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8446156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某地级市社区护士工作现状与居民护理需求的调查1184 人次已浏览

    陈利芬;张振路;陈瑞娟;于萍;黄焕馨;吴兰笛;

    当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缓解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卫生部长陈竺说,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要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不出社区和乡村就能享受到便捷有效的服务[1]。社区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环节和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3]。国内社区护理经过近几年的稳定发展已初具规模,建立了以社区人群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护理服务模式。为了解国内社区护理工作现状,促进社区护理发展,笔者对广东某地级市社区护士工作现状与居民护理需求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0年10月选取某地级市共32个镇区参加全科护士岗位培训的135名学员,均为女性,年龄19~43岁,平均(27.27±4.92)岁;文化程度:中专61名(45.2%),大专68名(50.4%)。纳入标准:具有中专学历以上;工龄1年以上;身

    摘要[ PDF 0.0 KB ] ( 410 ) 2013 ,1 (12): 17-19

  • 不同中心静脉输液途径对乳腺癌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的影响1327 人次已浏览

    于瑞陈利芬唐鹏琳周雪梅莫雄飞

    目的比较乳腺癌患者采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 access,VPA)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乳腺癌患者合适的中心静脉输液途径。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409例,将植入VPA的191例设为VPA组,植入PICC的218例设为PICC组,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PA组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ICC组患者(P0.05)。结论VPA具有安全、舒适的优点,是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的理想途径。

    摘要[ PDF 0.0 KB ] ( 398 ) 2014 ,8 (13): 40-43

  • 不同下床活动时间对肝移植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843 人次已浏览

    叶海丹,莴丽涵,料昌贵,廖培娇,伍淑文,何小凤,罗新春,陈利芬

    摘要[ PDF 706.0 KB ] ( 376 ) 2016 ,4 (15): 36-39

  • 肝脏疾病患者营养风险状况分析及对策1049 人次已浏览

    唐鹏琳陈利芬廖昌贵叶海丹高翔方仕赖佳明

    目的了解肝脏疾病患者营养风险状况,为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对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和肝移植术后复诊患者各40例,共120例患者进行调查,比较3组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120例肝脏疾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8.3%(46/120),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2.5%(15/120);肝硬化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原发性肝癌与肝移植术后复诊患者高(χ2值分别为9.899和11.429,P值分别为0.002和0.001)。结论护理人员应关注肝脏疾病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

    摘要[ PDF 0.0 KB ] ( 410 ) 2014 ,9 (13): 1-3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技术专家共识259 人次已浏览

    陈利芬;卫建宁;屈盈莹;杨玉红;

    目的 形成《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技术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操作实施方法,减少导管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相关并发症,延长PICC使用寿命。方法 查阅国内外PICC操作技术的相关文献并结合静脉治疗专家的工作经验,形成初版《共识》;通过3次专家论证、审核、证据总结,对各条目进行调整、修改,形成终版《共识》。结果 《共识》的内容覆盖了PICC置管操作各个环节,包括PICC禁忌症与适应症、基本要求与基本原则、置管前评估、置管操作流程与操作要点、置管中的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导管尖端定位等方面。结论 《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强临床实用性,可为PICC置管操作技术提供教学及临床实践指导,从而提高置管的成功率。

    摘要[ PDF 1.0 KB ] ( 181 ) 2023 ,2 (22): 1-9

  • 护士公众形象评价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测497 人次已浏览

    吴伟勤,古文珍,朱瑞云,刘杰,陈利芬,龚霓,张晋昕

    目的编制适用于调查我国护士公众形象评价的问卷,并检测其信效度。方法以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为问卷概念框架,采用两轮专家函询法确定问卷初始条目,通过对203名社会公众进行预调查检测条目的信效度。结果最终形成的问卷包含33个条目,其中23个条目为量表型条目,10个条目为非量表型选择题条目。非量表型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均为1.00,总体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1.00。量表型条目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共分为5个因子(职业印象、社会影响力、职业影响力、环境影响、行为/选择),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1.86%,量表型总体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5,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6~1.00。正式量表型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8,5个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683~0.822,重测信度系数为0.984。结论护士公众形象评价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调查护士公众形象的有效工具之一。

    摘要[ PDF 0.0 KB ] ( 251 ) 2021 ,2 (20): 8-15

  •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每日核查表的设计及临床应用381 人次已浏览

    陈利芬,吴伟勤,杨玉红,周雪梅,王海英

    目的通过设计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每日核查表"以加强护理人员对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的操作规范,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广州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使用"每日核查表"进行护理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住院患者1500例为观察组;回顾性统计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这两家医院住院未使用"每日核查表"进行护理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住院患者1500例为对照组。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 associ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CLABSI)、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 UEX)发生情况及使用"每日核查表"前后护士导管维护规范操作执行情况。结果观察组CLABSI发生率和UEX发生率分别为0.47%、0.73%低于对照组的0.87%和1.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6.83、8.62,P<0.05)。使用"每日核查表"后护士导管维护规范操作总的执行率为98.21%较"每日核查表"前83.0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0,P<0.01)。结论采用"每日核查表",有效地提高了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措施的落实,降低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和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保证了患者安全。该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护士接受程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199 ) 2020 ,2 (19): 14-19

  •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本科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349 人次已浏览

    黄天雯,邓丽君,于学雅,刘圆圆,李娜,钟盈,陈利芬

    目的 构建并实践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本科护理实习生(简称护生)临床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本科室实习的61名护生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本科室实习的59名护生设为观察组,实施依据全日制本科护理实习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的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心理特质及职业发展能力各维度构建的临床教学模式,两组护生实习时间均为8w。比较两组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各评价指标得分及理论与技能成绩的差异,同时了解两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护理岗位胜任力总分及其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心理特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429、3.351、7.279、3.032和4.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护生职业发展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7,P=0.072)。观察组护生的理论与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可提升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及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满意度。

    摘要[ PDF 0.0 KB ] ( 162 ) 2022 ,2 (21): 30-35

  • 客观结构化考核模式在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中的应用211 人次已浏览

    陈利芬,冯海茹,李雅清,黎锦燕,柯彩霞,陈玉英

    目的 了解客观结构化考核模式(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在护理本科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为主线,本院护理病例库为依托,构建OSCE方案,包括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体格检查、护患沟通技巧、护理评估、护理病例书写6个考站,对224名护生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成绩、难度和区分度,并调查护生与教师对考核模式的评价情况。结果 护生OSCE平均成绩为(71.75±3.60)分,呈正态分布(W=0.996,P>0.05)。平均难度为0.70,平均区分度为0.34。护生对OSCE平均满意度为89.96%;24名考官对OSCE平均满意度为93.18%。结论 OSCE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价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摘要[ PDF 0.0 KB ] ( 157 ) 2021 ,12 (20): 39-43

  • 两种PICC尖端定位方法应用效果的比较242 人次已浏览

    陈芸梅,周雪梅,莫英蕾,李云,叶扬,陈利芬

    目的 分析中心静脉导管尖端追踪及定位辅助装置即Sherlock 3CG尖端定位系统(sherlock 3CG tip confirmation system)与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3月至5月在本院住院采用腔内心电图进行PICC尖端定位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6月至8月在本院住院采用Sherlock 3CG尖端定位系统进行PICC尖端定位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尖端一次性到位率的差异及误入动脉、损伤神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7.62%(41/42)和导管尖端一次性到位率97.62%(41/42)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5.71%(36/42)和69.05%(29/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556、13.915,均P<0.05)。两组患者均无发生误入动脉、损伤神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Sherlock 3CG尖端定位系统可提高PICC尖端定位的准确性,并且是安全的。

    摘要[ PDF 0.0 KB ] ( 149 ) 2022 ,5 (21): 43-46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