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8448965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恐动症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135 人次已浏览

    石海宁;陈玲;周丽静;王黎;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恐动症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恐动症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2月—2022年7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恐动症评分表(tampa scale for kinesiophobia,TSK)、乳腺癌幸存者自我效能感量表(breast cancer self-efficacy survivors,BCSES)和乳腺癌患者配偶支持感知量表,对新疆某1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2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完成研究。患者恐动症得分为(39.48±8.6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低、自我效能感与配偶支持感知得分越低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恐动症得分越高(均P<0.05),其共同解释术后早期恐动症得分总变异的58.80%。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恐动症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自我效能感、配偶支持感知水平采取针对性干预方案,降低患者术后早期恐动症的发生。

    摘要[ PDF 1.0 KB ] ( 129 ) 2023 ,8 (22): 1-6

  • 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侧上肢自我感觉症状分布特点及症状群研究138 人次已浏览

    陈玲;王黎;李新萍;张静;张明帅;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术后置管侧上肢自我感觉症状以及症状群的分布特点,为PICC患者症状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PICC置管术后34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上肢感觉症状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PICC术后患者置管侧上肢存在多种症状,发生率最高的3个症状分别是穿刺点瘙痒(26.6%)、穿刺点疼痛(20.5%)、上肢僵硬(24.6%)。在3个月内、3~个月及5~7个月不同时间点患者穿刺点疼痛感发生率、穿刺点瘙痒感发生率、上肢麻木感发生率、上肢僵硬感发生率、肩关节活动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术后存在多个症状,分布时段不同且以群集现象存在。护理人员在进行症状管理时应根据置管时间长短及症状群集特点而采取相应的干预和护理措施,从而减轻患者置管侧上肢不适感。

    摘要[ PDF 1.0 KB ] ( 111 ) 2019 ,12 (18): 31-35

  • 基于系统管理理论的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的多学科团队手术护理标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17 人次已浏览

    王黎平,谢梦婷,赖子芳,肖丽萍,何丽萍,赖丽珍

    目的  基于系统管理理论构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多学科团队手术护理标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系统管理理论,构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多学科团队手术护理标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2022 年 10 月—2023 年 9 月在龙岩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的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2022 年 10 月— 2023 年 4月 5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 年 5 月— 9 月 50 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基于系统管理理论的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的多学科团队手术护理标准方案进行护理。对比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术前准备时间、装机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医、护、患满意度得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和装机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和术后入住 ICU 例数少于对照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者、护士和医生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基于系统管理理论的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的多学科团队手术护理方案具有科学性,能提高手术效率,保障手术患者安全,提高医护患三方满意度。

    摘要[ PDF 1.0 KB ] ( 17 ) 2025 ,6 (24): 41-4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