳腺癌术后Ⅲ期上肢淋巴水肿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6步综合消肿疗法对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淋巴水肿门诊的15例Ⅲ期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干预,包括个性化皮肤护理、特殊技巧徒手淋巴引流、加泡沫块绷带空气波压力治疗、填充型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患肢功能锻炼、体重管理等。干预时间56d,共40次,20次为1个疗程。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淋巴水肿程度(患臂周径变化、50Hz电阻和节段水分和细胞外水分)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后患者患臂周径变化情况比较,干预后均小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患臂50Hz电阻抗高于干预前,患臂节段水分和细胞外水分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6步综合消肿疗法能一定程度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Ⅲ期淋巴水肿患肢淋巴水肿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199 ) 2020 ,8 (19): 48-54

  • 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状况的纵向研究364 人次已浏览

    张惠婷,罗庆华,刘琳妃,张丽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状况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在本院住院的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上臂和肩关节功能自我评定量表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测评,并同时测评其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不同时间点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水平及上臂和肩关节功能自我评定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分别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术后6个月分别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术后1年分别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术前与术后1年比较,除肩关节后伸度外,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臂和肩关节功能自我评定得分均于术后3个月最低。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康复水平是动态变化的,术后3个月为最低水平,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之后逐渐上升,但至术后1年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需加强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管理,延长随访时间,以提升患者患肢功能水平,进而提高康复效果。

    摘要[ PDF 0.0 KB ] ( 130 ) 2020 ,1 (19): 52-58

  •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462 人次已浏览

    李晓明 石海燕 张丽娟

    <正>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已成为梗阻性黄疸姑息治疗的常规方法,能够迅速缓解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及胆囊肿胀,引流脓性胆汁控制感染,显著改善预后,同时避免因麻醉和外科手术带来的风险,对不能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治疗方法[1]。胆汁引流管的有效固定及引流通畅对PTGD术后患者十分重要,

    摘要[ PDF 2836.0 KB ] ( 196 ) 2018 ,5 (17): 81-8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