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830100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ICU护士认识和应对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的质性研究164 人次已浏览

    陈灿;李丹丹;彭艳红;杨许艳;谢超丽;田玉洁;王志敏;

    目的 了解ICU护士认识和应对住院期间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的体验,为应对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湖南省衡阳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3个病区的15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最终归纳为3个主题,9个亚主题,即ICU护士对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的认识不足(对家属ICU后综合征认识较局限、难以识别或忽略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的症状、不确定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的影响)、积极应对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应对以聆听与解释为主、应对以语言与动作为主、尽职尽责护理患者)、多种因素阻碍护士认识家属ICU后综合征(共情疲劳、ICU工作强度高、与患者家属的接触时间较为有限)。结论 ICU护士对住院期间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的认识不足,需加强ICU护士对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的全面认识,并优化应对策略,缓解家属负性情绪,同时也应积极克服阻碍护士认识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的因素,促进医护患的和谐关系。

    摘要[ PDF 1.0 KB ] ( 221 ) 2024 ,9 (23): 24-30

  • ICU患者出院后家属照护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182 人次已浏览

    杜羿霏,钟月欢,孙琪钰,王怡,王晨霞,伍严骏

    目的 系统评价ICU患者出院后家属的真实照护体验,为医护人员制定改善其照护体验的干预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2011年8月至2021年8月关于ICU出院患者家属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Meta整合中的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6项研究,提炼出52个完整的研究结果,归纳成5个新类别,综合成2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一:出院回家初期,家属存在矛盾的心理并承担多种责任;整合结果二:长期居家照护过程中,患者与家属双方出现责任过渡,家属心理状况、生理状况发生波动。结论 家属在患者出院后不同照顾阶段中经历多种挑战,医护人员应完善ICU家属的出院准备,并加强以家庭为中心的ICU后随访服务以帮助家属应对挑战,改善其照护体验。

    摘要[ PDF 0.0 KB ] ( 95 ) 2022 ,2 (21): 63-70

  • ICU临终患者家属预期性悲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190 人次已浏览

    郭红艳,李永刚,王玉英

    目的 探讨ICU临终患者家属的预期性悲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ICU家属预期性悲伤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20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临终患者中选取家属160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预期性悲伤量表(anticipatory grief scale,AGS)、中文版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0(twenty-item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McGill生存质量量表(McGill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QOL)进行调查。结果 共145名患者家属完成研究;ICU临终患者家属预期性悲伤得分为(87.37±8.31)分,述情障碍得分为(56.62±7.73)分,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为(43.56±7.69)分;ICU临终患者家属预期性悲伤与述情障碍得分呈正相关(r=0.411,P<0.001),与患者生存质量呈负相关(r=-0.366,P<0.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属性别、年龄、与患者的关系、述情障碍和患者生存质量是ICU临终患者家属预期性悲伤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方程变异的65.7%。结论 ICU临终患者家属的预期性悲伤处于较高水平,ICU医护人员需关注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开展临终关怀干预,以帮助患者家属顺利度过困难时期,促进其身心健康。

    摘要[ PDF 0.0 KB ] ( 110 ) 2022 ,1 (21): 21-27

  • 神经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促进因素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285 人次已浏览

    林琪,董芳辉,曾莉,薛翌蔚,俞群亚

    目的 了解神经重症监护室(neuro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因素,为临床制订护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制定访谈提纲,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即采用最大变异取样策略,选取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住院天数、不同病种等12名NICU患者家属,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借助Nvivo11软件管理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 NICU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因素主要有个体内部因素和外在支持因素。个体内部因素包括积极的认知、坚定的信念、有效的应对等亚主题;外在支持因素包括情感支持、物质支持、行为支持、信息支持、同伴支持等亚主题。结论 NICU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因素呈现多样化,临床医护人员可从患者家属的内部因素、外在支持等方面入手制定干预策略,以促进其创伤后成长。

    摘要[ PDF 0.0 KB ] ( 124 ) 2021 ,12 (20): 21-27

  • 基于微信平台-家属参与-同伴支持的干预模式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支持的影响332 人次已浏览

    黄贤丽,何慧娴,李南菁,刘成,张颖璠,李娜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家属参与-同伴支持的干预模式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支持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或住院的低家庭支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78例,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分析与评估患者的家庭支持状况和知识需求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措施,并实施基于微信平台-家属参与-同伴支持的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家庭支持水平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家庭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家庭支持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基于微信平台-家属参与-同伴支持的干预模式对提高IBD低家庭支持患者的家庭支持水平具有一定作用。

    摘要[ PDF 0.0 KB ] ( 101 ) 2021 ,10 (20): 21-26

  • ICU肺癌术后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现况研究165 人次已浏览

    侯兵兵,钟梅,孙仲文,颜君

    目的探讨ICU肺癌术后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状态焦虑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本院160例肺癌术后ICU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肺癌术后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68.22±12.13)分;疾病不确定感4个维度中,不可预测性维度得分最高;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状态焦虑得分呈正相关,其中疾病不确定感的复杂性维度得分与主观支持得分呈负相关(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家属的状态焦虑和年龄是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ICU肺癌术后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较严重,其状态焦虑得分越高,疾病不确定感则越高。在临床工作中护士要关注ICU肺癌术后患者,还应当重视其年龄大和焦虑严重的患者家属,明确患者家属的需求,及时与家属沟通,从而降低家属疾病不确定感。

    摘要[ PDF 0.0 KB ] ( 100 ) 2021 ,10 (20): 8-13

  • 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329 人次已浏览

    江维军,王涛,岳利群,王丹心,田贝

    目的了解NICU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迁移应激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东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NICU的270例脑卒中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及家属一般资料问卷、家属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家属迁移应激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总分为(40.36±8.72)分,呈中等应激水平;卒中评分、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家属居住地、消极应对是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因素(P<0.001),其共同解释家属迁移应激22.30%的变异。结论 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卒中程度、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居住地、应对方式对迁移应激有较高影响,医护人员可根据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措施。

    摘要[ PDF 0.0 KB ] ( 174 ) 2021 ,8 (20): 23-30

  •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老年呼吸慢病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中的应用392 人次已浏览

    林甜甜,衣沈妮,赵凌燕

    目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老年呼吸慢病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中的应用。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呼吸慢病终末期患者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以及患者对维持生命治疗的态度和临终治疗护理意愿。结果除身体不适和食物关注外,干预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及其整体生存质量、负面情绪、疏离感、存在困扰、医护关注、社会支持、生活价值等维度较干预前高,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状态总分及其维度(心理痛苦、生活扰乱程度、负性情感)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后患者对心肺复苏、人工辅助呼吸的接受率较干预前降低(均P<0.05)。干预前患者临终照护意愿以延续生命为主;干预后以减轻痛苦为主,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立照护计划可提高老年呼吸慢病终末期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反应,引导患者理性对待维持生命治疗和表达临终治疗护理意愿。

    摘要[ PDF 0.0 KB ] ( 167 ) 2021 ,1 (20): 20-25

  • 护士视觉下晚期癌症患者家属人文关怀需求的质性研究296 人次已浏览

    曹字芳,姒怡冰,石东辉,陶珺珺

    目的探讨临床一线护士视觉下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的人文关怀需求。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某三级综合医院的20名护士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解癌症患者家属人文关怀需求状况。结果癌症患者家属人文关怀需求3个主题为:心理支持、压力疏导以及社会支持的需求。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晚期癌症家属的人文关怀需求,提高社会支持力度,满足其相应的人文关怀需求。

    摘要[ PDF 0.0 KB ] ( 159 ) 2020 ,1 (19): 67-71

  • ICU转科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水平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275 人次已浏览

    赵方方,吴丽,彭梦云,关红,汤淼,刘子龙

    目的调查ICU转科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综合ICU接受治疗的209例患者的家属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ICU转出患者家属转科应激压力评估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ICU转科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总分为(67.14±4.22)分;相关分析显示,迁移应激总分与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维度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维度呈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应对、家属性别、与患者关系及患者入住ICU时长是ICU转科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ICU转科患者家属迁移应激呈现中高水平的现状,女性、与患者关系较为亲密、外科术后入住ICU时长较短的家属迁移应激水平较高,提示医护人员应对上述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激发其积极应对方式,以降低其迁移应激水平。

    摘要[ PDF 0.0 KB ] ( 187 ) 2020 ,1 (19): 18-2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