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护理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1440 人次已浏览
沈旻静;张鹏年;孙琳;茆耘耘;叶龙;
文献报道[1-2],大肠癌发生率排在国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3位,在消化道肿瘤中排在第2位,国内每年新增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约10万,累计造口患者已超过100万,且今后有增加趋势。直肠癌根治术是当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手术方式,肠造口是低位结直肠肿瘤的常用治疗手段,患者出院后肠造口护理主要依赖自己本人。调查结果显示[3-4],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普遍偏低,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患者肠造口护理知识和技能,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延伸护理即通过将既往传统单一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延伸转变为全程护理模式,因其给患者全方位提供及时指导,从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本研究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胃肠外科住院治疗的268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纳入标准:1确诊为结直肠癌,行永久性肠造口的患者;2具备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3卡氏一般状态量表[6]得分>60分;4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各种慢性疾病、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5 ,7 (14): 10-14
-
Roy适应模式联合抗阻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1039 人次已浏览
陈素芹;赖葱葱;廖丽霞;何润文;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各种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和心室长期受压或容量负荷过重,导致心肌收缩力异常,不能维持正常心排量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1]。CHF病程长、病情反复,常因心脏前后负荷排量失代偿、心肌收缩力异常或心率及心肌收缩的协调能力障碍引起心功能不全,严重影响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2]。Roy适应模式是美国护理理论家Sister Callista Roy于1964年提出,并在1970年正式发表,逐渐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主要以患者为中心,从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等4个方面整体把握患者疾病相关的因素,并针对性给予相应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满足患者的需求[3]。本科室于2012年1月~2014年6月对CHF患者采用Roy适应模式联合抗阻训练,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8~75岁,平均(62.50±5.38)岁。病程:1~18年,平均
摘要[ PDF 0.0 KB ] ( 375 ) 2015 ,8 (14): 35-38
-
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1010 人次已浏览
计海霞;张建凤;龚桂平;杨美玖;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1],其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病。由于疾病本身的特点及社会偏见等因素,癫痫不仅造成患者身心损害,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生活质量这一概念1949年由Karnofsky等[4]引入医学研究领域,作为反映健康水平的一个新指标,它正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并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很多人开始关注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5-7],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低于正常人群,而且低于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并且有很多因素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起到影响作用,其中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7-9]。了解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影响因素,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并能为有目的地改善癫痫患者生活质量提出相关可行的干预对策,现将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影响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生理因素1.1发病年龄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并且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1]。研究表明[6,10],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明显降低,且发病年龄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研究显示[8,10-11],起病年龄小于18岁以
摘要[ PDF 0.0 KB ] ( 322 ) 2015 ,8 (14): 79-83
-
协同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的影响1115 人次已浏览
居海艳吴婕周建梅奚广军谢丽娜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和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2例脑卒中患者照顾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2例脑卒中患者照顾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开展传统的护理照顾,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协同护理模式干预。两组照顾者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末接受生活质量量表、照顾能力量表(family caregiver task inventory,FCTI)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照顾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照顾者的躯体症状、焦虑情况、抑郁情况、失眠情况及社会功能障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照顾者的适应照顾角色、应变及提供协助、处理个人情绪、评估家人及社区资源、调整生活以满足照顾需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引入协同护理模式干预有助于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且能提升其对患者的照顾能力,值得临... 更多还原
摘要[ PDF 3427.0 KB ] ( 220 ) 2017 ,4 (16): 16-20
-
家庭健康教育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2314 人次已浏览
霍俊梅;霍瑞麟
目的探讨实施家庭健康教育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6月将104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庭健康教育。比较入院后及术后3个月患者心理状况及性生活满意度状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性生活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度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和家属同时实施家庭健康教育,有助于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提高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度。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6 (9): 0-0
-
自我管理教育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性生活的影响2157 人次已浏览
尤海鸿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性生活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6月选择9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分别于住院时及出院后半年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及性生活状况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育后半年,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有性生活者占55.56%,对照组为22.22%,研究组性生活平均恢复时间为(3.33±1.56)个月,对照组为(4.68±1.98)个月,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改善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性生活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6 (9): 18-20
-
心理行为疗法对泌尿外科癌症病人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1107 人次已浏览
崔世芳于春红李守宾招青李双利王晓玲李连印高双友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疗法对泌尿外科癌症病人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泌尿外科癌症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心理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疗法,干预时间1个月。采用疼痛分级量表(verbal rating scale,VRS)和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30,LQ-C30)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疼痛缓解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人;QLQ-C30总分及其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病人,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行为疗法可缓解泌尿外科癌症病人的疼痛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361 ) 2014 ,4 (13): 41-43
-
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952 人次已浏览
张燕华白艳玲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RS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MAM)、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对10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了解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103例患者中抑郁68例(66.02%),总分(31.62±12.58)分;焦虑52例(50.49%),总分(22.17±5.38)分;患者抑郁和焦虑总分与其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抑郁、焦虑不良情绪发生率高,抑郁、焦虑得分越高者其生活质量越差。
摘要[ PDF 0.0 KB ] ( 410 ) 2014 ,7 (13): 15-17
-
某三甲医院合同护士生活质量现状的调查2600 人次已浏览
陈妙虹 林静君 朱海燕 成守珍 郭丽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合同护士生活质量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以健康状况问卷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的235名合同护士,并以125名正式护士和普通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合同护士与正式护士及普通人群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合同护士生活质量得分高于正式护士,其中总分及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精神健康5个维度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同护士除在生理机能得分高于普通人群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普通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合同护士的生活质量值得关注,管理者及合同护士自身均应采取积极措施以提高合同护士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10 (9): 0-0
-
腹膜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2110 人次已浏览
方伟 王莉 王秀梅 孙立秋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对238例腹膜透析患者应用Hamilton焦虑、抑郁量表、生命质鼍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MOS SF-36)进行现状调查,了解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焦虑发生率为48.31%,无焦虑患者生活质量躯体不适(bodily pain,BP)、总体健康感觉(general health physical,GHP)、社交能力(social function,SF),情感健康(emotional well-being,EW)评分均高于焦虑患者(均P<0.05);患者抑郁症发生率为55.46%,无抑郁患者生活质量GHP、SF和EW评分均高于抑郁患者(均JP<0.05):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症发生率较高,而且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者,其生存质量越低.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10 (9):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