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829517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老年手术患者术中血糖异常发生现况、危险因素及其对策研究69 人次已浏览

    王冉;王林;刘婷;赵磊;

    目的 探讨老年手术患者术中血糖异常的发生现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老年手术患者术中血糖的评估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便利抽样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1年6月—12月年龄≥65岁接受手术治疗的20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建立动脉导管进行术中血糖水平测量,电子病例系统收集影响因素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患者术中血糖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手术患者术中血糖异常发生率为74.5%(155/20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室动脉血糖越高(OR=3.530)、手术时长为4.1~5.0h(OR=3.831)和≥5.1h(OR=16.201)、采用全身麻醉方式(OR=4.588)为老年手术患者术中血糖异常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手术患者术中血糖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入室动脉血糖高、手术时长≥4.1h、全身麻醉方式是老年手术患者术中血糖异常的危险因素,手术室护士应根据其危险因素,早期识别术中血糖异常的发生,尽早采取预防措施,保证手术过程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摘要[ PDF 1.0 KB ] ( 44 ) 2023 ,11 (22): 11-17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73 人次已浏览

    姚璐璐;胡迪;夏艳玲;

    目的 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后患者谵妄发生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159例拟行TAVR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比较谵妄组和未发生谵妄组患者临床资料和疾病特征,分析TAVR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构建预测模型,通过绘制ROC曲线及Nomogram图分析该预测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159例TAVR术后患者谵妄发生率36.48%;年龄≥65岁(OR=1.241)、糖尿病史(OR=1.455)、手术时间长(OR=1.182)、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OR=1.189)是TAVR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高氧合指数PaO2/FiO2(OR=0.731)是TAVR术后谵妄发生的保护因素(均P<0.05),风险Nomogram图分析显示,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TAVR术后谵妄发生的C-index为0.868(95%CI:0.737~0.926),区分度良好;列线图模型预测可能性绝对误差为0.014,一致性良好;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为0.868,特异度为83.17%,灵敏度为77.59%。结论 高龄、糖尿病史、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PaO2/FiO2水平是TAVR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模型预测TAVR术后谵妄发生的效果较好。

    摘要[ PDF 1.0 KB ] ( 82 ) 2023 ,7 (22): 15-20

  • 老年肺癌患者上肢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研究95 人次已浏览

    黄芳芳;陈雅玫;石新华;尚少梅;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上肢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related thrombosis,PICC-CRT)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肿瘤科行PICC化疗的287例老年肺癌患者进行一般资料和疾病资料收集,分析其发生PICC-CRT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肺癌化疗患者上肢PICC-CRT发生率为8.7%(25/28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头静脉置管、存在营养风险、置管评估为疑难是老年肺癌患者发生上肢PICC-CRT危险因素(均P<0.05),共同解释其33.8%的变异。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上肢PICC-CRT发生率高,医护人员应关注高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存在营养风险、头静脉置管的患者,同时操作者要重视置管前后评估较差的患者,并注重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水平,采取积极措施预防PICC-CRT的发生。

    摘要[ PDF 1.0 KB ] ( 50 ) 2023 ,4 (22): 23-30

  • 基于危险因素筛查的干预策略在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进展430 人次已浏览

    杨霞,于红静,潘泽林,于婷婷,覃湘君,吴文琤,陈利芬

    &lt;正&gt;ICU获得性肌无力(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ICU-AW)指“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期间发生发展的、无法用危重症疾病以外的其他原因进行解释的、以广泛性肢体乏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据报道[2],重症监护病房ICU-AW的发生率在50%~100%,尤其是脓毒血症患者,发生率远高于其他疾病患者。然而,目前仍无针对ICU-AW的有效药物治疗[3]。一旦临床出现ICU-AW,将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导致病死率和致残率增加,

    摘要[ PDF 0.0 KB ] ( 81 ) 2021 ,11 (20): 63-68

  • 基于谵妄危险因素构建预防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谵妄的照护方案222 人次已浏览

    许丽,张蒙,王玲玲,韦靖怡,高浪丽,吕娟,张雪梅

    目的构建适合预防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谵妄的照护方案,为临床开展谵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谵妄危险因素,在综述文献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拟定照护方案初稿。遴选全国22名专家进行三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预防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谵妄的照护方案。结果三轮专家函询表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31%、91.67%和100.00%;三轮专家函询权威程度(authority coefficient,Cr)分别为0.800、0.802和0.802;三轮函询各条目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范围分别为0.000~0.184、0.000~0.192与0.000~0.243;三轮总Kendall’s协调系数分别为0.062、0.104和0.482(χ~2值分别为17.573、135.892和223.479,均P&lt;0.05);第一轮函询各条目重要性评分为3.65~4.96,标准差为0.21~1.56,第二轮函询各条目重要性评分为4.55~5.00,标准差为0.00~0.84,第三轮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评分为4.50~4.95,标准差为0.21~1.03。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急性状态照护、认知情感照护、活动照护、老年综合征照护)、14个二级指标和70个三级指标的预防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谵妄的照护方案。结论基于谵妄危险因素构建的预防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谵妄的照护方案,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摘要[ PDF 0.0 KB ] ( 123 ) 2021 ,10 (20): 14-20

  • 危重症患儿谵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279 人次已浏览

    付聪慧,徐婷婷,杨晓亚,吴驾云

    &lt;正&gt;儿童谵妄是一种急性大脑机能障碍状态,多发生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1],发生率在4%~57%[2-3]。重症谵妄患儿易出现幻听、幻视和睡眠障碍,不利于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稳定及原发疾病的恢复,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坠床、

    摘要[ PDF 0.0 KB ] ( 193 ) 2021 ,5 (20): 61-66

  • 先天性肠闭锁术后患儿肠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分析218 人次已浏览

    康佳,苏育敏,黄咏欣,曾静

    目的了解先天性肠闭锁(congenital intestinal atresia,CIA)术后患儿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初步建立CIA患儿术后肠功能障碍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广东省某三甲专科医院新生儿外科住院的CIA患儿367例,根据肠功能障碍判断标准,将367例患儿分为肠功能障碍组192例(占52.3%)和非肠功能障碍组175例(占47.7%),对两组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建立预测模型,并分析该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出生体重、闭锁类型、术后恢复经口喂养时间为影响CIA患儿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独立预测因子(P&lt;0.05),最终建立的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81(95%CI为0.727~0.835,P&lt;0.001),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7.181,P=0.517。结论 CIA术后患儿肠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出生体重、闭锁类型、术后恢复经口喂养时间是影响CIA术后肠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CIA术后患儿肠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可为医护人员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摘要[ PDF 0.0 KB ] ( 171 ) 2020 ,12 (19): 14-19

  • 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不充分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305 人次已浏览

    张媛媛,钮美娥

    &lt;正&gt;目前,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肠道疾病最常用并且可靠有效的方法,通过它能够直接准确地观察到结肠黏膜表面的情况,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可疑组织可立即采取治疗措施[1]。在临床上,肠道清洁度对肠镜检查的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充分的肠道准备为成功进行肠镜检查提供了最基

    摘要[ PDF 0.0 KB ] ( 213 ) 2020 ,6 (19): 67-72

  • 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风险及其危险因素分析564 人次已浏览

    蒋丹 刘伟 黄丹丹 姜美娴 郭倩

    目的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风险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沈阳市5所养老机构内的124名老年人,采用跌倒风险评估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跌倒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表平均得分(28.17±12.13)分,共55名老年人有跌倒风险(得分≥30分),占44.4%;患脑卒中(OR=17.731)、腰椎间盘突出或滑脱(OR=5.802)和过去一年内跌倒次数(OR=2.223)是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危险因素(均P&lt;0.05)。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风险较高,应重视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预防,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来预防老年人跌倒。

    摘要[ PDF 2983.0 KB ] ( 342 ) 2019 ,5 (18): 1-5

  • 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对比的病例对照研究1499 人次已浏览

    张美霞 程乔 胡雪慧 闫沛

    目的探讨上肢深静脉血栓(upper-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UEDVT)、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EDVT)形成危险因素的差异,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护理对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照1:1:1的原则,以年龄和性别为匹配条件,选取本院2007年10月—2017年1月所有非静脉导管相关UEDVT、LEDVT患者以及非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各82例,回顾性查阅患者相关病历资料,分析UEDVT与LEDVT患者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UEDVT与LEDVT不同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肺癌、乳腺癌、起搏器植入、感染;LE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创伤、糖尿病;两者相同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手术史、VTE家族史。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蛋白C或蛋白S、抗凝血酶Ⅲ、抗磷抗体缺乏LEDVT患者多于UEDVT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结论 UEDVT与LE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并且其发生发展与一些先天性的遗传因子缺乏相关。应针对性采取不同的预防策略。

    摘要[ PDF 7187.0 KB ] ( 548 ) 2019 ,11 (18): 1-9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