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护治一体化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930 人次已浏览
张小艳;吴姁怿;杜春萍;
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的改革,康复医学、康复治疗学、康复护理学的兴起以及医护一体化的应用推广,探讨并列-互补新型医护关系[1],建立与发展康复病房特有的医师、护士和治疗师(以下简称医治护)一体化模式十分重要。国内相关报道[2-4],医治护一体模式能够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拓展职业范畴,降低医疗成本。临床上因髋部疾患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其导致的活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康复介入及后期综合的康复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管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如何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开发、建立有效的康复病房工作模式是推进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重点。选择2013年8月~2015年2月本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开展医护治一体化模式,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8月~2015年2月本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10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其中男38例,女98例,年龄20~77岁,平均(50.45±4.25)岁。疾病类型:股骨头坏死28例,股骨颈骨折68例,退行性病变10例。合并症:Ⅱ型糖尿病9例,高血压15例
摘要[ PDF 650.0 KB ] ( 361 ) 2015 ,10 (14): 25-28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研究进展1088 人次已浏览
黄颖;石泽亚;秦莉花;谭玉婷;刘红华;易霞;
加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又称康复计划(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近年来被一些发达国家极力推广并被引进国内的新的外科理念。最早由丹麦腹部外科医生Kehlet和Wilmore于2001年提出,FTS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1-2]。有学者研究发现[3],约70%的外科手术患者适合采用FTS,对儿童和婴儿亦适用。FTS要求多方面相互协作,包括内外科、麻醉科、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甚至社会人士的协助,因此护理是FTS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笔者结合文献将FTS护理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1 FTS护理的概念目前,护理学界尚未对FTS护理给出确切概念。张英梅[4]认为,FTS护理是指在围手术期应用各种方法减少手术应激,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石泽亚[5]认为,FTS护理优化整合最新的护理理念,以整体护理为基础,以循证护理为依据,以护理干预为措施,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建立FTS护理程序,控制和减轻疾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5 ,10 (14): 72-77
-
髌骨推移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1273 人次已浏览
何舜瑜;邓益君;
前交叉韧带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损伤后会出现膝关节活动功能减退,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1]。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2]。但术后功能锻炼和康复效果是否满意与很多因素有关[3]。本科室自2010年4月开始在临床上应用运动处方,指导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腿后肌群等长收缩、直腿抬高(包括正面与外侧)、站立、行走运动等康复训练,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4],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2013年1~6月对40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在何舜瑜等[4]提出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髌骨推移功能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6月本科室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需手术的患者80例,其中男63例,女17例,年龄16~58岁,平均(34.17±7.65)岁。文化程度:本科25例,大专19例,中专24例,中学12例。病程1~26个月,平均(14.42±6.16)个月。80例患者均合并半月板损伤,并在关节镜下实施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将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摘要[ PDF 722.0 KB ] ( 263 ) 2015 ,11 (14): 33-36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效果观察1226 人次已浏览
王卓;胡楠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7月本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尿布皮炎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康复新液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愈合时间(4.00±0.82)d,对照组患儿愈合时间(6.00±1.6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疗效显著,减少愈合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摘要[ PDF 555.0 KB ] ( 313 ) 2015 ,12 (14): 33-35
-
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798 人次已浏览
袁辽荣王淑华韩艳辉甘红梅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室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7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量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6个月后患者精神障碍严重程度、社会功能恢复程度、治疗依从性及自知力恢复较干预前高,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社会功能,促进精神康复。更多还原
摘要[ PDF 1862.0 KB ] ( 350 ) 2017 ,3 (16): 30-33
-
康复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应用中的效果观察1947 人次已浏览
孙其凤; 于从; 吕菁
目的探讨康复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4-12月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48例为康复组,选择2008年6-12月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3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康复组术后4h开始至术后3个月应用康复操进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0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腿功能的评分系统。结果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0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JOA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康复组术后腰腿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应用康复操进行系统康复锻炼,有助于促进术后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5 (9): 36-38
-
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1252 人次已浏览
王秀华吴婉清耿梦雅陈美华徐骅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提高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方法将101例老年痴呆症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试验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康复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康复训练后,试验组患者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具体病情施行针对性护理康复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374 ) 2014 ,4 (13): 31-33
-
运动康复路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中的应用999 人次已浏览
黄秀霞黄镇奎陈小微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路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运动康复路径对患者实施康复运动干预。观察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情况和再住院率。结果经过康复运动后,研究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volume index of diastolic end,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ystolic volume,LVESV)均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大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运动康复路径可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降低再住院率,促进患者康复。
摘要[ PDF 0.0 KB ] ( 367 ) 2014 ,4 (13): 34-37
-
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1006 人次已浏览
黄伟莲周婉洪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collaborative care model,CCM)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在社区治疗的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CCM。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量表(the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QOL)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实施CCM能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299 ) 2014 ,5 (13): 39-41
-
心理及生活技能训练干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2641 人次已浏览
肖凤新 李伟丽 刘惠卿 黄群明
目的 探讨心理及生活技能训练干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6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应用药物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及生活技能训练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ilef psyclaiatric rating scale BPRS)和社会功能残疾评定量表(disability assessment schedule,DAS)评价两组患者精神状况改善程度及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第12 w,两组患者BPR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患者BPR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第4 w,第8 w与第12 w,两组患者D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D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及生活技能训练干预可有效地缓解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症状和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9 (9):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