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854 人次已浏览
简爱华郑燕兰叶燕飞陈俊霞李水冰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18例老年PD患者心理一致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了解老年PD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心理一致感得分为(52.27±9.30)分,处于低水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疾病严重程度、社会支持是患者心理一致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PD患者的心理一致感处于低水平,受多种个体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其心理一致感水平。更多还原
摘要[ PDF 2847.0 KB ] ( 163 ) 2017 ,2 (16): 42-46
-
稳定期腹膜透析患者心理一致感与应对方式状况及其相关性678 人次已浏览
张莉陈云章毅谢雪峰李慧群陈彦茹谢文
目的 探讨稳定期腹膜透析患者心理一致感与应对方式的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sense of coherence,SOC-13)、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对86例稳定期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腹膜透析患者心理一致感和应对方式的状况及其相关性。结果 稳定期腹膜透析患者心理一致感总分为(60.93±13.77)分,处于较低水平。应对方式各维度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面对、回避、屈服,其中回避和屈服维度得分均高于临床常模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理一致感、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和意义感与面对维度呈正相关(均P<0.05),与屈服维度呈负相关(均P<0.001)。结论 稳定期腹膜透析患者心理一致感处于低水平,患者较多采取面对和回避两种应对方式。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的患者其越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一致感水平,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指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摘要[ PDF 4590.0 KB ] ( 270 ) 2017 ,9 (16): 35-40
-
大肠癌患者心理一致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674 人次已浏览
王秀丽 芦桂芝 张慧琳 陈颖丽 李静 宋艳蕾
摘要[ PDF 773.0 KB ] ( 369 ) 2016 ,10 (15): 71-75
-
患者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1027 人次已浏览
李珊珊;张静
照顾者是与患者生活在一起并照顾其生活起居,执行大多数照顾活动并对患者负有主要责任的亲属,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1].研究表明[2-3],大部分照顾者出现了较高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心理一致感作为一种心理保护机制,能够在各种危机或不利环境下发挥维护个体身心健康的作用.心理一致感较高的个体认为其所面对的生活事件是可以理解的,所拥有的资源是能够处理和应对生活事件所需,并认为这些生活事件有意义,值得参与和挑战.心理一致感可以降低照顾者抑郁的发生率,是护理负担的保护性因素之一,能够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4].本文对患者照顾者心理一致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照顾者的心理一致感提供依据.
摘要[ PDF 0.0 KB ] ( 225 ) 2015 ,1 (14): 72-74
-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心理一致感的相关性950 人次已浏览
赵海燕;隋树杰;徐龙猛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心理一致感现状及两者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 diabetes self-care scale ,2-DSCS )和心理一致感量表( sense of coherence scale , SOC-13)对34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2-DSCS总分为(65.61±14.55)分,良好者占17.24%(60/348);SOC-13总分为(63.25±11.46)分,条目平均得分为(4.87±0.88)分;2型糖尿病患者2-DSCS总分及其各维度与SOC-13总分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心理一致感水平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一致感水平制订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摘要[ PDF 0.0 KB ] ( 335 ) 2015 ,2 (14): 13-16
-
肾移植受者生活质量与乐观和心理一致感的相关性1078 人次已浏览
王晗 刘红霞 杜春燕 付迎欣 赵杰 韩梦汐 王莎莎 吴丝丝 胡阅 李嘉琪
目的了解肾移植受者生活质量与乐观和心理一致感现状,并分析三者的路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在天津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295例肾移植受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MOS SF-36)、心理一致感量表(sense of coherence-13, SOC-13)和生活取向测验量表(revised life orientation test, LOT-R)进行调查。结果肾移植受者生理健康总分为(47.02±7.30)分,不同年龄、就业状况和移植术后时间的肾移植受者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健康总分为(46.87±11.14)分,不同文化程度、经济负担和移植术后时间的肾移植受者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受者LOT-R总分为(22.07±3.08)分和SOC-13总分(46.87±11.14)分,两者分别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总分呈正相关(P<0.001),乐观的中介效应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总效应的贡献率分别为52.05%和23... 更多
摘要[ PDF 5719.0 KB ] ( 376 ) 2019 ,1 (18): 16-22
-
肾移植受者生活质量与乐观和心理一致感的相关性659 人次已浏览
王眕 刘红霞 杜春燕 付迎欣 赵杰 韩梦沙 王莎莎 吴丝丝 胡阅 李嘉琪
目的 了解肾移植受者生活质量与乐观和心理一致感现状,并分析三者的路径关系。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 法,选取在天津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295例肾移植受者,采用 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明健康 状况调查问卷(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MOS SF -36)、心理一 致感措表(sense of coherence -13 , SOC -13)和生活取向测验量表(revised life orientation test , LOT -R)进行调查。 结果 肾移植受者生理健康总分为(47.02匀.30)分,不同年龄、就业状况和移植术后时间的肾移植受者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心理健康总分为(46.87丑1.14)分,不同文化程度、经济负担和移植术后时间的肾移植受者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肾移植受者LOT-R总分为(22.07丑.08)分和SOC-13总分(46.87土11.14)分,两者分别与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总分呈正相关(P<0.001), 乐观 的中介效应对生理健康 和心理健康总效应 的贡献率分别为52.05%和23.45%。 结论 肾移植受者生活质址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心理一致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乐观 处千中等偏上水平,乐观在心理一致感对生活质量 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加强肾移植受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同时密切关注受者情感变化,给予情感和精神上的支待,以提高肾移植受者乐观和心理一致感 水平,从而改善受者心理水平及生活质量。
摘要[ PDF 5724.0 KB ] ( 286 ) 2019 ,1 (18): 16-22
-
慢性病患者心理一致感的研究进展612 人次已浏览
朱燕珍 黄琴 章玉玲 朱海萍
<正>慢性病又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四大类。2015年全球3 950万人死于慢性病,占总死亡人数的70%[1]。我国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2]。慢性病患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这对患者疾病的转归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3]。目前,国内外对慢性病的心理健康方
摘要[ PDF 4730.0 KB ] ( 154 ) 2017 ,12 (16): 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