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584689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直肠癌保肛术后老年患者焦虑及抑郁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1107 人次已浏览

    邓颖辉;柯秀柳;姚秋琼;刘志华;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我国直肠癌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且死亡率高达10.25/10万[1],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当前,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并且随着研究深入以及技术的不断改进,癌前切除保留原位肛门术逐步取代以往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虽然直肠癌保肛术后可明显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原因和疾病带来的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理刺激,焦虑和抑郁是患者最常见的情绪反应,其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理功能,从而导致患者生存质量水平下降。本研究自2012年8月~2014年5月对60例直肠癌保肛术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情绪进行调查,并探讨其相关性,旨为制订直肠癌保肛术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5月在本院住院行直肠癌保肛术患者60例。纳入标准:1通过直肠镜检查,确定肿瘤距离肛缘≤12 cm,以及由病理学诊断为直肠癌,行直肠癌保肛术;2术前未行放、化疗及其他针对癌症的治疗方式;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精神疾患、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

    摘要[ PDF 658.0 KB ] ( 346 ) 2015 ,10 (14): 1-4

  • 盆底肌肉锻炼在预防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大便失禁的研究2414 人次已浏览

    郑美春 张惠芹 王玲燕 温咏珊 孔令亨 万德森 覃惠英 周志伟 朱亚萍

    目的 探讨盆底肌肉锻炼预防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大便失禁的效果.方法 选择160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入院后由造口治疗师指导其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术前掌握训练方法,术后1 w起持续进行盆底肌肉锻炼6个月,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患者排便功能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排便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盆底肌肉锻炼可预防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大便失禁的发生.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09 ,12 (8): 0-0

  • 基于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中的应用652 人次已浏览

    陆云云 叶振宇 赵奎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84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院内进行伤口护理、饮食、生活指导及肛门功能锻炼指导;院外实施电话随访和家访,共6个月。干预组院内和院外实施基于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院外共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后肛门失禁程度、排便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术后大便失禁程度轻于对照组;排便功能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lt;0.05,P&lt;0.001)。结论基于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可减轻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大便失禁程度,改善排便功能,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摘要[ PDF 3806.0 KB ] ( 232 ) 2017 ,11 (16): 34-3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