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痛苦筛查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159 人次已浏览
吴衍娴;刘艺;张珍;王小艳;吴悦;谭江红;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痛苦筛查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根据“6S”金字塔模型,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UpToDate、美国指南网、美国国立综合癌症指南网、英国国立指南网、苏格兰校际指南网、国际指南协作网、世界伤口造口失禁委员会网站、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网站、中国医脉通指南网、中华护理学会网站关于结直肠癌造口心理痛苦筛查与管理的证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Meta分析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6月2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及证据提取,与循证小组共同进行证据核对及整合。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4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2篇证据总结、4篇Meta分析及3篇系统评价。包括筛查时机(1条)、筛查工具(1条)、筛查内容(3条)、药物干预(3条)、自我管理(3条)、心理支持(5条)、健康宣教(2条)7个类别,共18条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痛苦筛查及管理全面、科学,可为医护人员开展患者心理痛苦预防和护理提供循证依据。临床应用时,需结合科室、患者及家属的实际需求,制订科学的管理方案。
摘要[ PDF 1.0 KB ] ( 139 ) 2025 ,2 (24): 74-82
-
心理灵活性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自我效能感与恐动症的中介效应106 人次已浏览
许燕昕;黄丽珊;陈静;王琳;任璇;霍佳雯;李瑞;罗翱翔;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心理灵活性在疼痛自我效能感与恐动症的中介效应,为降低该类患者恐动水平和恐动症的发生率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5月—12月选取在广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脊柱骨科门诊就诊的256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评估简表(tampa scale of kinesiophobia,TSK-11)、疼痛患者心理灵活性量表(psychological inflexibility in pain scale,PIPS)和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hronic pain self-efficacy scale,CPSS)进行调查,采用SPSS26.0软件和PROCESS 3.5程序分析心理灵活性在疼痛自我效能感与恐动症的中介效应。结果 249例患者完成研究。LDH患者恐动症、心理灵活性和疼痛自我效能感总分分别为(31.66±4.73)分、(55.26±11.06)分和(68.14±17.48)分。恐动症与心理灵活性呈正相关(r=0.545,P<0.001),恐动症与疼痛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r=-0.599,P<0.001),心理灵活性与疼痛自我效能呈负相关(r=-0.510,P<0.001)。心理灵活性在疼痛自我效能感和恐动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045,占总效应的27.78%。结论 LDH患者恐动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心理灵活性处于中等水平,疼痛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可通过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提升其心理灵活性水平,从而降低患者恐动水平和恐动症的发生率。
摘要[ PDF 1.0 KB ] ( 155 ) 2025 ,2 (24): 48-54
-
心理资本在实习护生无聊倾向与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252 人次已浏览
司旭艳;王世广;郑改改;
目的 探讨心理资本在实习护生无聊倾向与手机成瘾间的中介效应,为预防或干预实习护生手机成瘾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某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917名实习护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资本问卷中文修订版(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PCQ)、无聊倾向问卷(boredom proneness questionnaire,BPQ)、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tendency scale,MPATS)进行问卷星调查。结果 900名实习护生完成研究。实习护生手机成瘾发生率为36.56%(329/900)。无聊倾向与手机成瘾呈正相关(r=0.496,P<0.01),心理资本与无聊倾向呈负相关(r=-0.463,P<0.01),手机成瘾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r=-0.307,P<0.01),心理资本在无聊倾向与手机成瘾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9.29%。结论高校和医院可通过心理课程的认知训练等方法提升实习护生的心理资本水平,从而减少其无聊倾向,进而降低手机成瘾对其不良影响。
摘要[ PDF 1.0 KB ] ( 292 ) 2024 ,10 (23): 1-6
-
围产期女性心理健康素养研究进展76 人次已浏览
李康芬;鲁杰;郑新烈;刘然;任敏;涂素华;
摘要[ PDF 1.0 KB ] ( 211 ) 2023 ,11 (22): 76-81
-
舒缓护理联合心情日记对晚期肝癌患者心理痛苦和负性情绪的影响109 人次已浏览
李小银;卢海婷;王玛丽;黄天雯;
目的 分析舒缓护理联合心情日记对晚期肝癌患者心理痛苦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3月至8月在本院介入科住院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将2021年3月至5月住院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45例设为对照组,实施舒缓护理,包括心理痛苦评估、提供多元化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家属提供情感支持、开展同伴教育和进行症状管理;将2021年5月至8月住院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45例设为试验组,在对照组舒缓护理基础上联合心情日记进行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7d。干预前后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istress Themometer,DT)、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痛苦、焦虑和抑郁得分及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心理痛苦、焦虑和抑郁得分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舒缓护理联合心情日记是一种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干预策略,对改善患者心理痛苦,缓解患者负性情绪起到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1.0 KB ] ( 117 ) 2023 ,8 (22): 42-47
-
ICU后综合征患者症状体验和心理感受的质性研究113 人次已浏览
游琳琳;江智霞;赵丽;何佳信;胥露;鲁鑫;王婧;
目的 探讨ICU后综合征患者症状体验及心理感受,为制定该人群症状自我报告评估工具和相关康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3月贵州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转出患者13例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ICU后综合征患者症状体验和心理感受可归纳为7个方面主题:患者生理和心理症状复杂多样(疲劳、感觉减退、睡眠质量食欲下降和疼痛等生理症状,痛苦、自卑、愧疚感和担忧等负性情绪,恐惧、不安、回避等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患者性情改变和认知障碍;患者日常生活受限;重返社会有一定困难;总体社会支持增加;社会价值感降低;患者康复积极性及策略存在个体差异。结论 ICU后综合征患者面临生理、心理、社会等多重困扰,医务人员应及时完成症状评估,并实施多学科针对性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144 ) 2023 ,7 (22): 40-46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94 人次已浏览
刘菲;侯芳;王霞;黄渝婷;朱晓萍;
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1年6月至12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Herth希望指数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总分为(35.69±4.7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慢性病种数、疼痛病程不同的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弹性、积极应对、领悟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P<0.05),功能障碍指数、消极应对与希望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疼痛病程、自强性、乐观性、积极应对、家庭支持以及其他支持为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R2=0.870,F=143.191,P<0.001)。结论 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为中等水平,疼痛病程、自强性、乐观性、积极应对、家庭支持以及其他支持对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有影响,提示医务工作者应重视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疼痛病程,加强心理干预,给予社会支持,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弹性,使其积极应对,提高希望水平,改善疾病干预结局。
摘要[ PDF 1.0 KB ] ( 79 ) 2023 ,6 (22): 46-52
-
围产期婴儿父亲心理体验与需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83 人次已浏览
周淑君;乔建红;刘娟;吕金;刘芮杉;
目的 系统整合婴儿父亲围产期心理体验和需求的质性研究,为制订相关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有关婴儿父亲围产期心理体验和需求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2012年4月至2022年4月。使用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提炼出36个研究结果,归纳成9个类别,综合形成4个整合结果:围产期婴儿父亲面临多重情感体验、对生活的挑战及影响、心理健康相关的需求和支持、采取不同类型的应对策略。结论 婴儿父亲在围产期经历了复杂的心理体验,存在多元化需求,医护人员应结合我国文化背景,更多地关注围产期婴儿父亲相关的心理体验及需求,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
摘要[ PDF 1.0 KB ] ( 49 ) 2023 ,5 (22): 64-71
-
耳鸣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现况、影响因素及对策94 人次已浏览
王丽芹;雷雨;张鹏;高兆虹;
目的 探讨耳鸣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耳鸣患者采取针对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横断面研究,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黑龙江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符合纳排标准的278例耳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量表(self-report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to illness scale,PAIS-SR)、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MAAS)、疾病获益感量表(benefit finding scale,BFS)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方法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后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耳鸣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266例患者完成调查。耳鸣患者PAIS-SR得分为(47.01±1.1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居住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耳鸣严重程度,其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正念注意觉知、疾病获益感与PAIS-SR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独居、中度及以上耳鸣是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风险因素,正念和疾病获益感是耳鸣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保护因素(均P<0.01)。结论 耳鸣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尚待改善;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独居、耳鸣严重程度高的患者,提高患者的正念水平及疾病获益感,以促进耳鸣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提升。
摘要[ PDF 1.0 KB ] ( 37 ) 2023 ,5 (22): 9-16
-
社会心理干预对减重手术患者心理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90 人次已浏览
何燕;曾月娜;张雯;闫凤霞;陈伟菊;
目的评价社会心理干预对减重手术患者心理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社会心理干预方法对减重手术患者的心理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按照Cochrane 5.1.0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共9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心理干预可降低减重手术患者抑郁[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0.26,P<0.05,95%CI(-0.42,-0.10)]、可降低减重手术患者焦虑[SMD=-0.42,P<0.05,95%CI(-2.83,-0.14)]、可改善减重手术患者心理生活质量[SMD=-0.19,P<0.05,95%CI(0.01,0.37)],但在改善总生活质量[SMD=0.04,P=0.880,95%CI(-0.45,0.52)]和生理生活质量[SMD=0.17,P=0.06,95%CI(-0.01,0.3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会心理干预对减重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和心理生活质量有改善作用,但在改善总生活质量和生理生活质量效果不显著,需开展高质量的RCT研究验证和不断总结相关证据。
摘要[ PDF 1.0 KB ] ( 91 ) 2023 ,2 (22): 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