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8156496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构建51 人次已浏览

    钱颖吉,唐红,王丽婷,程红岩,尤莉,李莉,

    目的 构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的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为护理人员客观评价照顾者的营养照护水平以及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以照顾者技能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检索和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层次分析法以及预调查,确定PSD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0%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9和0.910,变异系数分别为0.035~0.162和0.025~0.078,Kendall协调系数W分别为0.205~0.276和0.278~0.364(P<0.01),2轮专家函询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分别为4.31~4.95分、4.55~4.96分。构建PSD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包括经口营养照护知识、经口营养照护态度、经口营养照护技能、照顾者自身素质、照顾者管理自身情绪和家庭及社会资源管理等6个一级指标,共38个二级指标,各层级指标的一致性系数均<0.05。结论 构建的PSD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科学合理,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护理人员对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86 ) 2024 ,11 (23): 16-23

  • 医护人员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217 人次已浏览

    侯晨阳;李茹凡;伍丽萍;李蒙;

    目的 系统性描述和分析临床医护人员的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中英文数据库,搜集有关临床医护人员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7月12日,并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整合后,采用定性方法分析总结研究结果。结果 最终纳入18篇文献,涉及12 298例医护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的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因素包括医护人员因素(一般人口学因素、医护服务意愿、创新自我效能感、远程照护模式的了解及参与情况、电子信息能力);组织因素(远程医疗政策、远程医疗培训、人力资源充足、工作环境及氛围、医院等级及类型)。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的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但其参与远程健康照护的意愿较高,建议根据健康照护准备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构建科学可行的远程健康照护培训方案,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194 ) 2024 ,7 (23): 94-102

  • 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质量现状、其影响因素及对策94 人次已浏览

    张银平;程丽;

    目的 了解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广州市某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214对老年痴呆患者及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照护质量量表(family caregiver consequences inventory,FCCI)、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量表(family caregiver task inventory,FCTI)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210对老年痴呆患者及家庭照顾者完成研究。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质量总分为(48.9±3.9)分;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越强、家庭人均月收入>4000元、配偶或子女/儿媳女婿为照顾者的家庭其家庭照护质量越高(均P<0.05)。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质量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家庭人均月收入、主要照顾者影响其家庭照护质量,护理人员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以提高其家庭照护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43 ) 2023 ,3 (22): 1-7

  • 首次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自我照护经历的质性研究147 人次已浏览

    温绣蔺;李小妹;辛霞;丁雪梅;乔莉娜;金鲜珍;周光霞;李晨陆;屈展;樊慧;

    目的了解肠造口患者在手术后早期自我照护经历的内心真实感受,探讨影响自我管理的因素,为制订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方法,本院行过肠造口术后1月内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分析访谈资料,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四个主题包括患者自护能力有限、生理功能障碍、心理障碍、家庭支持为主,缺乏社会支持。结论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造口适应能力与参与造口自我护理的时间早晚、程度相关,医务人员应个体评估,重视患者心理反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才能有效帮助患者自我调整,接受造口,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50 ) 2019 ,12 (18): 42-47

  •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早期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入院率及其母亲照护能力的影响225 人次已浏览

    印娟,赵丽,刘敏,陈长春,毕惠亚,庄洁莲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family integrated care,FIC)对早期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入院率及其母亲照护能力的影响,为预防高胆红素血症以及提高其母亲照护能力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至12月在本院出生的100例早期足月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以入住楼层为单位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家庭常规入院宣教、新生儿照护技能操作及出院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FIC。比较两组早期足月儿2w时因高胆红素血症入院率;两组产妇入院时、出院当日焦虑、抑郁情况;两组产妇入院时、出院当日、新生儿出生2w时新生儿照护能力。结果 试验组早期足月儿2w内因高胆红素血症入院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干预前两组产妇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1),试验组得分低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两组产妇照护能力评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具有交互效应、组间效应与时间效应(均P&lt;0.001),其中入院时两组产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出院当日、新生儿出生2w时试验组产妇照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01)。结论 FIC能降低早期足月儿因高胆红素血症的入院率,对改善产妇负性情绪,提高其新生儿照护能力有一定作用。

    摘要[ PDF 0.0 KB ] ( 109 ) 2022 ,6 (21): 41-46

  • ICU患者出院后家属照护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202 人次已浏览

    杜羿霏,钟月欢,孙琪钰,王怡,王晨霞,伍严骏

    目的 系统评价ICU患者出院后家属的真实照护体验,为医护人员制定改善其照护体验的干预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2011年8月至2021年8月关于ICU出院患者家属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Meta整合中的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6项研究,提炼出52个完整的研究结果,归纳成5个新类别,综合成2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一:出院回家初期,家属存在矛盾的心理并承担多种责任;整合结果二:长期居家照护过程中,患者与家属双方出现责任过渡,家属心理状况、生理状况发生波动。结论 家属在患者出院后不同照顾阶段中经历多种挑战,医护人员应完善ICU家属的出院准备,并加强以家庭为中心的ICU后随访服务以帮助家属应对挑战,改善其照护体验。

    摘要[ PDF 0.0 KB ] ( 103 ) 2022 ,2 (21): 63-70

  • 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与灵性健康和共情能力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196 人次已浏览

    汪张毅,赵浩梅,王朝,李雪纯,王月,张亚军,庞晓丽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构建提高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和能力的灵性照护教育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抽取天津市4所高校共1 048名护理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灵性照护认知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piritual care-giving scale,C-SCGS)、灵性健康简化量表(The spiritual health scale short form,SHS-SF)及杰弗逊护生共情量表(The Jefferson scale of physician empathy-nursing student,JSPE-N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了解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与灵性健康和共情能力相关性。结果 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总分为(168.46±24.28)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灵性照护认知与灵性健康(r=0.601,P&lt;0.01)、共情能力(r=0.468,P&lt;0.01)均呈正相关。结论 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健全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教育体系,通过开设灵性照护相关课程、讲座或培训,加强灵性照护临床实践,提高其灵性健康水平和共情能力,进而改善其灵性照护认知水平和能力。

    摘要[ PDF 0.0 KB ] ( 93 ) 2022 ,2 (21): 42-47

  • 安宁疗护护士在临终照护过程死亡应对能力的描述性质性研究208 人次已浏览

    王娟,李怡玮,张秀华

    目的深入了解安宁疗护病房护士在临终照护过程的死亡应对能力,为护理管理者构建护士死亡教育模式和提高安宁疗护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10月—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2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护士为访谈对象,制定访谈提纲,从情感、认知及行为对死亡应对能力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主题1情感表达能力方面:护士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自我疏导能力不足、同情疲乏;主题2认知能力方面:护士认真工作、满足病人需求、情绪宣泄、反思工作;主题3处理能力方面:护士缺乏与病人和家属的死亡沟通能力、希望开展死亡教育培训、希望获得有效的帮助和支持。结论在临终照护过程安宁疗护护士在情感表达、认知能力和处理能力尚存在不足。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团体支持方式来减轻护士工作及心理压力;加强护士死亡教育培训,提升其工作应对能力;鼓励护士间互相倾诉,形成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良好工作环境,从而提升护士的死亡应对能力。

    摘要[ PDF 0.0 KB ] ( 112 ) 2021 ,10 (20): 48-53

  • 基于谵妄危险因素构建预防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谵妄的照护方案237 人次已浏览

    许丽,张蒙,王玲玲,韦靖怡,高浪丽,吕娟,张雪梅

    目的构建适合预防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谵妄的照护方案,为临床开展谵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谵妄危险因素,在综述文献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拟定照护方案初稿。遴选全国22名专家进行三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预防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谵妄的照护方案。结果三轮专家函询表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31%、91.67%和100.00%;三轮专家函询权威程度(authority coefficient,Cr)分别为0.800、0.802和0.802;三轮函询各条目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范围分别为0.000~0.184、0.000~0.192与0.000~0.243;三轮总Kendall’s协调系数分别为0.062、0.104和0.482(χ~2值分别为17.573、135.892和223.479,均P&lt;0.05);第一轮函询各条目重要性评分为3.65~4.96,标准差为0.21~1.56,第二轮函询各条目重要性评分为4.55~5.00,标准差为0.00~0.84,第三轮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评分为4.50~4.95,标准差为0.21~1.03。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急性状态照护、认知情感照护、活动照护、老年综合征照护)、14个二级指标和70个三级指标的预防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谵妄的照护方案。结论基于谵妄危险因素构建的预防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谵妄的照护方案,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摘要[ PDF 0.0 KB ] ( 129 ) 2021 ,10 (20): 14-20

  • 知信行理论模式在肿瘤科护士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沟通培训中的应用863 人次已浏览

    李素霞,张莉,邓伟英,徐敏玲

    目的了解知信行理论模式在肿瘤科护士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沟通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方法,运用知信行模式,从知识、信念与行为3方面对60名肿瘤科护士进行为期4w的规范化培训,于培训前后评估护士ACP认知、沟通态度及自我效能的差异。结果培训后肿瘤科护士ACP的认知总分(28.01±2.69)分、沟通态度总分(56.03±2.55)分及沟通自我效能总分(59.72±8.57)分均高于培训前(17.25±4.42)分、(47.27±2.77)分、(53.35±6.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104、6.187、11.734,均P&lt;0.05)。结论运用知信行理论模式对肿瘤科护士进行培训,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ACP的认知、沟通态度及自我效能,将有利于推动ACP在临床工作中的进一步开展。

    摘要[ PDF 0.0 KB ] ( 409 ) 2021 ,9 (20): 57-6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