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渡期护理模式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并发症的影响1322 人次已浏览
周红烨;张玉萍;曾海金;梁桂花;
急性重症脑梗死(acute severe cerebral infarction,ASCI)是常见的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急性期最为危险,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致死率较高[1]。ASCI后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引起患者肢体、吞咽、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在社会、医院和家庭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ASCI患者往往在急性期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携药回家,但大部分神经功能障碍未得到康复。由于患者自理能力差,家庭照顾者又缺乏专业护理,发生并发症较多。过渡期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care model,TCM)是指患者在疾病治疗与康复阶段,由于诊疗环境和护理需求改变,需要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之间进行转运与过渡,护士为确保患者过渡期间护理工作的协调与连续而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护理行为[2]。2014年1月~2015年5月本科室对ASCI患者出院后实施TCM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治疗的ASCI患者60例,其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5 ,9 (14): 10-13
-
协同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的影响1076 人次已浏览
居海艳吴婕周建梅奚广军谢丽娜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和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2例脑卒中患者照顾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2例脑卒中患者照顾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开展传统的护理照顾,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协同护理模式干预。两组照顾者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末接受生活质量量表、照顾能力量表(family caregiver task inventory,FCTI)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照顾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照顾者的躯体症状、焦虑情况、抑郁情况、失眠情况及社会功能障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照顾者的适应照顾角色、应变及提供协助、处理个人情绪、评估家人及社区资源、调整生活以满足照顾需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引入协同护理模式干预有助于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且能提升其对患者的照顾能力,值得临... 更多还原
摘要[ PDF 3427.0 KB ] ( 205 ) 2017 ,4 (16): 16-20
-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653 人次已浏览
樊方雷 虞萍 张有为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43例肺癌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43例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聚焦解决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主观幸福感。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主观幸福感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肺癌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主观幸福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3751.0 KB ] ( 213 ) 2017 ,6 (16): 11-14
-
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961 人次已浏览
黄伟莲周婉洪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collaborative care model,CCM)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在社区治疗的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CCM。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量表(the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QOL)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实施CCM能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272 ) 2014 ,5 (13): 39-41
-
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1020 人次已浏览
毛蔚刘佳
正缺乏家庭照顾的孩子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方面面临更多问题[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发展正在从强调"治愈"向强调"关怀照顾"转化。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应运而生,不断发展,要求护理人员视家庭成员为维护健康的重要参与者,要指导家长参与妥善地照顾患儿的过程中,满足家长和患儿在一起的需要,认同家长在患儿患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为患儿及家长提供适当及需要的护理。本文将
摘要[ PDF 0.0 KB ] ( 258 ) 2014 ,7 (13): 71-73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降低老年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实践971 人次已浏览
何婉珠 谭海燕 曾宇彤 等
摘要[ PDF 948.0 KB ] ( 394 ) 2016 ,6 (15): 35-39
-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_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1329 人次已浏览
摘要[ PDF 954.0 KB ] ( 233 ) 2016 ,8 (15): 19-23
-
!院内"院外#延续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健康行为及情绪的影响916 人次已浏览
仲巧玲 王海春
摘要[ PDF 1031.0 KB ] ( 301 ) 2016 ,12 (15): 50-54
-
国内空巢糖尿病老年患者社区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1111 人次已浏览
胡欣玥李菲
正随着国内医疗技术的发展,人口寿命的增加,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与家庭功能的弱化,使得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空巢老人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文献资料显示[1],2006年国内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达49.7%,其中大中城市老年人的空巢家庭比例高达56.1%。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空巢家庭将成为国内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同时,年龄的增长以及身边缺少子女的照顾,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摘要[ PDF 0.0 KB ] ( 379 ) 2014 ,10 (13): 69-72
-
分级诊疗护理模式在Wagner0级糖尿病足高危患者中的应用274 人次已浏览
胡颖,刘悦,张琦,包冉,路婷婷,方芳
目的探讨对Wagner 0级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分级诊疗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足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的200例Wagner 0级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级诊疗护理模式。干预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评估患者足部风险分级、足部护理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及下肢动脉血供等指标变化。结果干预前后患者均未发生糖尿病足溃疡。干预后患者糖尿病足危险等级较干预前轻;干预后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供的踝肱指数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部护理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得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部护理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得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运动行为、用药行为和足部皮肤管理等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分级诊疗护理联动体系下,分层诊疗护理模式可延缓Wagner 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进展,有效提升社区糖尿病足综合防治能力。
摘要[ PDF 0.0 KB ] ( 160 ) 2021 ,6 (20):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