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便秘的影响1751 人次已浏览
魏波; 黄健; 肖忠承
目的探讨生活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便秘的影响。方法将87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日常生活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2个月的生活技能训练。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es of daily living,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并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结果生活技能训练后1个月和2个月,研究组患者ADL、SDSS评分和便秘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或P<0.05)。结论生活技能训练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降低了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5 (9): 63-64
-
家庭护理干预对居家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1009 人次已浏览
凌凤英卓新陈阳玉黄红苑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按入院不同时间段,将80例居家老年痴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家庭护理指导及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家庭护理干预。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Z=18.9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使患者照顾者科学地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锻炼,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摘要[ PDF 0.0 KB ] ( 257 ) 2013 ,5 (12): 45-46
-
手指操对指骨外伤术后患者手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849 人次已浏览
项征,田大为
摘要[ PDF 552.0 KB ] ( 310 ) 2016 ,7 (15): 8-10
-
早期肢体运动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813 人次已浏览
刘瑞华郑彩兰梁庆元
目的探讨早期肢体运动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干预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肢体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结果干预后12周,干预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早期肢体运动干预可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摘要[ PDF 0.0 KB ] ( 283 ) 2013 ,6 (12): 22-24
-
出院后家庭康复指导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1004 人次已浏览
邢曙唐三元王玉鸾罗桂珍熊霄夏薇玲
目的了解出院后家庭康复指导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髋部骨折出院后的恢复期患者,按照出院先后次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由社区护士在患者出院后1、3、6个月进行家访实施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家庭疗养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后第1、3、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两组Brathel指数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家庭康复指导可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出院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此服务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347 ) 2013 ,6 (12): 34-36
-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自理能力的影响995 人次已浏览
汤勤丽李正梅张桂辉易爱文李亚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按入院阶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ADL训练,持续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6个月后ADL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前ADL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干预后ADL评分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干预前后ADL评分组内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结论 ADL训练能提高脑瘫患儿自理能力,促进患儿康复。
摘要[ PDF 0.0 KB ] ( 309 ) 2014 ,10 (13): 15-17
-
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62 人次已浏览
廖琴,高静,钟懿珠,柏丁兮,刘锐芮,张浩,伍侨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预防和干预措施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四川省成都市8所养老机构的436例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Fried衰弱表型量表评估老年人的衰弱状况,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及健康相关资料,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简易营养评估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分别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营养状况、社会支持的情况,并分析其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受损率为48.6%,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率为81.0%,总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率8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环境、自评健康状况、体育锻炼、营养状况、社会支持是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较严重,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166 ) 2020 ,7 (19): 16-23
-
目标化康复指导路径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张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分析1724 人次已浏览
陈晓艳,王娅,李静逸,季晓亮,姚丽萍,孙琴,石慧,吴娟
目的 探讨每日目标化康复指导路径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张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神经内外科2019年1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区一设为试验组和病区二设为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患者按照每日目标化康复指导路径方案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肌张力、日常生活能力、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出院后、出院后1个月时的肌张力、焦虑抑郁和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每日目标化康复指导路径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526 ) 2023 ,1 (22): 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