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力感知与抑郁在克罗恩病患者D型人格与生活质量间的链式中介效应332 人次已浏览
马卓;邓小红;胡爱玲;
目的 探究压力感知与抑郁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D型人格与生活质量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270例克罗恩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9项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9,PHQ-9)、D型人格量表(type D personality scale,DS-14)、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22-item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IBDQOL-22)以及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克罗恩病患者压力感知、抑郁、D型人格以及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MPLUS 8.0软件建立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并用Bootstrap法的置信区间验证中介效应模型。结果 269例患者完成研究。IBDQOL总分为(82.7±13.7)分,PHQ-9总分为3.0(1.0~7.0)分;PSS总分为(24.4±7.5)分;DS-14中的消极情感维度得分为(10.3±5.9)分,社交抑制维度得分为(11.6±5.5)分;117例(43.5%)克罗恩病患者为D型人格。结构方程模型显示,D型人格对生活质量的直接效应不显著(效应量为0.034,95%CI为(-0.130~0.206)),压力感知和抑郁在D型人格和生活质量间的间接效应显著,总间接效应量为-0.307,95%CI为(-0.423~-0.207),链式中介效应量为-0.048,95%CI为(-0.079~-0.016),占总间接效应的15.6%。结论 克罗恩病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上水平,压力感知与抑郁在克罗恩病患者D型人格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应关注D型人格患者,可通过对压力感知和抑郁情绪的干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233 ) 2024 ,7 (23): 1-9
-
正念在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生活质量的中介效应研究75 人次已浏览
张小芳;王燕丽;张亚晶;王晓萍;申银凤;程敏;
目的 探讨正念水平在癌症复发恐惧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山西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240例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中文版正念注意觉知量表、欧洲癌症研究会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癌症复发恐惧与生活质量间的相关性,采用Bootstrap法模型分析正念水平在两者的中介效应。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240份问卷,收回217份,有效回收率为96.42%。肺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处于中等水平,与正念水平、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348,P<0.01;r=-0.331,P<0.01)。Bootstrap分析显示,患者正念是癌症复发恐惧与生活质量的中间变量,且25.68%是通过正念水平途径介导的。结论 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且癌症复发恐惧可能通过提高患者正念水平来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112 ) 2023 ,11 (22): 32-38
-
肠造口患者创伤后成长潜在剖面分析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差异比较94 人次已浏览
李倩儿;赵莉;曾豪洁;罗敏;范艺禧;谢垚;
目的 探究肠造口患者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的潜在类别,并探讨各类别与其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 2021年1月至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充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胃肠外科住院首次行肠造口术的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hinese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C-PTGI)及中文版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FACT-G)对其进行调查。采用Mplus8.3软件进行潜在剖面分析,运用方差分析探究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在不同创伤后成长潜在类别间的得分差异。结果 经潜在类别分析,肠造口患者创伤后成长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是低水平创伤后成长组(65.35%)、中水平创伤后成长组(25.89%)、高水平创伤后成长组(8.76%)。3个潜在类别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48,P<0.05)。结论 肠造口患者创伤后成长可分为3个类别,不同创伤后成长类别的肠造口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存在差异,需基于肠造口患者创伤后成长同质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以期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摘要[ PDF 1.0 KB ] ( 46 ) 2023 ,5 (22): 17-22
-
社会心理干预对减重手术患者心理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73 人次已浏览
何燕;曾月娜;张雯;闫凤霞;陈伟菊;
目的评价社会心理干预对减重手术患者心理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社会心理干预方法对减重手术患者的心理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按照Cochrane 5.1.0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共9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心理干预可降低减重手术患者抑郁[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0.26,P<0.05,95%CI(-0.42,-0.10)]、可降低减重手术患者焦虑[SMD=-0.42,P<0.05,95%CI(-2.83,-0.14)]、可改善减重手术患者心理生活质量[SMD=-0.19,P<0.05,95%CI(0.01,0.37)],但在改善总生活质量[SMD=0.04,P=0.880,95%CI(-0.45,0.52)]和生理生活质量[SMD=0.17,P=0.06,95%CI(-0.01,0.3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会心理干预对减重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和心理生活质量有改善作用,但在改善总生活质量和生理生活质量效果不显著,需开展高质量的RCT研究验证和不断总结相关证据。
摘要[ PDF 1.0 KB ] ( 54 ) 2023 ,2 (22): 69-76
-
农村老年癌症患者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81 人次已浏览
常利;赵将;杨志华;樊春秀;岳勤;沈红红;谢娟;
目的 调查陕西省农村老年癌症患者住院期间的常见症状,分析患者症状群的种类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至8月在陕西省9家不同医疗机构住院的597例农村老年癌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测评量表(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中文版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FACT)进行症状群和生活质量的调查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陕西省住院的农村老年癌症患者其症状发生率最高的前4个分别为:疲劳(乏力)(75.88%)、胃口变差(75.54%)、睡眠不安(66.83%)、苦恼(66.33%)。情绪是农村老年癌症患者发生率最高的症状困扰(393例,65.83%)。4个症状群分别为胃肠道症状群(恶心、呕吐)、神经相关症状群(瞌睡、口干、身体麻木、健忘、气短)、疲乏症状群(疼痛、疲乏、胃口变差)及情绪症状群(苦恼、悲伤、睡眠不安)。生活质量总分为(55.33±8.46)分,处于中等水平,并与4个症状群呈负相关(均P<0.001)。结论 陕西省住院的农村老年癌症患者面临多种症状困扰,症状之间协同形成4个症状群,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应给予更多关注,实施精准化干预措施,减少症状群负担,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75 ) 2024 ,3 (23): 39-46
-
肝癌患者睡眠障碍与术后生活质量相关性的纵向研究318 人次已浏览
李繁荣,赵新华,唐娟,庞春华,杨莉洁,韦双双,游雪梅
目的 调查肝癌患者从入院到术后 6 个月的睡眠障碍及生活质量变化,并探讨入院时睡眠障碍与术后 6 个月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首次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214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匹兹堡睡眠障碍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hepatobiliary,FACT-Hep),分别在患者入院时、术后 1 个月、3 个月和 6 个月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及分层回归分析患者术后 6 个月睡眠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入院时 214 例完成研究,术后 1 个月 209 例患者完成研究,术后 3 个月 208例患者完成研究,术后 6 个月 205 例患者完成研究。肝癌患者睡眠障碍及生活质量得分随时间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患者整体睡眠障碍水平呈先升后降的特点,生活质量呈由高到低而后逐渐上升的特点;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入院时睡眠障碍是术后 6 个月生活质量总分降低的因素,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 BCLC A 期患者中,入院时睡眠障碍是术后 6 个月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从入院到术后 6 个月肝癌患者的睡眠障碍和生活质量呈动态变化,且入院时发生睡眠障碍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差。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术前睡眠管理,对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无及生活质量进行动态评估,并制定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228 ) 2024 ,1 (23): 14-20
-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心脏康复患者峰值摄氧量、生活质量及运动安全影响的系统评价再评价172 人次已浏览
刘媛霞,李竹月,蒋晓莲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再评价了解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心脏康复患者峰值摄氧量(peak oxygen uptake,VO2peak)、生活质量及运动安全的影响,为临床工作者制定锻炼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搜集建库至2021年4月19日关于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对心脏康复患者VO2peak、生活质量及运动安全影响的文献,采用AMSTAR 2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结果 共纳入23篇文献,合计纳入研究项目及患者数分别为319项和14 082例。AMSTAR 2量表评价显示,17.4%的文献为高质量,78.3%为中等质量,4.3%为低质量。GRADE系统分级证据质量显示,6.9%的结局指标证据质量为高,17.3%证据质量为中,37.9%证据质量为低,37.9%证据质量为极低。结论 HIIT可明显提高心脏康复患者VO2peak;HIIT对生活质量的短期影响与疾病和训练方案有关,长期影响仍需进一步验证;HIIT用于心脏康复是安全和可行的。
摘要[ PDF 0.0 KB ] ( 68 ) 2022 ,10 (21): 54-62
-
绘画疗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51 人次已浏览
杨丽丽,苏琳
目的 评价绘画疗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外科病房住院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将2019年1月至6月在本院外科病房住院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外科病房住院的42例患者设为试验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绘画疗法,1次/w,共8w。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a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 QLQ-C30)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和EORTC QLQ-C30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患者EORTC QLQ-C30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组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的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疲倦、疼痛、失眠评分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 绘画疗法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疲倦、疼痛、失眠等不良症状,提高了患者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从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绘画疗法具有易被患者接受、抵触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137 ) 2022 ,9 (50): 55-61
-
初诊孤独症儿童家庭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453 人次已浏览
邓涛,陈妙盈,黄宝琴,冯永申,刘劭菲,张利峰
目的 调查初诊孤独症儿童的家庭生活质量满意度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选取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儿童行为中心就诊的288名初诊孤独症儿童父母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比奇中心家庭生活质量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父母育儿胜任感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初诊孤独症儿童家庭生活质量相关因素。结果 初诊孤独症儿童家庭生活质量满意度总分(86.08±15.42)分。采取不同应对倾向的儿童父母其家庭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存在差异,积极应对方式家长的家庭生活质量满意度更高(P<0.01);孤独症儿童家庭生活质量总分与育儿胜任感、社会支持分别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育儿胜任感、社会支持是孤独症儿童家庭生活质量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 初诊孤独症儿童家庭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增强父母的育儿胜任感,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改善初诊孤独症儿童家庭的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138 ) 2022 ,9 (50): 19-27
-
恐惧疾病进展在肺癌患者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212 人次已浏览
曹艳,木巴拉克·依克拉木,高颖
目的 探讨恐惧疾病进展在肺癌患者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为提升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月新疆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19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Herth希望指数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SF)、中文版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C30(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EORTC QLQ-C30)进行问卷调查,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肺癌患者希望水平、恐惧疾病进展、生活质量间的相关性;采用AMOS23.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用Bootstrap置信区间评估法验证中介效应模型。结果共有191例患者完成研究。肺癌患者HHI总分为(30.21±2.80)分,FoP-Q-SF总分为(34.65±4.95)分,QLQ-C30总分为(65.85±21.46)分;相关分析显示,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1)、恐惧疾病进展与希望水平、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均P<0.01);希望水平对生活质量有直接正向效应(β=0.449,P<0.001),同时对恐惧疾病进展有直接负向效应(β=-0.516,P<0.001),并通过恐惧疾病进展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生活质量,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0.06%。结论 希望水平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有直接预测作用,恐惧疾病进展在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进而提升患者希望水平,最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112 ) 2022 ,4 (21):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