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术前适应性训练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焦虑、抑郁和舒适度的影响109 人次已浏览
桂敏;徐艳秋;张莉莉;户学敏;
目的 探讨术前适应性训练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PCI)患者焦虑、抑郁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6月至12月收治的45例PCI患者设为对照组,2023年1月至5月收治的45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术前适应性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焦虑、抑郁)、舒适度、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导管室前,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24h、72h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PCI患者实施术前适应性训练,可有效缓解其术前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有利于患者恢复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摘要[ PDF 1.0 KB ] ( 95 ) 2024 ,10 (23): 51-56
-
压力感知与抑郁在克罗恩病患者D型人格与生活质量间的链式中介效应353 人次已浏览
马卓;邓小红;胡爱玲;
目的 探究压力感知与抑郁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D型人格与生活质量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270例克罗恩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9项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9,PHQ-9)、D型人格量表(type D personality scale,DS-14)、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22-item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IBDQOL-22)以及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克罗恩病患者压力感知、抑郁、D型人格以及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MPLUS 8.0软件建立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并用Bootstrap法的置信区间验证中介效应模型。结果 269例患者完成研究。IBDQOL总分为(82.7±13.7)分,PHQ-9总分为3.0(1.0~7.0)分;PSS总分为(24.4±7.5)分;DS-14中的消极情感维度得分为(10.3±5.9)分,社交抑制维度得分为(11.6±5.5)分;117例(43.5%)克罗恩病患者为D型人格。结构方程模型显示,D型人格对生活质量的直接效应不显著(效应量为0.034,95%CI为(-0.130~0.206)),压力感知和抑郁在D型人格和生活质量间的间接效应显著,总间接效应量为-0.307,95%CI为(-0.423~-0.207),链式中介效应量为-0.048,95%CI为(-0.079~-0.016),占总间接效应的15.6%。结论 克罗恩病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上水平,压力感知与抑郁在克罗恩病患者D型人格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应关注D型人格患者,可通过对压力感知和抑郁情绪的干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251 ) 2024 ,7 (23): 1-9
-
叙事护理减轻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与疼痛的效果研究111 人次已浏览
刘荣娇;姚抒予;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减轻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患者焦虑、抑郁与术后疼痛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方法借鉴。方法 采用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眼外伤科收治的100例行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56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44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设为试验组。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叙事护理,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与术后12h和48h的疼痛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干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差值高于对照组(均P<0.001);两组患者12h、48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患者中应用叙事护理,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摘要[ PDF 1.0 KB ] ( 89 ) 2023 ,10 (22): 47-52
-
时间观疗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创伤后成长及焦虑抑郁的影响115 人次已浏览
张俊;杨佳;李苗;李盼盼;李娟;
目的 评价时间观疗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创伤后成长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8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普外科住院的47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设为对照组,通过视频、音频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干预时间3个月,对照组干预结束后,间隔1个月时间,2021年1月至5月选择在同一家医院同一科室住院的45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时间观疗法干预,干预时间3个月。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创伤后成长、焦虑抑郁和时间观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及时间观中的过去积极、未来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时间观中的过去消极维度得分及焦虑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时间观疗法可促进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创伤后成长、帮助其重建平衡的时间观和减轻焦虑及抑郁程度。
摘要[ PDF 1.0 KB ] ( 87 ) 2023 ,7 (22): 25-31
-
失志在肺癌患者阈下抑郁与术后锻炼依从性之间的中介效应187 人次已浏览
张艳;彭纪芳;万妍;陈天乐;潘春峰;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失志在阈下抑郁与术后锻炼依从性的中介效应,为制定提供肺癌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胸外科收治接受手术治疗1个月后的384例肺癌患者,采用阈下抑郁量表(subthreshold depression scale,STDS),肺癌锻炼依从性量表(lung-cancer post-operative exercise compliance scale,LC-PECS)和失志量表(demoralization scale,DS)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肺癌患者阈下抑郁、失志和术后锻炼依从性之间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肺癌患者失志在阈下抑郁与术后锻炼依从性的中介效应。结果364例肺癌患者完成研究。肺癌患者阈下抑郁总分为(119.98±15.08)分,术后锻炼依从性总分为(29.71±7.82)分,失志总分为(66.96±12.96)分;肺癌患者阈下抑郁对术后锻炼依从性起直接效应(β=-0.424,P<0.05),占总效应的72.48%;肺癌患者失志在阈下抑郁与术后锻炼依从性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β=-0.161,P<0.05),占总效应的27.52%。结论 肺癌患者阈下抑郁和失志程度较高,术后锻炼依从性较低。临床护理人员应在肺癌患者术后早期调整其心理状态,增强其治疗的信心,从而提高其术后锻炼的依从性。
摘要[ PDF 1.0 KB ] ( 57 ) 2023 ,5 (22): 1-8
-
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健康信念和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468 人次已浏览
王霄,胡采霞,张小培,陈捷晗,邓诚松,万丽红
目的 调查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健康信念和卒中后抑郁水平,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脑卒中患者健康信念简表(short form health belief model scale,SF-HBM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188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究健康信念和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关系。结果 患者的健康信念得分为(4.06±0.36)分。卒中后抑郁得分为(36.20±7.60)分,34.6%患者发生卒中后抑郁。健康信念和卒中后抑郁呈负相关(r=-0.234,P<0.05)。结论 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提高患者的健康信念有助于降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摘要[ PDF 0.0 KB ] ( 168 ) 2022 ,11 (21): 8-13
-
心理韧性在早产初产妇产后负性生活事件与产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391 人次已浏览
谢巧庆,何春梅,郭志东,黄科志,李智英
目的 调查分析心理韧性在早产初产妇负性生活事件与产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早产初产妇15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m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产后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及心理韧性量表(conner-davidson resilience ccale, CD-RISC)对早产初产妇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早产初产妇心理韧性、负性生活事件与产后抑郁间的相关性,采用PROCESS Model 4进行心理韧性在早产初产妇负性生活事件与产后抑郁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早产初产妇EPDS总分为10.00(8.00,12.00)分,有56.05%(88/157)早产初产妇有抑郁倾向;负性生活事件评分(82.64±10.68)分,CD-RISC评分(68.19±8.03)分。产妇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呈正相关(β=0.562,P<0.01),心理韧性与产后抑郁呈负相关(β=-0.286,P<0.01),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韧性呈负相关(β=-0.236,P<0.01);产妇心理韧性在负性生活事件与产后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14,占总效应的10.35%。结论 早产初产妇负性生活事件通过心理韧性影响产妇产后抑郁,医护人员可从心理韧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干预,以预防或减少早产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
摘要[ PDF 0.0 KB ] ( 162 ) 2022 ,9 (50): 28-34
-
中文版产后抑郁症筛查量表在产后6w产妇中的临界值研究294 人次已浏览
史航,高玲玲
目的探索中文版产后抑郁症筛查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reening scale,C-PDSS在产妇产后6周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初步筛查中的临床性能和适宜的临界值,提高PPD筛查的准确性。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在广州市天河区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产后6w复查的产妇889例,采用C-PDSS测评,同时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作为参照标准,计算C-PDSS各临界值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共完成研究868例。以EPDS≥13分的筛查结果为标准,经过ROC曲线测试,确定C-PDSS筛查PPD的最佳临界值为74.5(敏感度81.4%,特异度85.3%,阳性预测值56.9%,阴性预测值95.1%),AUC为90.4%(95%CI:0.880~0.929, P<0.001),27.5%的产妇初步筛查为PPD。结论 C-PDSS在产后6周PPD筛查中的准确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性能。
摘要[ PDF 0.0 KB ] ( 165 ) 2021 ,6 (20): 25-30
-
艺术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的Meta分析239 人次已浏览
李玲,皇甫志敏,孙娟,缪世茜,卢怡
目的评价艺术疗法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opus、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等外文数据库及中文数据库包括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知网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中艺术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905例乳腺癌患者,其中试验组451例,对照组45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艺术疗法可改善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7.04,95%CI(-9.50,-4.58),P<0.0001];改善乳腺癌患抑郁情绪[MD=-4.68,95%CI(-7.02,-2.34),P<0.0001]。结论艺术疗法可改善乳腺癌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本次研究所纳入样本量有限,后续可继续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高质量研究,为乳腺癌患者实施艺术疗法提供更多循证依据。
摘要[ PDF 0.0 KB ] ( 185 ) 2021 ,3 (20): 67-73
-
产后早期母婴连结与产后抑郁状况及其相关性分析257 人次已浏览
吴裕玲,章翀,聂蓉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早期母婴连结及产后抑郁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10月在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进行产后复查的41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产后连结问卷(postpartum bonding questionnaire,PBQ)、爱丁堡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进行调查。结果产妇母婴连结总分的中位数为12.0(6.0,19.0)分,均数(13.8±9.6)分,处于低水平,其中正常母婴连结者80.9%,轻度连结异常者17.4%,潜在拒绝者1.5%,明确拒绝者0.2%;产后抑郁得分为(7.2±4.6)分,处于低水平,产后抑郁发生率31.0%;产后抑郁与母婴连结得分呈正相关(r=0.419,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一般资料后产后抑郁是母婴连结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母婴连结障碍及其产后抑郁发生率不容忽视,产后抑郁是影响母婴连结的危险因素。应注意早期发现产后母婴连结障碍和产后抑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促进母婴健康。
摘要[ PDF 0.0 KB ] ( 284 ) 2021 ,3 (20): 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