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切除术后发生消化道瘘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95 人次已浏览
石新莉;赖淑蓉;刘琼珊;王朴;李乃发;许红璐;沈玉贤;
目的调查胃癌切除术后患者发生消化道瘘的危险因素,构建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取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20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胃肠外科住院行胃癌切除术的9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消化道瘘分为发生消化道瘘组(n=53)和未发生消化道瘘组(n=917),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变量建立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瘘列线图模型。采用Hosmer Lemeshow检验判断模型的拟合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的区分度,采用Bootstrap自助法重抽样500次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最终纳入模型的预测变量为术后第1天引流量(OR=1.002)、术后1w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最高值(OR=1.017)、首次经口饮水时间(OR=1.166)、手术时间(OR=1.004)和胃切除方式(OR=0.265)。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灵敏度为78.00%,特异度为86.13%。Bootstrap自助法进行内部验证的结果显示,一致性指数为0.883,提示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瘘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良好,有助于预测胃癌术后消化道瘘风险因素,为今后相关干预措施的制订与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35 ) 2023 ,3 (22): 8-14
-
胃肠道手术术前风险度列线图评价模型的建立489 人次已浏览
杨少蓉 马国卫
目的通过分析胃肠道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建立术前列线图评价模型,并评价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准确性,为分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32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78例作为并发症组,无发生并发症的患者245例作为对照组。建立胃肠道手术患者评分系统,并进行并发症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肠道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术前评价模型。利用ROC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心血管系统评分(OR=4.983, 95%CI:2.123~11.750)、呼吸系统评分(OR=2.132, 95%CI:1.081~4.204)、高血压评分(OR=2.154, 95%CI:1.030~4.502)、肝储备功能评分(OR=4.505, 95%CI:2.232~9.092)、营养状态评分(OR=3.150, 95%CI:1.057~9.388)、肾脏功能评分(OR=3.496, 95%CI:1.856~6.586)、昏迷评分(OR=1.842, 95%CI:1.004~3.377)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胃肠道手术术后并发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982(95%CI:0.971~0.992),特异性为89.80%,敏感性为96.15%。结论基于心血管系统评分、呼吸系统评分、高血压评分、肝储备功能评分、营养状态评分、肾脏功能评分、昏迷评分建立预测胃肠道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临床价值较高。
摘要[ PDF 4704.0 KB ] ( 242 ) 2019 ,5 (18): 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