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术后患者腋网综合征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66 人次已浏览
孙玉颖;王叶婷;乔晓娟;徐雨;杨蓓;宋秋月;朱耀峰;
目的 系统评价国内外乳腺癌术后患者腋网综合征(axillary web syndrome,AWS)的发生率与影响因素,为降低AWS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万方,SinoMed,PubMed,Medline,Scopus,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关于乳腺癌AWS发生率与影响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5年1月6日。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Revman5.4和Stata17.0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乳腺癌术后患者3 979例,其中1 156例患者发生AWS。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的结果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异质性(I2=97.0%,P<0.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式进行分析,AWS发生率为32.2%[95%CI(0.24,0.40),P<0.001]。乳腺癌术后患者AWS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偏小(<50岁)、年龄偏大(≥60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乳房全切术、淋巴结转移、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多。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AWS发生率较高,临床医护人员可根据原因争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摘要[ PDF 1.0 KB ] ( 56 ) 2025 ,2 (24): 31-39
-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未成年子女养育忧虑及其影响因素116 人次已浏览
宋宜芬;孙香莲;刘晨;张金蕾;尹晓晓;张雅晴;贾维慧;尹崇高;
目的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探讨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未成年子女养育忧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3年4月至12月在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乳腺外科接受诊疗的275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养育忧虑问卷(parenting concerns questionnaire,PC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癌症复发担忧量表(concern about recurrence scale,CARS)、简易疾病感知量表(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BIPQ)进行调查。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对变量进行重要性排序和变量筛选,将筛选后的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60例患者完成研究。中青年乳腺癌患者养育忧虑得分为(51.1±6.4)分。将随机森林及LASSO回归确定的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并按影响因素重次要排序),疾病感知越高、领悟社会支持越低、癌症复发担忧越大、肿瘤分期Ⅳ期、离异/丧偶、未成年子女个数越多的中青年乳腺癌患者养育的忧虑越严重(均P<0.05),解释总变异的57.0%。结论中青年乳腺癌患者养育忧虑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针对性制订措施给予干预,以便降低患者养育忧虑水平。
摘要[ PDF 1.0 KB ] ( 69 ) 2025 ,2 (24): 1-9
-
基于网络分析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症状群桥梁症状的横断面研究95 人次已浏览
张新春;王义海;陈玲;赵蓓;
目的识别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症状群,探索症状群间的桥梁症状,为症状的精准干预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本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34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function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 breast,FACT-B)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聚类分析法提取症状群,分层回归分析各症状群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应用网络分析法识别症状群间的桥梁症状。结果共327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完成研究。共提取3个症状群:消化道症状群、精神心理症状群及神经相关症状群,其中消化道症状群可独立解释生活质量总变异的10.2%。网络分析中桥梁预期影响系数、强度及紧密中心性指标高的症状为苦恼(rbe=3.927,rbs=3.927,rbc=0.436),疲乏(rbe=3.907,rbs=3.907,rbc=0.434),胃口差(rbe=3.842,rbs=3.842,rbc=0.427)。结论消化道症状群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疲乏、胃口差、苦恼是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症状群间的桥梁症状,医护人员可基于桥梁症状对患者进行精准干预,以便提高症状管理效能,节约医疗成本。
摘要[ PDF 1.0 KB ] ( 77 ) 2024 ,8 (23): 11-18
-
基于“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的乳腺癌患者乳房再造手术决策辅助工具的编制77 人次已浏览
王小媛;张青月;闫迪;王燕;强万敏;
目的 开发基于循证的、符合中国本土特色的乳腺癌乳房再造手术决策辅助工具,为临床开展决策制定提供思路,推动共享决策的实施。方法 以“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the Ottawa decision support framework,ODSF)”作为理论基础,以“患者决策辅助工具国际标准4.0版(IPDAS4.0)”作为标准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形成乳腺癌乳房再造手术决策辅助工具初版;邀请18名乳腺癌与乳房再造领域的临床与护理专家展开2轮德尔菲函询后形成工具修订版;之后在临床中对5名患者及5名家属进行试运用,整合意见后确定工具终版。结果 基于文献回顾整合证据形成工具初版含7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49项三级指标;第一轮三级指标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均分为4.06~4.94分,变异系数为0.05~0.22,满分比0.53~0.88;第二轮三级指标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均分为4.71~4.94分,变异系数为0.05~0.15,满分比为0.72~1.00;第二轮一、二、三级指标Kendall协调系数W分别为0.509、0.437、0.425,最终形成乳腺癌乳房再造手术决策辅助工具终版,包含7项一级指标(决策评估、疾病信息支持、风险利益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平衡价值与偏好、促进决策制定、评价决策质量),14项二级指标,50项三级指标。经临床试运用,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基于“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的乳腺癌乳房再造手术决策辅助工具具备科学性和临床实用价值,可为乳腺癌患者在面对乳房再造手术方式选择困难时提供解决思路。
摘要[ PDF 1.0 KB ] ( 88 ) 2024 ,8 (23): 1-10
-
乳腺癌患者未满足需求干预模式的研究进展305 人次已浏览
孙玉颖;宋秋月;乔晓娟;全晓丽;徐雨;朱耀峰;
摘要[ PDF 1.0 KB ] ( 214 ) 2024 ,7 (23): 103-110
-
青年乳腺癌患者自我接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72 人次已浏览
黄雯薏;毛秀华;姚卫光;
目的 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自我接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1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的25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接纳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39例青年乳腺癌患者完成研究。青年乳腺癌患者自我接纳总分为(41.10±6.60)分,其中自我接纳维度得分为(21.31±3.80)分,自我评价维度得分为(19.79±3.84)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住院期间主要照顾者、性生活情况是青年乳腺癌患者自我接纳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变异34.4%。结论 青年乳腺癌患者自我接纳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方案,以便提高青年乳腺癌患者的自我接纳水平。
摘要[ PDF 1.0 KB ] ( 77 ) 2023 ,12 (22): 29-34
-
运动对乳腺癌患者癌症相关认知障碍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86 人次已浏览
毕钰;朱萍;卢元峰;张爱华;
目的 评价运动对乳腺癌患者癌症相关认知障碍的干预效果,为其认知障碍康复方案的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 Library(JBI),CINAHL,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有关运动对乳腺癌患者癌症相关认知障碍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按照Cochrane评价手册5.1.0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估。采用RevMan5.4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8篇文献,共计1 310例患者。结果显示,运动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自我报告的癌症相关认知障碍[SMD=0.33,95%CI(0.21,0.46),P<0.001]、执行功能[SMD=-0.27,95%CI(-0.42,-0.11),P<0.001]和注意力[SMD=-0.37,95%CI(-0.60,-0.14),P<0.01],缓解癌因性疲乏[SMD=-0.56,95%CI(-0.79,-0.34),P<0.001]、减轻抑郁情绪[SMD=-0.73,95%CI(-1.17,-0.30),P<0.001],但对乳腺癌患者的记忆力[SMD=0.05,95%CI(-0.16,0.27),P=0.64]无明显作用。结论 运动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自我报告的癌症相关认知障碍、执行功能和注意力,缓解癌因性疲乏,减轻抑郁情绪,但在改善记忆力方面效果不显著,仍需进一步验证。
摘要[ PDF 1.0 KB ] ( 54 ) 2023 ,11 (22): 68-75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局部淋巴显像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的应用与护理62 人次已浏览
王越;曾巧玲;刘羊;张毓莹;林芝;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2019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核医学科给予2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在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给予做好针对性护理工作。结果 2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局部淋巴显像过程顺利,图像清晰,其中术后患肢淋巴管完全性梗阻9例(31.0%),淋巴管不完全性梗阻17例(58.7%),淋巴管通畅或无明显异常3例(10.3%)。检查过程患者表示注射点轻度疼痛,而且正常上肢疼痛感强于患肢,注射部位渗血4例(13.8%),经对症护理后恢复。结论 做好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乳腺癌术后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护理工作,可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摘要[ PDF 1.0 KB ] ( 64 ) 2023 ,8 (22): 27-31
-
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恐动症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101 人次已浏览
石海宁;陈玲;周丽静;王黎;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恐动症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恐动症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2月—2022年7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恐动症评分表(tampa scale for kinesiophobia,TSK)、乳腺癌幸存者自我效能感量表(breast cancer self-efficacy survivors,BCSES)和乳腺癌患者配偶支持感知量表,对新疆某1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2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完成研究。患者恐动症得分为(39.48±8.6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低、自我效能感与配偶支持感知得分越低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恐动症得分越高(均P<0.05),其共同解释术后早期恐动症得分总变异的58.80%。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恐动症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自我效能感、配偶支持感知水平采取针对性干预方案,降低患者术后早期恐动症的发生。
摘要[ PDF 1.0 KB ] ( 96 ) 2023 ,8 (22): 1-6
-
时间观疗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创伤后成长及焦虑抑郁的影响93 人次已浏览
张俊;杨佳;李苗;李盼盼;李娟;
目的 评价时间观疗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创伤后成长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8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普外科住院的47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设为对照组,通过视频、音频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干预时间3个月,对照组干预结束后,间隔1个月时间,2021年1月至5月选择在同一家医院同一科室住院的45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时间观疗法干预,干预时间3个月。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创伤后成长、焦虑抑郁和时间观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及时间观中的过去积极、未来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时间观中的过去消极维度得分及焦虑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时间观疗法可促进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创伤后成长、帮助其重建平衡的时间观和减轻焦虑及抑郁程度。
摘要[ PDF 1.0 KB ] ( 67 ) 2023 ,7 (22): 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