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胎不良影响及照护的研究现状679 人次已浏览
吴娜,厉跃红,刘宏,崔萍
摘要[ PDF 749.0 KB ] ( 271 ) 2016 ,5 (15): 68-72
-
精神病医院护士实施关怀照护行为现状调查996 人次已浏览
曲兆红
目的了解精神病医院护士实施关怀照护行为的现状。方法选择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198名,采用关怀行为量表(caring behavior scale,CBS)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病医院护士关怀照护行为总均分为(54.75±12.07)分,3个维度的得分从高到低为:协助病人渡过疾病不平顺过程得分(2.11±0.51)分,了解病人需求得分(1.75±0.62)分,病人权益的维护得分(1.67±0.46)分。结论精神病医院护士的关怀照护行为较低。应采用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精神病医院护士工作热情,采取多种措施对精神病医院护士进行专业化、系统化培训及不断更新继续教育内容,以提高他们的关怀照护行为。
摘要[ PDF 0.0 KB ] ( 341 ) 2013 ,10 (12): 10-12
-
急诊科护士照护传染病患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1148 人次已浏览
赖小荣郑雯杨海燕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对传染病患者照护行为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表、传染病患者照护行为量表对20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传染病患者照护行为量表总分为(3.13±0.54)分,医院等级、急诊科工作年限及传染病专科继续教育是影响护士对传染病患者照护行为的因素(均P0.01)。结论护士对传染病患者照护行为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应为传染科护士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加强传染病知识教育,采取激励机制,提高护士对传染病患者照护行为水平。
摘要[ PDF 0.0 KB ] ( 379 ) 2014 ,1 (13): 1-4
-
照护质量靶心模式对宗教信仰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1084 人次已浏览
魏琳刘燕飞李旬
目的探讨照护质量靶心模式对宗教信仰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36例有宗教信仰肿瘤患者采用照护质量靶心模式进行护理,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EORTC-QLQ-C30)测评实施照护靶心模式前(入院时)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施照护靶心模式后患者EORTC-QLQ-C30中的整体生活质量、功能量表得分高于实施前;症状量表、癌症症状维度得分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宗教信仰肿瘤患者护理中采用照护靶心模式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343 ) 2014 ,12 (13): 15-18
-
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质量现状、其影响因素及对策63 人次已浏览
张银平;程丽;
目的 了解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广州市某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214对老年痴呆患者及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照护质量量表(family caregiver consequences inventory,FCCI)、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量表(family caregiver task inventory,FCTI)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210对老年痴呆患者及家庭照顾者完成研究。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质量总分为(48.9±3.9)分;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越强、家庭人均月收入>4000元、配偶或子女/儿媳女婿为照顾者的家庭其家庭照护质量越高(均P<0.05)。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质量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家庭人均月收入、主要照顾者影响其家庭照护质量,护理人员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以提高其家庭照护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31 ) 2023 ,3 (22): 1-7
-
妇科肿瘤科护士性健康照护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666 人次已浏览
曹宇晗 李莹
目的调查妇科肿瘤科护士对患者实施性健康照护的现状,并调查其性健康照护实施的障碍和促进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患者性健康问题的护理实践及障碍促进因素量表对153名妇科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妇科肿瘤科护士对患者性健康问题的护理实践情况总分为(25.59±11.77)分,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及婚姻状况的护士其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实施性健康照护的主要促进因素为良好的护患关系、交流技巧以及为护士提供相关培训,主要障碍因素为护士对患者性健康问题的错误认知和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结论妇科肿瘤科护士对患者性健康问题的护理实践处于较低水平,障碍因素主要来源于护士、患者和医院环境。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妇科肿瘤科护士实施性健康照护的促进、障碍因素进行改进,加强护士相关培训,改善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为患者提供身心全方位的照护。
摘要[ PDF 5109.0 KB ] ( 254 ) 2018 ,10 (17): 8-13
-
基于谵妄危险因素构建预防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谵妄的照护方案198 人次已浏览
许丽,张蒙,王玲玲,韦靖怡,高浪丽,吕娟,张雪梅
目的构建适合预防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谵妄的照护方案,为临床开展谵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谵妄危险因素,在综述文献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拟定照护方案初稿。遴选全国22名专家进行三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预防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谵妄的照护方案。结果三轮专家函询表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31%、91.67%和100.00%;三轮专家函询权威程度(authority coefficient,Cr)分别为0.800、0.802和0.802;三轮函询各条目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范围分别为0.000~0.184、0.000~0.192与0.000~0.243;三轮总Kendall’s协调系数分别为0.062、0.104和0.482(χ~2值分别为17.573、135.892和223.479,均P<0.05);第一轮函询各条目重要性评分为3.65~4.96,标准差为0.21~1.56,第二轮函询各条目重要性评分为4.55~5.00,标准差为0.00~0.84,第三轮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评分为4.50~4.95,标准差为0.21~1.03。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急性状态照护、认知情感照护、活动照护、老年综合征照护)、14个二级指标和70个三级指标的预防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谵妄的照护方案。结论基于谵妄危险因素构建的预防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谵妄的照护方案,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摘要[ PDF 0.0 KB ] ( 116 ) 2021 ,10 (20): 14-20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构建21 人次已浏览
钱颖吉,唐红,王丽婷,程红岩,尤莉,李莉,
目的 构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的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为护理人员客观评价照顾者的营养照护水平以及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以照顾者技能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检索和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层次分析法以及预调查,确定PSD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0%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9和0.910,变异系数分别为0.035~0.162和0.025~0.078,Kendall协调系数W分别为0.205~0.276和0.278~0.364(P<0.01),2轮专家函询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分别为4.31~4.95分、4.55~4.96分。构建PSD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包括经口营养照护知识、经口营养照护态度、经口营养照护技能、照顾者自身素质、照顾者管理自身情绪和家庭及社会资源管理等6个一级指标,共38个二级指标,各层级指标的一致性系数均<0.05。结论 构建的PSD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科学合理,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护理人员对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24 ) 2024 ,11 (23): 16-23
-
新疆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灵性照护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548 人次已浏览
梅沙沙
目的了解新疆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灵性照护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患者科学、针对性的灵性照护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3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372例,使用中文版患者对护士提供灵性照护的需求量表(nurse spiritual therapeutics scale, NSTS)调查其灵性照护需求现状。结果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灵性照护需求得分为(35.54±6.45)分,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死亡恐惧程度是影响患者灵性照护需求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新疆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灵性照护需求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尤其文化程度较高、拥有宗教信仰以及死亡恐惧程度较高的患者灵性照护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建议提高医护人员的灵性照护能力和知识,针对患者的需求积极开展灵性照护工作。
摘要[ PDF 4086.0 KB ] ( 253 ) 2018 ,8 (17): 16-20
-
老年脑卒中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275 人次已浏览
韩帅丽,李红月,甘丽芬,李潇洁,张小曦
目的调查老年脑卒中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ACP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现况研究方法,通过便利抽样,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量表(advance care planning readiness scale,ACPRS)、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调查表(health literacy management scale, HeLMS)、简易版疾病感知问卷(brief illi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BIPQ)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177例患者完成调查。脑卒中患者ACP评分为(78.7±10.6)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素养得分、疾病感知得分与ACP评分呈中度正相关(均P<0.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感知、健康素养、死亡态度、文化程度、是否首次脑卒中及对医疗及护理的信任程度是脑卒中患者ACP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ACP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护人员应针对原因采取综合策略,以便帮助患者选择符合其价值观的治疗与护理方案,减轻患者及其家庭做决策时的心理负担。
摘要[ PDF 0.0 KB ] ( 176 ) 2021 ,5 (20):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