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床旁超声在重症患者早期康复评估和监测中的应用进展111 人次已浏览
丁乾容;刘欢;何月月;杜爱平;徐宇军;田永明;
摘要[ PDF 1.0 KB ] ( 150 ) 2023 ,12 (22): 24-28
-
远程持续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122 人次已浏览
王朝平;袁晓丽;王敏;李霜;赵小玲;张黔杏;
摘要[ PDF 1.0 KB ] ( 138 ) 2023 ,11 (22): 82-88
-
2011年— 2022年国内外慢性肾脏病血压监测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166 人次已浏览
裴倩倩,陈彦茹,沈朝莲,陈婷婷,郑晶
目的 分析血压监测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研究的国内外热点与前沿,为未来开展该方面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 2011 年— 2022 年公开发表在 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 CKD 血压监测的文献,采用 CiteSpace5.8.R3 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发文量、国家、机构、关键词共现图谱、高频关键词、关键词突现与突现文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①共纳入英文文献 504 篇,中文文献 72 篇,发文量总体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 2016 年和 2018 年形成 2 个发文高峰;主要发文国家是美国,主要发文机构是希腊的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②在关键词共现分析中,词频≥ 30 的高频关键词有 8 个,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 CKD 血压监测在高血压分类、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心血管疾病管理、死亡及预后预测等方面;③进一步对突现词和突现文献进行检测,共得到 23 个最强突现词和 11 篇突现文献,经历了早期、中期和最新三个发展阶段,研究内容从血压监测在 CKD 评估、诊断中的应用逐渐转向血压监测在 CKD 高血压的治疗、管理、预后评估。结论 血压监测在 CKD 合并高血压管理中的重要性日趋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和关注,今后研究将聚焦于以不同血压监测方式加强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评估以及个体化管理等领域。
摘要[ PDF 1.0 KB ] ( 107 ) 2024 ,1 (23): 28-34
-
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知识与依从性状况及其相关性182 人次已浏览
李英娜,李美娟,柳惠玉,李月明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知识与依从性状况及其相关性,为制定血液透析患者家庭血压监测干预策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广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血液透析中心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慢性肾脏病患者家庭血压监测知识与慢性肾脏病患者家庭血压监测依从性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家庭血压监测知识及其各维度与家庭血压监测依从性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进一步探讨患者家庭血压监测知识对家庭血压监测依从性的影响。结果117例患者完成研究。患者最近1个月家庭血压监测知识总分(33.03±9.53)分,其中高血压防治知识(15.62±5.02)分,血压监测知识(17.41±5.95)分;家庭血压监测依从性总分(25.94±9.09)分。患者家庭血压监测知识总分以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得分、血压监测知识得分均与家庭血压监测依从性水平呈正相关(r=0.342,r=0.269,r=0.321,均P<0.05)。在控制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血压监测知识得分为家庭血压监测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知识与依从性均处于中等水平,家庭血压监测知识越高者其家庭血压监测依从性也越高。提高患者家庭血压监测知识水平有助于改善其家庭血压监测依从性。
摘要[ PDF 0.0 KB ] ( 99 ) 2022 ,4 (21): 25-30
-
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行为的影响504 人次已浏览
姚海艳 夏敏 余桂芳 文玉琼 曾丽青 黄碧珠
目的探讨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教育,干预组患者常规教育增加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监测和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血糖控制各指标较对照组好,血糖监测频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血糖结果记录率、特殊情况下增加血糖监测率等血糖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糖仪持有率、血糖监测次数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可改善患者的血糖监测行为,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摘要[ PDF 4031.0 KB ] ( 274 ) 2019 ,5 (18): 39-43
-
无线可穿戴智能体温监测系统在腹部手术后患者体温监测中的应用522 人次已浏览
吕琦玲 潘敏 王桃英 巫翠英 赵丽云 赵福弟
目的探讨无线可穿戴智能体温监测系统在腹部手术后患者体温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住院行腹部手术后的572例患者,同时采用汞式体温计和无线可穿戴智能体温监测系统进行体温监测,每天4次,共监测3d,共计6864例次。比较两种体温测量方法测量时间和测量值及分析其测量值的相关性。结果两种体温测量方法的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体温测量方法的测量值呈正相关(r=0.962,P<0.05);可穿戴智能体温监测系统测量体温时间较采用汞式体温计测量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线可穿戴智能体温监测系统测量结果与汞式体温计测量结果基本相同,同时可缩短体温测量时间,从而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摘要[ PDF 2853.0 KB ] ( 263 ) 2018 ,4 (17): 53-56
-
妊娠糖尿病患者初次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质性研究690 人次已浏览
杨丽芳 肖菲 黄蓉 徐严萍 丁玲俐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初次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内心感受。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法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0例住院期间初次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质性访谈。结果 1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初次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后的内心感受主要有5个主题:患者担心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对胎儿安全性有影响;患者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过程出现报警时出现害怕、紧张情绪;患者对输入4次手指血糖值的看法不同;患者担心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数据是否准确;患者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后改善了心理状态及转变了饮食结构。结论医护人员应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过程存在的心理状况及知识需求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策,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更好地控制血糖。
摘要[ PDF 943.0 KB ] ( 300 ) 2017 ,7 (16): 39-42
-
1例妊娠期阑尾炎术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应用脉波指示持续心排血量监测的护理725 人次已浏览
米元元 程密英 邓澜
妊娠期急腹症可以发生在妊娠期的任一时间段,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下腹痛,同时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腰部疼痛等症状,孕妇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为0.1%2.9%,以妊娠期前6个月内发生居多,且易发生阑尾穿孔及腹膜炎,其发病率为非妊娠期的1.53.5倍[1]。阑尾炎症会刺激子宫浆膜,诱发宫缩导致流产、早产,严重时可导致胎儿缺氧甚至死亡。重症腹膜炎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作用于机
摘要[ PDF 3452.0 KB ] ( 217 ) 2017 ,6 (16): 82-84
-
血氧饱和度仪在四肢骨折术后患者肢端血液循环监测中的应用1335 人次已浏览
陈连珍谭群芳关万香
目的探讨血氧饱和度仪在四肢骨折术后患者肢端血液循环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例四肢骨折术后患者使用血氧饱和度仪监测患肢血氧饱和度,由此判断是否存在血液循环障碍。结果200例患者中,患肢血液循环正常有107例,可能存在血液循环障碍有50例,存在血液循环障碍有40例,有严重肢体动脉缺血有3例。3例有严重肢体动脉缺血患者,经检查2例为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为动静脉血管部分断裂,经及时有效处理,治疗效果好。结论采用血氧饱和度仪对四肢骨折术后患者血氧饱和度进行测量,可及早发现患肢血液循环障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观察判断不到位而导致失误及漏诊。
摘要[ PDF 2313.0 KB ] ( 218 ) 2017 ,4 (16): 78-80
-
根因分析法在提高癫痫患者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质量中的应835 人次已浏览
孟茜常红张珊珊王宏梅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在提高癫痫患者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RCA对癫痫患者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的过程进行调查,从脑电图伪差和视频效果两方面分析影响癫痫发作捕捉质量的根本原因,并实施改进措施。结果除摄影头不够清晰外,RCA实施后患者发生干扰事件发生率少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应用根因分析法能有效提高癫痫患者长程视频脑电图的监测质量,方法值得推广。
摘要[ PDF 2381.0 KB ] ( 238 ) 2017 ,3 (16): 19-22