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539269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围术期患者照顾者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1251 人次已浏览

    吴翠焕;徐玉兰;张艳梅;李芸芸;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指人工植入心脏起搏器,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是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特别是治疗重症慢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有效方法[1]。术后患者存在着伤口疼痛、活动受限等较多的生理问题需要患者照顾者予以帮助和照顾,同时随着原有不适症状的减轻或消除,患者舒适度增加,其生理需要减少,而心理需要增加[2],此时需要患者照顾者进行安慰。繁重的日常生活护理往往会给患者照顾者身体和精神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而家属的负性情绪同时也会影响患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本研究旨在了解给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照顾者带来的真实感受,为制订相应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帮助患者照顾者更好适应照顾者角色,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目的抽样方法,抽取2014年8月~2015年1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25名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照顾者。被访谈者纳入标准为: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无语言交流障碍,并同意接受访谈者。样本量以受访者的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不再呈现新主题为标准。25名患者照顾者中,手术前期照顾者10名,以字母A表示;

    摘要[ PDF 0.0 KB ] ( 309 ) 2015 ,8 (14): 54-57

  • 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和育儿自我效能的影响1476 人次已浏览

    杜雪萍;黄婉琴;林可珊

    目的探讨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和育儿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85例孕妇设为对照组,产前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92例孕妇设为观察组,产前实施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于产妇出院前和出院后(产后6周)了解两组产妇母乳喂养和育儿自我效能情况。结果出院前后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和育儿自我效能均优于对照组;出院后两组产妇母乳喂养和育儿自我效能均优于出院前(均P<0.05)。结论应用情境体验模式对孕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了初产妇母乳喂养和育儿自我效能,进而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摘要[ PDF 660.0 KB ] ( 316 ) 2015 ,12 (14): 16-19

  • 斜视患儿父母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1438 人次已浏览

    万君丽<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ORD-SPACING: 0px; TEXT-TRANSFORM: none; COLOR: rgb(124,124,124); PADDING-BOTTOM: 0px;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TOP: 0px; FONT: 14px/1.4 'Microsoft Yahei'; PADDING-LEFT: 0px; WIDOWS: 1; MARGIN: 0px 0.5em; LETTER-SPACING: normal; PADDING-RIGHT: 0px; TEXT-INDENT: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font-

    目的探讨斜视患儿父母的心理感受。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例斜视患儿父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斜视患儿照顾者的照顾感受可归纳为4个主题:负性情绪体验、亲子关系障碍、社会交往障碍、支持系统缺乏。结论依据斜视患儿父母的真实体验及内心感受,医护人员应主动关注患儿父母的心理活动,给予父母必要的知识指导和心理护理,从而减轻父母的心理压力,提高其生存质量,促进患儿康复。

    摘要[ PDF 3982.0 KB ] ( 333 ) 2017 ,4 (16): 34-38

  • 妊娠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心理体验及应对方式的质性研究928 人次已浏览

    张尊 陈洁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在妊娠期治疗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及应对方式,为临床护士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采用现象学研究法访谈了10例妊娠期乳腺癌患者,了解患者治疗期间心理体验及应对方式。将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总结。结果共形成5个主题:焦虑、担心预后;获取信息的愿望强烈;渴望家庭、社会的支持;自责与愧疚;消极的应对方式。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与体验,提供信息支持,帮助建立有效的情感、社会支持,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减轻患者愧疚感,以便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摘要[ PDF 3839.0 KB ] ( 229 ) 2017 ,4 (16): 40-44

  •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交接班体验的质性研究754 人次已浏览

    王小玲 卢惠娟 戴垚 王敏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间交接班的体验,为改善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交接班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19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将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交班体验归纳为6个主题:交班重要性的认同度高,交班程序缺乏标准化流程,交班内容不全面,交班时频繁被打断,遗漏部分交班息、重复部分交班信息。结论交班作为重要环节,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实际运行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护理管理者进一步规范统一交班流程,加强患者专科体检及阳性结果的交班培训,以便提高交班的质量。

    摘要[ PDF 4335.0 KB ] ( 244 ) 2017 ,7 (16): 50-54

  •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交接班体验的质性研究549 人次已浏览

    王小玲 卢惠娟 戴垚王 敏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间交接班的体验,为改善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交接班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19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将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交班体验归纳为6个主题:交班重要性的认同度高,交班程序缺乏标准化流程,交班内容不全面,交班时频繁被打断,遗漏部分交班息、重复部分交班信息。结论交班作为重要环节,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实际运行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护理管理者进一步规范统一交班流程,加强患者专科体检及阳性结果的交班培训,以便提高交班的质量。

    摘要[ PDF 4335.0 KB ] ( 248 ) 2017 ,7 (16): 50-54

  • 高龄失能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736 人次已浏览

    田雪于宏丽石蕾 张丽华

    目的 探讨高龄失能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的照顾体验。方法 采取目的 抽样和便利取样法,抽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某市某三甲医院高龄失能脑卒中患者的8名配偶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采用NANCY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得出配偶照顾者体验的5个主题:夫妻责任和义务;心理、生理压力;经济压力;有效信息缺乏;困境中积极感受与应对方式。结论 配偶照顾者既承担了心理、生理、经济、信息缺乏等负担,也产生了责任、义务、积极感受和应对方式。需充分重视高龄配偶照顾者,帮助其减轻照顾过程中的压力,并努力挖掘其积极感受并促进个人成长。

    摘要[ PDF 4580.0 KB ] ( 281 ) 2017 ,9 (16): 15-19

  • 护士角色转变为恶性肿瘤病人家属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1151 人次已浏览

    田小娟; 刘霞; 薄海欣;

    目的探讨护士角色较变为恶性肿瘤病人家属真实的心理体验,为更好地做好恶性肿瘤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9名恶性肿瘤病人的护士家属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护士角色转变为恶性肿瘤病人家属真实体验为:诊断初期焦虑、恐惧;诊治过程中缺乏排解不良情绪的途径;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对诊治疾病相关信息的需求;家庭社会角色的改变;医疗费用负担过重。结论通过了解护士角色转变为恶性肿瘤病人家属真实体验,提示医护人员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建立不同阶段家属心理的支持系统;满足家属相关疾病治疗知识需求;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努力帮助病人及家属渡过难关。

    摘要[ PDF 814.0 KB ] ( 287 ) 2016 ,1 (15): 44-47

  • 脑肿瘤手术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体验及内心感受的质性研究929 人次已浏览

    王艳,吴欣宁,肖维,邹宗颖,王煜

    摘要[ PDF 979.0 KB ] ( 302 ) 2016 ,4 (15): 28-32

  • 妊娠期合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产后化疗期间的心理体验883 人次已浏览

    卢凌,薄海欣,康倩

    摘要[ PDF 732.0 KB ] ( 295 ) 2016 ,7 (15): 49-52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