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式构建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60 人次已浏览
甘恬田;朱琼芳;江楠;龚凤球;李素萍;姚晓琴;马巧梅;
目的 构建本土化、科学可靠的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护理质量评价提供标准化工具。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依据,基于循证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制订函询问卷,通过德尔菲法对14名专家进行3轮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3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98~0.235、0.267~0.316、0.364~0.386(均P3.50、变异系数<0.25。结论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可为PACU护理质量的管理提供科学性、可靠性、可操行性较强的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31 ) 2023 ,3 (22): 33-39
-
优化流程联合细节管理在手术麻醉中心药品管理中的实践及效果1954 人次已浏览
朱琼芳 黄哲燕 许淼 康玉博 马巧梅 刘石带 龚凤球
目的探讨优化流程联合细节管理在手术麻醉中心药品管理中的效果。方法组建流程管理小组,对手术麻醉中心药品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关键问题,对原有管理方式实施优化流程联合细节管理。比较实施优化流程联合细节管理前后麻醉医师工作效率、满意度、安全隐患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施优化流程联合细节管理后,麻醉医师工作效率及满意度均较实施前高(均P<0.001);麻醉医师取错药、用错药发生率均较实施前低(均P<0.001),其隐患经核查均得到避免。结论优化流程联合细节管理可帮助手术麻醉中心管理者找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药品管理的流程进行优化,确保了麻醉药品使用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准确性
摘要[ PDF 4711.0 KB ] ( 476 ) 2019 ,11 (18): 63-68
-
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术后复苏期并发“寂静肺”的急救护理21 人次已浏览
谭嘉裕,吴文燕,康玉博,欧阳秋怡,龚凤球,朱琼芳,
总结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呼吸机辅助通气期间发生“寂静肺”的急救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即刻排除机械性堵塞;迅速鉴别诊断患者发生“寂静肺”;紧急手动呼吸球囊加压通气解决通气障碍;对症用药缓解气道痉挛;病情稳定后,重新启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保证呼吸通畅;在患者病情允许且没有气道痉挛风险的情况下膨肺;采用深麻醉技术拔除气管导管。经过3h急救复苏,患者病情稳定安返病房,11d后出院,随访3个月健康状态良好。
摘要[ PDF 1.0 KB ] ( 34 ) 2024 ,11 (23): 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