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健康教育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2312 人次已浏览
霍俊梅;霍瑞麟
目的探讨实施家庭健康教育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6月将104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庭健康教育。比较入院后及术后3个月患者心理状况及性生活满意度状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性生活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度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和家属同时实施家庭健康教育,有助于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提高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度。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6 (9): 0-0
-
自我管理教育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性生活的影响2155 人次已浏览
尤海鸿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性生活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6月选择9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分别于住院时及出院后半年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及性生活状况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育后半年,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有性生活者占55.56%,对照组为22.22%,研究组性生活平均恢复时间为(3.33±1.56)个月,对照组为(4.68±1.98)个月,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改善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性生活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6 (9): 18-20
-
出院后随访干预对中青年男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1100 人次已浏览
钟翠霞郭嘉丽林月敏
目的探讨出院后随访干预对中青年男性心力衰竭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中青年男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健康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6个月随访干预。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后性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得分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出院后随访干预可以提高中青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性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285 ) 2014 ,4 (13): 10-13
-
心理韧性在早产初产妇产后负性生活事件与产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399 人次已浏览
谢巧庆,何春梅,郭志东,黄科志,李智英
目的 调查分析心理韧性在早产初产妇负性生活事件与产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早产初产妇15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m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产后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及心理韧性量表(conner-davidson resilience ccale, CD-RISC)对早产初产妇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早产初产妇心理韧性、负性生活事件与产后抑郁间的相关性,采用PROCESS Model 4进行心理韧性在早产初产妇负性生活事件与产后抑郁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早产初产妇EPDS总分为10.00(8.00,12.00)分,有56.05%(88/157)早产初产妇有抑郁倾向;负性生活事件评分(82.64±10.68)分,CD-RISC评分(68.19±8.03)分。产妇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呈正相关(β=0.562,P<0.01),心理韧性与产后抑郁呈负相关(β=-0.286,P<0.01),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韧性呈负相关(β=-0.236,P<0.01);产妇心理韧性在负性生活事件与产后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14,占总效应的10.35%。结论 早产初产妇负性生活事件通过心理韧性影响产妇产后抑郁,医护人员可从心理韧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干预,以预防或减少早产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
摘要[ PDF 0.0 KB ] ( 190 ) 2022 ,9 (50): 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