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分析922 人次已浏览
刘香莲刘小燕周卫红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采用查阅病例的方式,回顾性分析158例在重症医学科住院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VAP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结果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是重症医学科患者VA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结论每天评估患者停止机械通气的可能性,尽早停止机械通气;保持口咽清洁,减少细菌定植;加强环境清洁和空气消毒管理;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提高护理操作技术水平对降低VAP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要[ PDF 0.0 KB ] ( 323 ) 2014 ,8 (13): 12-15
-
肝移植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1764 人次已浏览
刘建明 杨永洁 刘大钺 黄美清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索,为制订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感染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调查肝移植术后9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组)及同期124例未发生医院感染(对照组)患者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筛选出与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术前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手术次数、腹腔并发症、动静脉插管与术后感染有关(均P7 d、ICU停留时间>2 d、合并腹腔并发症、实施动静脉插管是肝移植术后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男性患者、术前住院时间及停留在ICU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及合并术后腹腔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10 (9): 0-0
-
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1853 人次已浏览
石映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deep vein lhmmbosis,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160例脑卒中患者并发DVT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果160例患者发生DVT的有9例,发生率为5.63%,经治疗及护理后,6例治愈,3例好转出院.结论 脑卒中患者发生DVT与患者年龄大,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关.根据原因应采用相应预防护理措施,以便降低脑卒中患者DVT的发生率.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2 (9): 0-0
-
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与干预1144 人次已浏览
陈红琢; 蒋菊琴; 陈可;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后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多发生于下肢,是周围血管的常见病,DVT的发病率可达1.6‰[1]。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DVT的发病目前呈逐步上升趋势[2]。DVT如未得到适当治疗易发展为血栓形成后综合症(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股青肿、股白肿甚至发更多还原
摘要[ PDF 774.0 KB ] ( 316 ) 2016 ,9 (15): 72-77
-
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危险因素的分析929 人次已浏览
陈惠成龙春梅陈淑玲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20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了解患者术后发生CIN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CIN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肾功能不全、高龄、糖尿病及造影剂用量是CIN发生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 PCI术前做好风险评估,合理使用造影剂,积极采取有效预防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少CIN的发生。
摘要[ PDF 0.0 KB ] ( 330 ) 2013 ,6 (12): 12-15
-
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1043 人次已浏览
张静丁彩云何红张晓义刘云云
正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数据表明[1],中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糖尿病患病总人数约9240万,已经成为
摘要[ PDF 0.0 KB ] ( 389 ) 2013 ,11 (12): 74-78
-
成人高尿酸血症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834 人次已浏览
梁迎接刘丽丹郭爱华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人群疾病流行规律、疾病谱和死因谱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社会越来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相似,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升高。20世纪80年代初期,调查显示[1],中国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女性为1.3%。2011年,有学者[2]对大
摘要[ PDF 0.0 KB ] ( 354 ) 2014 ,10 (13): 64-68
-
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分析968 人次已浏览
陈少珍成守珍冼文彪许继晗邱秀娉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堵塞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由专人负责调查本院ICU 133例CVC患者发生堵塞情况;比较发生CVC堵塞与无发生CVC堵塞组患者置管部位、留置导管日、选择的封管液、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的差异。结果导管通畅117例,占88.0%;发生导管堵塞16例,占12.0%,其中部分堵塞10例,发生率为7.5%,完全堵塞6例,发生率为4.5%。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发生与导管留置时间及PLT、FBG水平有关(均P0.05);与置管位置、封管方式及PT、INR、APTT、TT水平无关(均P0.05)。结论患者导管留置时间长,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水平高是ICU CVC患者堵塞的危险因素。
摘要[ PDF 0.0 KB ] ( 656 ) 2014 ,11 (13): 1-4
-
老年科不同岗位护士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的现状调查1174 人次已浏览
许玲秀;张映芬;郭代珠;王丽;方海云;
调查结果显示[1],65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约为30%。跌倒不仅给老年人带来躯体和精神的痛苦,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跌倒在国内伤害死亡原因中排第4位,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目前,临床护士通过应用各种量表对跌倒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以求通过准确评估,及时地筛查出易跌倒的高危人群,为临床护理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因此,护士能否准确地应用量表,及时地评估出患者的危险因素,对预防患者跌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责任护士在预防患者跌倒中担负着重要作用,其职责主要包括询问病史、评估患者跌倒风险及进行跌倒宣教等[3]。因此,提高责任护士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的能力,对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现场调查方法,了解老年科不同岗位护士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的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方法,2013年9~12月选择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老年科护士86名,均为女性,年龄23~48岁,平均(30.40±6.30)岁。护龄:1~3年38名,4~10年32名,>10年16名
摘要[ PDF 0.0 KB ] ( 363 ) 2015 ,6 (14): 1-3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术后发生谵妄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671 人次已浏览
邢焕民 于思淼 吕冬梅 范宇莹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术后发生谵妄(post-operation delirium,POD)危险因素。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搜集关于外科手术后ICU患者发生POD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4篇,其中外文10篇、中文4篇,共纳入56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酒精依赖、肾功能损伤、机械通气、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左心射血分数<50%、急诊手术是术后ICU患者发生POD的危险因素(均P<0.05);吸烟史、性别,合并效应量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CU患者术后发生POD危险因素较多,其中肾功能损伤、高血压和脑卒中等8项为主要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并积极进行治疗和实施护理干预,以降低ICU术后患者POD的发生。
摘要[ PDF 6398.0 KB ] ( 309 ) 2018 ,1 (1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