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U患者出院后家属照护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203 人次已浏览
杜羿霏,钟月欢,孙琪钰,王怡,王晨霞,伍严骏
目的 系统评价ICU患者出院后家属的真实照护体验,为医护人员制定改善其照护体验的干预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2011年8月至2021年8月关于ICU出院患者家属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Meta整合中的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6项研究,提炼出52个完整的研究结果,归纳成5个新类别,综合成2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一:出院回家初期,家属存在矛盾的心理并承担多种责任;整合结果二:长期居家照护过程中,患者与家属双方出现责任过渡,家属心理状况、生理状况发生波动。结论 家属在患者出院后不同照顾阶段中经历多种挑战,医护人员应完善ICU家属的出院准备,并加强以家庭为中心的ICU后随访服务以帮助家属应对挑战,改善其照护体验。
摘要[ PDF 0.0 KB ] ( 104 ) 2022 ,2 (21): 63-70
-
肿瘤患儿照顾者照护体验与需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326 人次已浏览
杨娜,杨平,刘燕,张莉
目的分析与评价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照护体验与需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2月收录的关于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照护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采用Meta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提炼46个完整的结果,归纳成7个新的类别,汇集成3个整合结果:(1)照护者的负性心理体验与压力应激来源;(2)照顾者的支持性需求;(3)正性心理成长。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肿瘤患儿照顾者的心理体验与照护需求,针对其生理、心理等薄弱环节,给予心理疏导并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协助其胜任照顾者这一角色以更好地照顾患儿,从而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202 ) 2021 ,8 (20): 72-78
-
痴呆患者照顾者初期居家照护体验的现象学研究592 人次已浏览
邓红梅 于宏丽 米雪 庄娜
目的探讨痴呆患者照顾者初期居家照护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中的半结构式访谈法,依据Clolaizzi提出的7步质性研究资料分析法,访谈14名痴呆患者照顾者,了解照顾者初期照护体验。结果痴呆患者照顾者初期照护体验包括:专业知识缺乏;照顾负荷过重;情绪行为反应:担惊受怕与睡眠紊乱;应对方式:独自忍耐或与他人分享4个主题。结论针对痴呆患者照顾者初期居家照护体验,身心反应等,医务工作者应给予相关疾病、照护信息,专业支持等,以实现其良好心理适应。
摘要[ PDF 4235.0 KB ] ( 301 ) 2018 ,8 (17): 45-49
-
基于时机理论对肠造口患者照顾者不同阶段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603 人次已浏览
孙婧 罗彩凤 贾静 柏素萍 魏青
目的以时机理论为框架,了解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在照护过程中的照护体验,为设计和实施能满足照顾者需求的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时机理论,选择40名处于不同照护阶段(围手术期、出院准备期、调整期和适应期)的患者照顾者,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非结构访谈,并以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5个关于肠造口患者照顾者不同阶段照护体验的主题,(1)围手术期:疾病不确定感、创伤后应激障碍;(2)出院准备期:无助感;(3)调整期:实践与再认知;(4)适应期:创伤后成长。结论肠造口患者照顾者体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且在不同阶段的内心照护体验和需求各有不同。患者照顾者在围手术期侧重信息和情感需求;在出院准备期具有较强的无助感;调整期侧重造口护理产品信息的需求;适应期侧重照顾能力的提高。应分阶段、有计划地给予肠造口患者照顾者相应的心理支持与提供信息资源的支持及相关知识的指导,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照护知识和技能。
摘要[ PDF 4862.0 KB ] ( 254 ) 2018 ,1 (17): 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