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痛患者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3906 人次已浏览
朱靓瑾,刘婧,郭红桃
目的 了解癌痛患者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的真实体验和需求,为制订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12 月对内蒙古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疼痛科行家庭肠内营养的 17 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 Colaizzi 7 步法进行资料分析、归纳和主题提炼。结果 提炼出 3 个主题,包括积极体验(疼痛缓解、营养状况提升、获得家庭归属感、自我管理信心增加)、消极体验(睡眠障碍、活动受限、担忧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带管恐惧感);需要更多营养知识和社会支持(希望得到专业指导、希望得到医疗资源及政策的支持)。结论 增强癌痛患者家庭肠内营养效果的积极体验,重视癌痛患者心理评估及干预,加强癌痛患者护理随访及多元化支持,通过有效的干预解决患者在家庭肠内营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保障家庭肠内营养顺利安全实施。
摘要[ PDF 1.0 KB ] ( 105 ) 2025 ,3 (24): 32-38
-
红光、蓝光光子治疗对四肢毁损伤皮瓣修复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观察145 人次已浏览
黄新艳;钱会娟;何丹;鲍丙波;郑宪友;胡三莲;
目的 探讨红光、蓝光光子治疗对四肢毁损伤皮瓣修复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显微病房住院行四肢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后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12月的70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1月—12月的76例患者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60W烤灯对皮瓣局部加温,24h持续照射,维持1~2W,灯距约为30~45cm。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红光、蓝光光子治疗,每日2次,每次蓝光照射20min,红光照射20min,灯距为8~12cm。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3d、5d、7d创面组织张力、术后7d感染发生率及术后2w皮瓣存活率。结果 两组患者皮瓣组织张力变化的差异在术后第1d和第3d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第5d、第7d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试验组术后7d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w皮瓣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蓝光光子对四肢毁损伤皮瓣修复术后创面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皮瓣术后创面组织张力,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皮瓣成活率。
摘要[ PDF 1.0 KB ] ( 107 ) 2024 ,9 (23): 45-49
-
1例肥厚型心肌病双侧心室流出道梗阻患者行多种术式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101 人次已浏览
程颖;张丽随;
目的 总结1例肥厚型心肌病双侧心室流出道梗阻患者行多种术式治疗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维持有效血液循环、心律失常的护理、预防术后出血、心、脑血管意外及急性肾功能损伤、营养护理及预见性心理护理。患者于术后15 h停止机械辅助通气,86 h撤除重症监护,术后53d顺利出院。
摘要[ PDF 1.0 KB ] ( 110 ) 2024 ,5 (23): 80-84
-
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辅助生殖治疗患者恐惧情绪的影响137 人次已浏览
吕海燕;罗珩;刘梅;朱彤;
目的 探讨Swanson关怀理论指导施护对辅助生殖治疗患者恐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至6月收治的74例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4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予以Swanson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2个月治疗恐惧情绪水平、社会支持度、生活质量水平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1个月、2个月治疗恐惧水平较对照组低,且不同时间点各指标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2个月社会支持度水平较对照组高,且不同时间点各指标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干预1个月、2个月生活质量水平得分较对照组高,且不同时间点各指标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临床妊娠率64.87%(48/74)较对照组临床妊娠率48.65%(36/74)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anson关怀理论指导施护有助于改善辅助生殖治疗患者治疗恐惧情绪,提高社会支持度,改善生活质量水平,有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
摘要[ PDF 1.0 KB ] ( 104 ) 2023 ,12 (22): 35-41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气道廓清治疗的循证护理实践118 人次已浏览
胡梦阳;黄海燕;吴小杰;尤婷;吴为;李菠;郝彬;米元元;
目的 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气道廓清治疗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推动最佳证据向临床实践转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总结ICU患者气道廓清治疗的最佳证据;结合临床情景分析和专业判断,按照审查指标的可操作、可测量、可理解原则,制定11条审查指标进行临床基线审查,依据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因素,构建ICU患者气道廓清治疗的变革策略并实施;选取2022年9月—12月武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72例住院患者及所在科室3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9月—10月为循证护理实践前期(36例患者、30名护理人员,采用ICU患者气道廓清治疗常规护理方法),2022年11月—12月为循证护理实践后期(36例患者、30名护理人员,采用ICU患者气道廓清治疗循证护理实践)。比较循证护理实践前后ICU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护理人员气道廓清知识认知水平及审查指标执行率。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研究。实施循证护理实践后,ICU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从(4.94±1.66)分降至(4.14±1.68)分;护理人员气道廓清治疗知识问卷得分从(49.17±9.38)分提升至(82.17±10.56)分;循证护理实践前11条审查指标执行率在0~80.00%范围,循证护理实践后11条审查指标执行率在96.67%~100.00%,循证护理实践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ICU患者气道廓清治疗中实施循证护理实践,可降低ICU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提高护理人员气道廓清知识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摘要[ PDF 1.0 KB ] ( 475 ) 2023 ,12 (22): 1-8
-
ICU机械通气患者胸部物理治疗的最佳证据总结95 人次已浏览
唐志红;范美龄;李霞;周秋羊;李娜;田永明;
目的 检索并获取国内外关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胸部物理治疗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为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胸部物理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Up to date,PubMed,Cochrane Library,JBI,CINAHL,BMJ,NICE,加拿大安大略护理学会网站(Registered Nurses’ Association of Ontario,RNAO),美国指南网(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Embase,Web of Science,医脉通,中国知网,万方,维普(VIP),美国呼吸病学会,美国重症医学会,欧洲危重病学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关于ICU机械通气患者胸部物理治疗的所有文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临床决策、随机对照研究等,检索时限为2007年8月1日至2022年8月1日。由两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独立进行评价,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文献22篇,包括指南5篇,专家共识4篇,临床决策3篇,系统评价10篇。最佳证据包括:评估与方案制定、体位管理、扣拍及震动技术、肺复张、呼吸肌训练策略、安全保障6个主题,17条证据。结论 本研究提取的最佳证据可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胸部物理治疗实践中,但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地选择证据,使患者获取最佳的疗效。
摘要[ PDF 1.0 KB ] ( 236 ) 2023 ,9 (22): 16-24
-
“互联网+”护理干预对OSAHS患者CPAP治疗副作用及依从性的影响102 人次已浏览
胡玉丽;胡三莲;钱会娟;关建;方芳;王春生;
目的 探讨“互联网+”护理干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副作用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84例使用CPAP治疗的OSAHS患者,其中2021年8月至10月入院确诊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入院确诊的42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互联网+”护理干预。比较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使用CPAP治疗副作用发生率(口腔干燥、鼻腔干燥、喉咙干燥等)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使用CPAP治疗副作用发生率(口腔干燥、鼻腔干燥、喉咙干燥)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使用CPAP时间多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互联网+”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OSAHS患者使用CPAP治疗部分副作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54 ) 2023 ,5 (22): 43-48
-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92 人次已浏览
吴玲玲;王雪梅;
目的 构建科学的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质量管理者及其护理人员客观评价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11月-2021年4月通过文献回顾和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12%、100.0%,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8、0.888,2轮Kendall’s W系数均>0.70(P<0.05)。该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包括延续护理的延续性信息平台建设、延续性护理知识获取、人员配备、管理方案的延续、医患关系的延续以及术后的康复指导、健康教育、随访、依从性、满意度、临床结局等,共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45 ) 2023 ,3 (22): 40-45
-
虎符铜砭刮痧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效果观察291 人次已浏览
纪栓菊;祝永福;苗姝悦;张东伟;
目的 探讨虎符铜砭刮痧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cancer-related insomnia,CRI)的效果,为临床CRI的干预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本院肿瘤科的60例CRI患者,运用SAS软件中的PROCPLAN过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虎符铜砭刮痧干预。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结果 两组均完成研究。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PSQI、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虎符铜砭刮痧有利于改善CRI患者的睡眠与抑郁、焦虑状态,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218 ) 2024 ,4 (23): 41-46
-
团体绘画治疗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311 人次已浏览
程纪;朱文礼;鲍丽萍;江婷婷;
目的 探讨团体绘画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阴性和阳性症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为患者提供非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将2022年1月至9月45例本院住院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对照组,并予以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45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团体绘画治疗干预。干预时间8w。干预前后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量表(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patients,SSPI)、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比较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结果 两组各45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干预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SPI评分干预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RBANS评分干预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团体绘画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认知功能,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摘要[ PDF 1.0 KB ] ( 93 ) 2024 ,3 (23): 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