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技术专家共识111 人次已浏览
陈利芬;卫建宁;屈盈莹;杨玉红;
目的 形成《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技术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操作实施方法,减少导管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相关并发症,延长PICC使用寿命。方法 查阅国内外PICC操作技术的相关文献并结合静脉治疗专家的工作经验,形成初版《共识》;通过3次专家论证、审核、证据总结,对各条目进行调整、修改,形成终版《共识》。结果 《共识》的内容覆盖了PICC置管操作各个环节,包括PICC禁忌症与适应症、基本要求与基本原则、置管前评估、置管操作流程与操作要点、置管中的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导管尖端定位等方面。结论 《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强临床实用性,可为PICC置管操作技术提供教学及临床实践指导,从而提高置管的成功率。
摘要[ PDF 1.0 KB ] ( 90 ) 2023 ,2 (22): 1-9
-
全日制本科护理实习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的构建149 人次已浏览
黄天雯;杨云英;钟盈;刘圆圆;李娜;谭运娟;邓丽君;陈淑芳;黄玉娟;叶思欣;陈利芬;
目的构建全日制本科护理实习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为科学评价护理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在文献检索、理论复习、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全日制本科护理实习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条目池,运用德尔菲法对30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定相应指标。结果全日制本科护理实习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由临床护理能力(18个条目)、沟通协调能力(5个条目)、评判性思维能力(5个条目)、心理特质(7个条目)及职业发展能力(6个条目)5个维度构成。两轮专家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52;积极系数均为1.00。两轮专家咨询后变异系数为0.05~0.16,协调系数为0.58和0.92,P<0.05。结论本研究制订的全日制本科护理实习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权威程度较高,结果可信,可操作性强,可为科学评价护理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41 ) 2019 ,12 (18): 59-64
-
基于核心能力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建立及其实施效果401 人次已浏览
陈玉英,成守珍,陈利芬,张小燕
目的 建立基于核心能力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2017年完成了2年培训的新护士646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模式;选择2018年-2020年完成了2年规范化培训的新护士489名为试验组,实施基于核心能力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比较培训后两组护士的结业考核成绩的差异、培训前后试验组新护士核心能力得分的差异,了解试验组新护士对规范化培训效果的反馈情况。结果 培训后试验组考核总成绩(90.6±4.8)分高于对照组的(85.7±6.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3,P<0.001)。培训后试验组新护士核心能力总分(92.0±4.4)分高于培训前(82.6±7.7)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31,P<0.001)。试验组护生对规范化培训的总体满意度为99.0%。结论 基于核心能力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可提高新护士核心能力和理论及操作水平,并得到新护士广泛的认可,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129 ) 2022 ,11 (21): 57-62
-
两种PICC尖端定位方法应用效果的比较206 人次已浏览
陈芸梅,周雪梅,莫英蕾,李云,叶扬,陈利芬
目的 分析中心静脉导管尖端追踪及定位辅助装置即Sherlock 3CG尖端定位系统(sherlock 3CG tip confirmation system)与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3月至5月在本院住院采用腔内心电图进行PICC尖端定位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6月至8月在本院住院采用Sherlock 3CG尖端定位系统进行PICC尖端定位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尖端一次性到位率的差异及误入动脉、损伤神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7.62%(41/42)和导管尖端一次性到位率97.62%(41/42)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5.71%(36/42)和69.05%(29/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556、13.915,均P<0.05)。两组患者均无发生误入动脉、损伤神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Sherlock 3CG尖端定位系统可提高PICC尖端定位的准确性,并且是安全的。
摘要[ PDF 0.0 KB ] ( 115 ) 2022 ,5 (21): 43-46
-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本科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311 人次已浏览
黄天雯,邓丽君,于学雅,刘圆圆,李娜,钟盈,陈利芬
目的 构建并实践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本科护理实习生(简称护生)临床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本科室实习的61名护生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本科室实习的59名护生设为观察组,实施依据全日制本科护理实习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的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心理特质及职业发展能力各维度构建的临床教学模式,两组护生实习时间均为8w。比较两组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各评价指标得分及理论与技能成绩的差异,同时了解两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护理岗位胜任力总分及其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心理特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429、3.351、7.279、3.032和4.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护生职业发展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7,P=0.072)。观察组护生的理论与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可提升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及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满意度。
摘要[ PDF 0.0 KB ] ( 116 ) 2022 ,2 (21): 30-35
-
客观结构化考核模式在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中的应用180 人次已浏览
陈利芬,冯海茹,李雅清,黎锦燕,柯彩霞,陈玉英
目的 了解客观结构化考核模式(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在护理本科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为主线,本院护理病例库为依托,构建OSCE方案,包括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体格检查、护患沟通技巧、护理评估、护理病例书写6个考站,对224名护生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成绩、难度和区分度,并调查护生与教师对考核模式的评价情况。结果 护生OSCE平均成绩为(71.75±3.60)分,呈正态分布(W=0.996,P>0.05)。平均难度为0.70,平均区分度为0.34。护生对OSCE平均满意度为89.96%;24名考官对OSCE平均满意度为93.18%。结论 OSCE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价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摘要[ PDF 0.0 KB ] ( 122 ) 2021 ,12 (20): 39-43
-
基于危险因素筛查的干预策略在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进展430 人次已浏览
杨霞,于红静,潘泽林,于婷婷,覃湘君,吴文琤,陈利芬
<正>ICU获得性肌无力(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ICU-AW)指“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期间发生发展的、无法用危重症疾病以外的其他原因进行解释的、以广泛性肢体乏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据报道[2],重症监护病房ICU-AW的发生率在50%~100%,尤其是脓毒血症患者,发生率远高于其他疾病患者。然而,目前仍无针对ICU-AW的有效药物治疗[3]。一旦临床出现ICU-AW,将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导致病死率和致残率增加,
摘要[ PDF 0.0 KB ] ( 81 ) 2021 ,11 (20): 63-68
-
基于核心能力的新护士培训手册的制定及应用158 人次已浏览
陈玉英,陈利芬,柯彩霞,成守珍,张小燕
目的了解基于核心能力的新护士培训手册在提高新护士核心能力和理论及操作技能水平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完成2年培训的新护士646名作为对照组,新护士入职后,由护理部统一进行岗前培训后,安排到大科后在其所管辖的病区内进行轮转,实行导师负责制,进行"一对一"带教;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完成2年规范化培训的新护士489名作为试验组,新护士入职后,采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实施手册作为教学工具进行管理,实施"一周一过关""一师一技能""一考一综合"针对性培训与考核策略,两组培训时间均为2年。结果培训后,试验组新护士核心能力总分(92.0±4.4)分高于培训前(82.6±7.7)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31,P<0.001);试验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90.4±4.8)分及(92.5±4.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6.1±6.7)分及(88.6±5.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679,5.125,均P<0.001)。结论基于核心能力的新护士培训手册作为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教学工具应用,促进了新护士培训的规范化、系统化,从而提高其核心能力和理论及操作技能水平。
摘要[ PDF 0.0 KB ] ( 101 ) 2021 ,10 (20): 64-70
-
护士公众形象评价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测468 人次已浏览
吴伟勤,古文珍,朱瑞云,刘杰,陈利芬,龚霓,张晋昕
目的编制适用于调查我国护士公众形象评价的问卷,并检测其信效度。方法以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为问卷概念框架,采用两轮专家函询法确定问卷初始条目,通过对203名社会公众进行预调查检测条目的信效度。结果最终形成的问卷包含33个条目,其中23个条目为量表型条目,10个条目为非量表型选择题条目。非量表型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均为1.00,总体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1.00。量表型条目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共分为5个因子(职业印象、社会影响力、职业影响力、环境影响、行为/选择),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1.86%,量表型总体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5,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6~1.00。正式量表型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8,5个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683~0.822,重测信度系数为0.984。结论护士公众形象评价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调查护士公众形象的有效工具之一。
摘要[ PDF 0.0 KB ] ( 231 ) 2021 ,2 (20): 8-15
-
以案例为导向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本科实习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中的应用277 人次已浏览
柯彩霞,成守珍,陈利芬,陈玉英,张楠,罗凝香
目的探讨以案例为导向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在本科实习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成效,为临床本科实习生考核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对2018年7月—2019年4月在本院实习的本科实习生287名,实习9个月后采用以病例为导向的OSCE评价实习生临床综合能力,考核采用6个站点(分别为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体格检查、专科护理操作、基础护理操作、护患沟通技巧),实习生考核后计算得分率情况及实习生与老师对本次考核满意度反馈情况。结果 287名实习生考试成绩为70.03~92.06分,平均(81.57±3.36)分。6个站点平均得分率为81.57%,其中得分率较高的为第5站点"基础护理操作"与第4站点"专科护理操作",得分率分别为91.60%与90.70%,得分率较低的为第1站点"护理评估"与第6站点"护患沟通技巧",得分率分别为70.47%与71.40%。实习生与老师对本次考试满意或赞同情况分别为66.55%~100.00%与74.63%~100.00%。结论以案例为导向的OSCE模式较传统考试方法更新颖、更公平合理,能锻炼实习生的临床思维,客观反应其临床综合能力,可为改进临床教学工作提供方向,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170 ) 2020 ,4 (19): 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