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834861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碘对比剂在肿瘤专科医院CT增强检查中急性不良反应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估454 人次已浏览

    林小玲,洪张翔,司徒启娇,黄梅丽,刘心雨

    目的 探讨碘对比剂相关的急性不良反应(acute adverse reaction,AARs)的风险因素,构建碘对比剂AARs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为检查前发现碘对比剂AARs高危人群并尽早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12月在本院行CT增强检查患者的数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不良反应组242例,利用SPSS随机匹配未发生不良反应的24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碘对比剂AARs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进行评估。结果 碘对比剂总的AARs的发生率为0.2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过敏史、碘对比剂种类、进食距检查时间为碘对比剂AAR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碘对比剂AARs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碘对比剂AARs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95%CI:0.837~0.905),特异性为0.810,敏感度为0.777;列线图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2.468,P=0.963。结论 基于在肿瘤专科医院CT增强检查中影响碘对比剂AARs的3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可为检查前干预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摘要[ PDF 0.0 KB ] ( 160 ) 2022 ,9 (50): 13-18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与护士在其管理中的职责212 人次已浏览

    杨丽敏,姜月,覃惠英

    <正>2018年全球癌症数据显示[1],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恶性肿瘤首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85%[2]。NSCLC主要采用手术、放化疗、靶向药物等手段治疗,但总体疗效仍难以令人满意。因早期症状不明显,约30%患者被诊断时已为晚期肺癌[3],丧失手术机会且存活率不高。研究显示[4],无法手术的晚期NSCLC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5%。

    摘要[ PDF 0.0 KB ] ( 106 ) 2021 ,11 (20): 80-86

  • 输血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239 人次已浏览

    丁慧慧,施琳颖,李艳辉,谢婷婷

    <正>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健康领域已跨入个性化精准医疗时代。输血医学也从过去的全血输注发展到了成分血输注,如血浆、红细胞悬浮液、血小板等血液制品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输注血液制品类型[1]。作为现阶段临床实施抢救和治疗重要手段的输血,在救治患者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不

    摘要[ PDF 0.0 KB ] ( 199 ) 2020 ,6 (19): 80-86

  • 得宝松皮损内注射治疗增殖性皮肤病不良反应的护理274 人次已浏览

    万长兰,曾茂娟,连风,王艳芳,张锡宝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得宝松皮损内注射治疗增殖性皮肤病的疗效和总结其不良反应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本防治所皮肤科接受得宝松皮损内注射治疗的90例增殖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治疗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给予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 90例患者完成治疗后,其中痊愈37例(41.1%),显效45例(50.0%),好转5例(5.6%),无效3例(3.3%),治疗总有效率91.1%(82/90);不良反应:注射部位感染1例(占1.1%),局部皮肤萎缩3例(占3.3%),皮肤毛细血管扩张2例(占2.2%),皮肤色素减退斑2例(占2.2%)。结论得宝松皮损内注射治疗增殖性皮肤病的疗效确切,但治疗过程存在不良反应,应做好治疗护理工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依从性,确保患者治疗的疗效。

    摘要[ PDF 0.0 KB ] ( 265 ) 2020 ,4 (19): 49-52

  • 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靶向药物治疗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对策372 人次已浏览

    唐雪苗 石思梅

    目的观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靶向药物治疗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61例(651次)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和43例(425次)接受帕尼单抗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加强心血管不良反应评估筛查,监测血压、血胆固醇、血糖,饮食控制,嘱患者戒烟和适当运动等措施,同时强化护士心血管不良反应防范意识。结果 61例(651次)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和43例(425次)接受帕尼单抗治疗患者中,分别有32例次和18例次发生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血管不良反应,除1例次为3级不良反应事件需处理外,其余均为1级或2级,无需处理,均缓解。结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靶向药物治疗过程中,加强心血管不良反应评估筛查与风险管理,同时强化护士心血管不良反应防范意识,对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 PDF 4284.0 KB ] ( 196 ) 2019 ,5 (18): 57-61

  •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的护理697 人次已浏览

    徐一玲 张甜甜 方申存 夏广惠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 收集 2016 年 1 月-2018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32 例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 NSCLC 患者,治疗 1 个月后观察疗效,同时监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做好针对性护理工作。 结果 32 例服用阿帕替尼患者中, 5 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 , PR) , 20 例稳定(stable disease, SD) , 7 例部分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 , 总体有效率为 15.6%, 疾病控制率为 78.1%。 阿帕替尼治疗不良反应: 19 例(占 59.4%)患者发生高血压,11 例(占 34.4%)患者发生蛋白尿,10 例 (31.3%)患者发生手足综合征,7 例(占 21.9%)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4 例(占 12.5%)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 3 例(占 9.4%)患者发生贫血,2 例(占 6.3%)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 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 NSCLC 疗效确切,治疗过程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治疗耐受性,从而让患者顺利度过治疗过程。

    摘要[ PDF 4508.0 KB ] ( 234 ) 2019 ,2 (18): 63-67

  • 奥施康定治疗鼻咽癌放疗致口腔黏膜损伤疼痛效果分析及不良反应的护理489 人次已浏览

    萧燕华李镇秀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治疗鼻咽癌放疗致口腔黏膜损伤疼痛的疗效和总结其不良反应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3例接受放疗致口腔黏膜损伤疼痛的患者给予口服奥施康定,治疗过程了解其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给予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服用奥施康定1周后有42例患者(97.67%)疼痛有效缓解,有1例患者(2.33%)无缓解;不良反应:便秘20例(占46.51%),呕吐11例(占25.58%),恶心8例(占18.60%),头晕4例(占9.30%),嗜睡4例(占9.30%),胃痛1例(占2.33%)。结论奥施康定治疗鼻咽癌放疗致口腔黏膜损伤疼痛的疗效确切,但存在不良反应,应做好针对性护理工作,及时缓解患者的症状,确保患者顺利渡过放疗期。

    摘要[ PDF 4011.0 KB ] ( 228 ) 2018 ,7 (17): 48-51

  • 乳腺癌患者口服依维莫司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835 人次已浏览

    徐红 肖寒 方乃青

    摘要[ PDF 1004.0 KB ] ( 371 ) 2016 ,12 (15): 55-57

  • 两种洗浴法对危重症皮肤病患者洗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941 人次已浏览

    许璧瑜; 钟雪丹;

    目的探讨两种洗浴法对危重症皮肤病患者洗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本院皮肤科收治的40例危重症皮肤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浴缸洗浴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法。比较两组患者洗浴过程局部皮损疼痛加剧、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昏厥、跌倒等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4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洗浴过程中不良反应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洗浴过程局部皮损疼痛加剧、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晕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法可降低危重症皮肤病患者离床洗浴过程疼痛、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晕厥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更多还原

    摘要[ PDF 605.0 KB ] ( 271 ) 2016 ,9 (15): 40-44

  • 培美曲塞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1039 人次已浏览

    韦汝琼;李高华;卢晓;凌国珍;

    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已居各种肿瘤首位,且大部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是治疗晚期NSCLC的主要手段。培美曲塞是一种多靶点抗叶酸化疗药,通过干扰细胞的叶酸代谢发挥抗肿瘤作用,其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皮肤毒性。晚期NSCLC患者经一线标准化疗且获得客观缓解或疾病稳定后单用培美曲塞维持治疗,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程度相对较低,均为Ⅰ~Ⅱ度,并得到临床认可[1~3]。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科室使用培美曲塞维持治疗晚期NSCLC的51例患者,现将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科室使用培美曲塞维持治疗晚期NSCLC的患者51例,其男38例,女13例,年龄18~80岁,年龄中位数54.5岁。ⅢB期21例,Ⅳ期30例。1.2治疗方法培美曲塞维持治疗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实施的第4周期第22 d开始进行。培美曲塞500 mg/m2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中静脉滴注,每21 d给药1次。培美曲塞治疗前1 d口服地塞米松3.75 mg,2次/d连续

    摘要[ PDF 0.0 KB ] ( 337 ) 2015 ,5 (14): 48-5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