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室信息化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198 人次已浏览
赵诗雨,高兴莲,张琳娟,马琼,王曾妍,余文静,胡娟娟,沈剑辉
目的 构建手术室信息化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手术室信息化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各指标权重。比较实施信息化管理前后手术室质量评价指标的差异。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95.00%与100.00%,权威系数为0.895与0.905,协调系数为0.233与0.244。最终构建包括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42项三级指标在内的手术室信息化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后手术室手术开台成功率、首台手术准点率、手术间利用率和手术收费明细准确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构建的手术室信息化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使手术室管理质量向科学、规范化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 PDF 0.0 KB ] ( 99 ) 2022 ,5 (21): 47-53
-
信息化闭环管理在输血安全中的应用625 人次已浏览
薛晓艳 靳剑峰 张芳 郑美艳 田丽霞 李利
目的探讨个人数字助手扫码的信息化闭环管理提高输血安全和效率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信息化系统数据,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输血借助个人数字助手扫码的信息化闭环管理。评价患者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0min内输血执行率、输血后15min巡视率与4h输血完成率。结果应用后较应用前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30min内输血执行率、输血后15min巡视率与4h输血完成率较应用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借助个人数字助手扫码的信息化闭环管理能提高患者输血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摘要[ PDF 3373.0 KB ] ( 268 ) 2019 ,10 (18): 60-63
-
我国手术室信息化建设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275 人次已浏览
张佩嘉,袁琦,廖芯
目的通过共词聚类分析,对我国手术室信息化建设领域研究现状和热点进行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6月20日国内发表的手术室信息化建设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发表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Bicomb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和聚类分析,使用gCLUTO1.0软件绘制聚类分析树状图和山丘图。结果共纳入854篇文献,发表在245个期刊上,分布在32个省、市、自治区的532个机构,仅81(9.5%)篇文献有课题基金支持;获得高频关键词58个,得到4个研究热点:数字化、智能化手术室的建设与应用,微信在手术患者健康教育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围手术期的信息化管理,手术室护理管理信息化。结论我国手术室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研究热点集中在数字化手术室的建设、微信平台的应用、手术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等方面,建议今后应重视区域间手术室信息化水平的均衡发展,提高信息系统软件与硬件水平,积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整合相关信息平台,实现手术相关数据信息的互联共享。
摘要[ PDF 0.0 KB ] ( 140 ) 2021 ,6 (20): 62-67
-
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在胃肠镜清洗消毒管理中的应用91 人次已浏览
陈小华;张心怡;何维维;方晓玲;康信任;夏韶华;
目的 评价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在胃肠镜清洗消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胃肠镜清洗消毒质量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胃肠镜中心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使用过污染的胃肠镜,其中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未实施信息化追溯管理的胃肠镜(包括肠镜52条和胃镜55条)作为对照组,2023年4月至9月实施信息化追溯管理的胃肠镜(包括肠镜42条和胃镜60条)作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胃肠镜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合格率、微生物培养法检测合格率和清洗消毒时间。结果 试验组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合格率和微生物培养法检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清洗消毒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应用于胃肠镜清洗消毒管理中,可有效提高清洗消毒质量和工作效率。
摘要[ PDF 1.0 KB ] ( 58 ) 2024 ,10 (23): 72-76
-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Wexner医学中心临床安全信息化管理见闻与启示242 人次已浏览
孙晓,吴茜,宋瑞梅,施雁
<正>近年来,信息化平台在护理领域中运用越来越广泛,逐步实现了跨区域、跨单位、跨部门之间有效资源整合。《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年~2020年)》提出[1],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创新优化护理流程和护理服务形式,强化移动医疗设备等护理应用信息体系,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和质量,减轻护士工作负荷,
摘要[ PDF 0.0 KB ] ( 104 ) 2020 ,10 (19): 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