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595309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儿科护理岗位职责评价标准的构建1191 人次已浏览

    李智英;刘晓红;李素萍;黎月英;成守珍;

    岗位管理是根据实际工作任务设定岗位,并根据任职资格聘用上岗人员,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进行绩效考核,根据岗位测评和考核结果发放薪酬的管理制度,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核心[1]。有学者[2-3]认为,护士的核心能力内涵是专科护士为提供安全及合乎伦理准则的护理服务所要求的特别知识、技能、判断力和个人特质。目前,对岗位职责的标准尚未有统一、明确的核心能力要求与规范的评价体系,实施与评价有一定的难度[4-5]。尤其是儿科病房护士核心能力有别于成人病房,更需要有特异性的岗位职责要求,儿科护理管理者需要有一套具有规范、统一、具有实操性的岗位职责标准来实施岗位管理。本研究旨在立足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儿科护士的岗位职责评价标准,以期为儿科护理管理者实施岗位管理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1研究方法1.1儿科护理岗位评价指标的初筛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护士核心能力相关文献的复习、综合、整理,进行归纳、分析,采集对本研究有关的证据,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根据文献及专家意见拟定儿科岗位职责标准初稿。1.1.1一级指标的构建根据护士核心能力框架内容,初步拟定一级指标的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素养、专业

    摘要[ PDF 0.0 KB ] ( 326 ) 2015 ,8 (14): 66-70

  • 低出生体重儿不同PICC置管途径并发症的比较分析870 人次已浏览

    李智英; 司徒妙琼; 李素萍;

    目的观察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5种不同途径经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寻找最佳的穿刺途径。方法对1516例低出生体重儿不同PICC置管途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比较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1516例低出生体重儿总导管日为41 237 d,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3/1000导管日。低出生体重儿PICC不同置管途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下肢静脉置管后并发静脉炎、血栓、导管栓塞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发生率较高,其次是头静脉、正中静脉,经贵要静脉及腋静脉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 PICC在置管前对低出生低重儿血管情况的评估尤其重要,尽量选择并发症较低的静脉途径,将腋静脉、贵要静脉作为首选途径;同时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更多还原

    摘要[ PDF 609.0 KB ] ( 343 ) 2016 ,9 (15): 52-57

  •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式构建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62 人次已浏览

    甘恬田;朱琼芳;江楠;龚凤球;李素萍;姚晓琴;马巧梅;

    目的 构建本土化、科学可靠的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护理质量评价提供标准化工具。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依据,基于循证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制订函询问卷,通过德尔菲法对14名专家进行3轮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3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98~0.235、0.267~0.316、0.364~0.386(均P3.50、变异系数<0.25。结论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可为PACU护理质量的管理提供科学性、可靠性、可操行性较强的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32 ) 2023 ,3 (22): 33-3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